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0 08: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减法转化成加法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省略加号后的意义,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练习,熟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步骤,体验加法与减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深刻领会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加减法的互相转化中,让自己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准备】
投影胶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投影出示。)算式(-3)-(-2.5)+(-0.5)-(+6)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我们怎样进行计算呢?
(由学生互相讨论后回答,教师加以补充。)
(1)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加以运算;
(2)根据减法法则,将算式中的所有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学生对上述算式凭借已有的知识基础加以讨论和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开放性。)
对于(2),将加减运算统一为只含加法运算的算式。比如
(-2)+(+8)-(-15)-(+6)=(-2)+(+8)+(+15)+(-6)。
板书: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2.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如上述算式可写成:-3+2.5-0.5-6。
可读作“负3、正2.5、负0.5、负6的和”,或按运算意义可读作“负3加2.5减0.5减6”。
(在教学时,应指出按运算意义读时,若位于第一位的有理数是负数时,此处的“—”号读作“负号”而不看成“减号”)。
二、展开
(投影示出)
例:计算:
(1);
(2);
(3)。
解:(1)

(2)
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时,
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3)

三、游戏。
在数字2、3、4、5、6、7、8、9的前面添加“+”号或“-”号,使它们的和为10。
(1)写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2)若允许出现一位数或是两位数,即在某些数字前面不加“+”号或“-”号,也就是连续的两个数字可视为两位数,不改变数字的顺序,还能得到和为10吗?
(此游戏可调节课堂气氛,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知识。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接触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四、课堂小结。
1.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省略加号的和的意义,会将其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2.初学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分两步走:(1)减法化成加法;(2)省略加号。
(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加以适当补充。课堂小结是本节课各知识点的总结,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
2.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1)
(2)
3.按要求将下列语句。
(1)负0.1减4.5加1.4减1;
(2)-3、4、3、-5、-、+4的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