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上:第15课 三国鼎立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七上:第15课 三国鼎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4 15:1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官渡之战一、官渡之战的背景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农民起义军阀混战袁绍曹操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延津2、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官渡之战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性格,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动脑筋为什么政治上 :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的政治优势
经济上 :实行屯田,奖励耕战
用人上:唯才是举, 奖罚分明,曹操采取的措施:
曹 操粉白脸细眉长目。
在脸谱中,白色象
征阴险疑诈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阴险疑诈的奸臣吗?*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提示:赤壁之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我们一起来朗读曹操和孙刘联军的力量对比:
曹操:大军20万(号称70万) 谁胜?谁败?
孙刘: 5万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三顾茅庐火烧赤壁曹操逃跑议一议 官渡大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年,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中,兵强马壮的曹操又失败了呢?提示: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议一议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的原因是什么?胜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实行屯田
(3)、善于用人
败: (1)、骄傲自大
(2)、北方军士不习水战
(3)、统一条件不成熟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20年 曹丕 成都 221年 229年孙权刘备洛阳 建业 魏、蜀、吴三分天下
220年曹丕
洛阳建魏221年
刘备
成都
蜀229年
孙权
建业
吴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客观条件:
地理上:蜀有剑阁、三峡之险;吴有长江天堑。
经济上:蜀有天府;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之经济也足以立国。
主观条件:
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并有自己的人才群体。
孙刘联盟,攻虽不足,守则有余。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翻车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屯田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国的治理与开发吴-青瓷羊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孙权刘备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200年)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魏
220年 曹丕 洛阳吴
222年 孙权 建业蜀
221年 刘备 成都课堂练习一. 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 (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2.造成三国鼎立关键的战役是 ( )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赤壁之战 D.长平之战AC二. 填空题
1、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在 大败袁绍。
2、赤壁之战爆发于 年。官渡208 材料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的 雄心壮志是什么?
统一南北
2、曹操为实现他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进行了哪两次战役?与曹操作战的分别是哪两支军队?结果如何?
官渡之战 袁绍军队 曹操取胜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3、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不同结局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做事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发散思维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课堂回味历史使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