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4.6 神奇的眼睛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培养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2.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简单组成和用途;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热爱科学,愿意主动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
学习重点: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及照相机的原理。
学习难点: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
知识链接: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u)
(v)
实像或
虚像
倒立或
正立
放大或
缩小
像、物同侧或异侧
u>2f
u=2f
2f>u>f
U<f
学习过程
一、眼睛
1、观察图4-51,可知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其中,眼睛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凸透镜,_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
2、正常的眼睛
观察课本图4-51,可知人们之所以都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___上。
3、近视眼和远视眼
阅读课本P70内容及图4-52,完成以下问题:
(1) 近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近视眼?
(2) 远视眼只能看清______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远视眼?
?(3)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自我调节范围大大________,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
? 二、视力的矫正
实验探究:
??? 1.制作眼睛模型:用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用光屏相当于视网膜。
??? (1) 课本图4-53(a),调节使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这是________眼模型。
??? (2) 课本图4-53(b),调节使光束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之前,这是________眼模型。
??? (3) 课本图4-53(c),调节使光束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之后,这是________眼模型。
2.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近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 由实验知道:在近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 3.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 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远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 由实验知道:在远视眼前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透镜,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
??? 三、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归纳表。
症状
产生的原因
成像的位置
矫正的方法
近视眼
只能看清_____物体
用眼过度 光污染等
视网膜____方
配戴____透镜
远视眼
只能看清_____物体
肌肉松弛 张力不足等
视网膜____方
配戴____透镜
??? 四、眼镜的度数(看课本P70“信息窗”)
调查自己或周围某同学的眼镜的度数,算一算对应的焦距是多少。
放大镜
活动1:做一做
??? 1、用擦镜纸垫着摸镜面,它中间_________、边缘_______,它是__________镜。
2、用凸透镜观看课本上的字,并不断改变字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思考:
(1)你看到的字体有什么变化:(注意比较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2)文字离凸透镜多远才观察到放大的像?
填一填
放大镜的原理:当物距_________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像。
六、显微镜
活动2:阅读教材第73页内容并观察图4-58,了解显微镜的知识,并把你课前收集的关于显微镜的种类和应用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填一填
常见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____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七、望远镜
活动3:阅读教材第74页内容,了解望远镜的知识,并把你课前收集的关于望远镜的种类和应用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填一填
??? __________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象物体被拉近了,其跟显微镜相似,也是由______镜和______镜组成。
八、照相机和投影仪
活动4: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并观察图4-63,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
工作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之外时,成______、_______的____像。
投影仪:
投影仪上有一个用_______镜做的镜头,屏幕相当__________,投影片作为__________(物体、像)。
4.工作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 时,成______、_______的____像。
自我检测
1.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球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凸透镜.物体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并同时产生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从而形成视觉.
2.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
??? 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 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 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图4-6-2是视力存在缺陷眼睛的模型示意图.图中的眼睛是 ___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眼睛发生这种病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矫正这种眼睛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预防眼睛产生这种病变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一条即可).
4.不正确用眼等原因都会导致患上近视眼,有近视眼的人大多数是采用戴近视眼镜进行矫正,现取一块近视眼镜片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片的中央比边缘薄?????? B.对光有发散作用 C.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是一块凹透镜
5.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镜,如图4-6-3所示,_________图是远视眼的模型,应配戴________镜纠正.
6.小明的父亲是近视眼,母亲是远视眼,他们的眼镜放在了一起,小明有许多办法帮父母分辨是谁的眼镜,你知道他用了哪些办法进行分辨的吗?
7.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有些地方要求用的书籍资料,练习本等不再使用白色纸张,而是使用特定的淡黄色纸张,你用过这种印刷的书籍资料吗?请谈谈其中的道理。
8.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都有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靠近眼
下的凸透镜叫做______,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_。
9.显微镜的物镜作用是得到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被观察的物体必
须放在物镜的焦点以______ (填“内”或“外”),并且离焦点很近的地方。
10.用放大镜接近细小的指纹,可以观察到指纹的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用放大镜看窗外较远的树,可以看到树的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11.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12.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人眼从目镜观察的是虚像
B. 显微镜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C.镜成的是放大像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积
13.放大镜中间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镜。 放大镜的原理:当物距_________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像。
14.__________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象物体被拉近了,其跟显微镜相似,也是由______镜和______镜组成。
1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工作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之外时,成______、_______的____像。
16.投影仪上有一个用_______镜做的镜头,屏幕相当__________,投影片作为__________(物体、像)。工作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 时,成______、_______的____像。
17.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少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少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18.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先把凸透镜紧贴书本上的字,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吗?_______;让凸透镜逐渐远离书本,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字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当继续远离时,还能看到字吗?_________;当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字被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测量出凸透镜与书本之间的距离U跟凸透镜的焦距f的大小进行比较,关系是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及同步学习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