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9 10:4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本课讲述淝水之战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打破了原有民族的布局,缩小了民族间的差异。之后各民族间继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本课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课程标准: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本课分为三个子目: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淝水之战进一步确定了早已存在的南北对峙局面。淝水之战以后,南北继续分别发展。后来鲜卑族拓跋部建立了北魏,统一了北方,实现局部的统一。
北魏孝文帝统治时进行了改革,其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发展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北方经济的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魏晋以来,随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汉族的南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交融的内容愈加深入,从吃穿住行到思想文化,民族交融已经渐成趋势。北方的民族大交融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以“民族交融”为教学立意,通过“兵戈声里看交融——淝水之战”“改革浪中促交流——孝文帝改革”“胡风汉韵大交融——北方地区民族的发展”三个主题展开,通过剖析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遇时,统治者的态度会影响交往的方式,但客观上都促进民族的交融,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年代尺和地图的解读,构建时空观念,了解淝水之战概况及南北朝发展的过程
2.阅读图文材料,分析淝水之战失败的原因,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民族交融的形式、表现等,提高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3. 认识到各民族冲突、在交流与交融中相互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
4. 体会各民族在交融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增强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 难点:民族交融的方式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导入一:出示图片,提问:“观察两幅图,左边是拓跋焘来自鲜卑族,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右边是拓跋宏,北魏第六位皇帝,也是鲜卑族。你认为两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服饰)为什么同一朝代,同一民族的两个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让我们一起解密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课讲授
环节二:兵戈声里看交融——淝水之战
1.展示年代尺
师讲述:西晋灭亡后,南方建立东晋;北方出现历史上的“十六国”,在激烈的角逐中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统治者苻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于是发动了一场大战——淝水之战,他是否如愿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3页,结合《淝水之战形势图》简介这场战争并完成表格填写。
2.小结归纳:梳理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交战兵力对比、成语典故、结果以及历史影响。
3. 问题探究:
(1)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前秦战败的原因。
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
4.小结:苻坚骄傲自大、军队战斗力不强、指挥不当,战线过长等。因此要顺应民心,凝心聚力,才能一统天下
【设计意图】看图说史,提高学生信息提取和表达能力。材料分析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能力,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的唯物史观。
环节三:改革浪中促交流——孝文帝改革
过渡:淝水之战后虽北方再度分裂,可各民族间的交融却并未因此停留,而在这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中,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开始崛起,他们建立了北魏政权,公元439年,建立的北魏政权再次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展示材料:思考北魏面对统治危机,将何去何从?
民族 生产 方式 生活 方式 政治 制度 文化
汉族 以农耕 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魏 鲜卑族 以游牧 为主 逐水草 而居 相对落后 相对 落后
过渡语:面对民族矛盾与冲突,前秦选择罔顾人民意愿,强行东征,而我们的北魏,却有了不一样的选择。他们决定改革,用文治移风易俗。主导这次改革的人是谁呢?
3.出示材料,认识孝文帝: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 史家百传,无不该涉。 善谈老庄,尤精释义。 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歌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纪》
4.播放视频,结合材料思考孝文帝为何迁都洛阳?
材料一:《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材料二: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北齐)魏收《魏书》
①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的王朝的都城。(从地理环境看)
②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平城鲜卑贵族集中,崇尚武力,不利于改革。(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
5.小结:因此,迁都洛阳,为改革的深入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根据材料思考改革的内容还有哪些?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北魏孝文帝诏书(选自《魏书》)
(3)为了使鲜卑贵族懂得门第的重要性,孝文帝为他的
六个弟弟聘妇。所聘之妇均出八族及清修之门。
——摘编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6.出示材料,思考改革有何影响
材料一: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二:自西晋以后,经过两百年的战乱,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孝文帝迁都后……经过北魏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还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小结: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归纳或描述材料内容等,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解释素养。
7. 孝文帝改革对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以及多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小结:改革是强国之路,应坚持改革开放;民族团结能促进国家发展,我们应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发挥历史学科以史为鉴功能。
过渡语: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下面来看一下改革后民族交融的具体情况
环节四:胡风汉韵大交融——北方地区民族的发展
创设情境,假如我们穿越到北魏洛阳参加婚礼,会看到什么样的场景?
请阅读课本95页,思考民族交融的表现还有哪些?
小结: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提高学生整理、分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3.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思考: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小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乃至现今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材料,分析、提取、归纳信息,提高学生表达和历史理解的能力。
环节五:课堂小结。
展示年代尺,梳理本课知识点。
升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碰撞中找到了民族的出路,为南北互动、中外交流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背景,更孕育出恢宏的盛唐文化。经历多次民族交融后,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充盈,呈现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力量。今天的我们,更应坚定民族自信,传承中华文明!
【设计意图】通过年代尺梳理,增强学生时空观念,帮助学生梳理主干知识,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