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学案:考点 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专题学案:考点 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9 17:2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1 物质变化与性质
知识点一 物质的变化梳理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伴随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实例 石蜡熔化、灯泡发光、海水晒盐等 食物腐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往往同时发生
易错点提醒:
【经典例题】
1.《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岀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B
2.目前我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下列防疫相关措施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裁切无纺布制作口罩
B.对消毒液加水稀释
C.合成抗病毒药物
D.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答案】C
3.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液氮用作制冷剂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风力发电
D.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答案】B
4.如图1-1-1所示的实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图1-1-1
A.酒精挥发 B.水汽凝结
C.沸水汽化 D.酒精燃烧
【答案】D
5.2021年6月19日神舟十二号的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答案】D
知识点二 物质性质梳理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吸附性、导电性 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 、还原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本质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经典例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
【答案】A
2.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答案】B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同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C.氢气用作燃料 D.氦气用于充气球
【解析】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氦气用于充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性质稳定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答案】D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现有四种气体:
①O2、②CO、③CO2、④H2,请选择符合题意的气体进行填空(填序号)。
(1)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
(3)最理想、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______。
(4)本身有毒,但可以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1)③;(2)①;(3)④;(4)②
知识点三 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
这种题目的考查点在于考生既要清楚物质的性质,同时又要清楚此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并且题目中如果分开来开性质与用途,往往很多都是正确的,只不过两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例如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可以用于呼吸。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错误。
以下是常见的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
1.氧气:①助燃性(支持燃烧)——炼钢、气焊
②供给呼吸——医疗急救、潜水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食品保鲜,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
3.氢气:①密度小——填充气球 ②可燃性——高能燃料
③还原性——冶炼金属
4.金刚石:①硬度大——切割大理石 ②可加工成装饰品——钻石
5.石墨:①质软——制铅笔芯 ②有滑腻感——作润滑剂
③导电性——作电极
6.活性炭(主要成分为碳单质):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作冰箱除味剂、用于净水
7.水:生命必需物质、最常用的溶剂
8.二氧化碳: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②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制碳酸饮料
③干冰升华吸热——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气体肥料
9.一氧化碳:①可燃性——气体燃料 ②还原性——冶炼金属
③有毒气体,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10.氧化钙:与水反应——制氢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
11.醋酸:除水垢
12.氢氧化钙:①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检验二氧化碳
13.碳酸钙:①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②大理石——装饰、作建筑材料
③碳酸钙——补钙剂
14.甲烷:可燃性——作燃料
15.乙醇:医疗消毒杀菌、实验室常用的燃料
【经典例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
C.金属铁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制炊具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制干冰
【答案】B
2.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絮凝剂 B.焊锡熔点低——焊接金属
C.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电光源 D.石墨很软——作电极
【答案】B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B.铁粉用于食品脱氧保鲜剂——铁粉可与氧气和水反应
C.汽油能去除油污——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答案】B
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但是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发光放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电灯亮起,同时化学变化也不一定要有发光放热,它并不是判断物理、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
通常在试题中出现以下几种字眼的均为发生化学变化:冶炼、燃烧、酿、发酵。
特别注意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只有因为可燃物燃烧引起的才是化学,比如炸药、烟花均是,但是轮胎、气球则属于物理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