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导学案之 侵略与抗争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复习导学案之 侵略与抗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4 15: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复习导学案之 侵略与抗争
专题解读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战争史、侵略与反抗史。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自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踏上了中华大地大肆地烧、杀、抢、掠,但不屈不挠地中华民族却在进行着坚苦卓绝地救亡图存斗争。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每一个阶级,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地反侵略地中华英雄儿女,最后他们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华大地。
二.考点点击
鸦片战争及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及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影响;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及中国人民的抗战。
三.思路导引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2.《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虎门销烟→邓世昌血战黄海→义和团运抗击八国联军→西安事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知识梳理
1.侵略
★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1842年
背景:鸦片输入目的──英国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结果: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时间:1856-1860年
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  
时间:1894-1895年
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汉城
经过:1894年在朝鲜开战,邓世昌在黄海之战中牺牲
罪行: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  
时间:1900-1901年
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挑起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执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沦于敌手,三千万东北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南京大屠杀: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后,相继占领上海和南京。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2.不平等条约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战争双方
内容
影响
《南京条约》
1842年
中英鸦片战争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  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抗争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措施:1869年3月,林则徐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交出外商鸦片200多万斤。6月3日开始虎门销烟。
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黄海大战: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沉着应战壮烈牺牲。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献身的高贵品质。
★义和团运动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
过程:义和团在抗击八国联军在廊坊进行狙击战,大败联军。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影响: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杨靖宇: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西安事变
①背景: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②目的:为了逼蒋联共抗日。
③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④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
(1)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双方在卢沟桥反复争夺,战斗十分激烈。不久,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
(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3)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物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日军分两路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同日军展开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抗日战争的胜利
(1)加速抗日战争胜利的几个因素: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日军;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在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战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4)抗日战争的启示: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落后就要挨打;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维持安定团结的和平局面;日本法西斯极端残暴,警惕日本法西斯势力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五.典例精析
1.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
A.虎门销烟   ????????????????????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运动  ????????????? ???????D.抗日战争
解析:本试题联系当前热点——“首部《禁毒法》开始实施”,引出对近代历史上著名禁烟运动——虎门销烟壮举的考查,侧重于考查学生对虎门销烟意义的理解掌握。试题设计较为巧妙,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衔接,突出了历史学习联系实际生活的必要性。答案:A。
2.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 )
A.俄国???????? B.英国??????????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解析:本试题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这一事实,引出这三件国宝流落国外的那段惨痛的历史──火烧圆明园。而罪魁祸首就是英法联军。答案:C。
3.与中英《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大条约具体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两大条约的具体内容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都是共有。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独有的。答案:D。
4.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郊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综合选择题,综合考查了《辛丑条约》、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综观四个选项,由于1901年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答案:A
5.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这一局面彻底扭转的标志是:
A.北伐战争胜利??????????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重大事件理解辨析能力。此题容易错选C。最关键的是审好题,彻底扭转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斗争的屡败局面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真正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B项是正确的。 答案:B。
六.针对训练
1. 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4.下面是几位几司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对下列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
1842 1895 1901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6.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迹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7.如果你导演话剧《西安事变》,下列哪个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 )
A.蒋介石 B.张学良 C.毛泽东 D.周恩来
8.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是李勇整理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重大事件
作用(或影响)
A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卢沟桥事变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C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D
百团大战
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9.在央视“非常6+1”知识竞答中,一选手对屏幕提示(如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难以决断。若给你打求助电话,你应该选择(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
?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
?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七.中考演练场
11.(2011·广西百色市)毒品危害之烈使我们不禁想起不堪回首的鸦片战争和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挑起战争的国家是美国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成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C.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2011·湖南郴州)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葡萄牙 D.日本
13.(2011·湖南常德)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2011·山东威海)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因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里签订而受辱,因为三十万军民在这里被日寇屠杀而饮恨。“它”指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15.(2011·湛江)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下列人物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是( )

①邓世昌 ②康有为 ③彭德怀 ④李宗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2011·湖南常德)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是在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在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B 6.A 7.C 8.B 9.C 10.(1)邓世昌等;义和团。(2)战役: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3)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11.B 12.B 13.C 14.C 15.D 16.(1)九一八事变。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全民族利益(全国人民利益或国家利益)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百团大战。(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