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认识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够运用简单的估计。唤起学生对南极的向往,激起学生数数的欲望,并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树(数)。认识计数单位“百”,认识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简单的估算。理解数的组成。唤起学生对南极的向往,激起学生数数的欲望,并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极吗?(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心中的南极)
北京和上海的两位大哥哥大姐姐和科学家们一起来到了南极,还用照相机照下了照片,那里是一片冰雪的世界,虽然天气冷,但还是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来迎接它们的小客人,你们想看看吗?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新授课
出示课本图片
1、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先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
2、大姐姐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大家先自己读一读。(学生自己读后指名读)(这么多企鹅,有多少只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一共有多少只企鹅,看谁数的又快又对。(给学生充分时间数一数)(先独立数一数,再分组交流)
3、师表扬在数之前先进行估算的同学,找同学来说一说他数的企鹅有多少只。(指名)
生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4、教师带领逐一数一数,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企鹅是10只10只一组,因此10只10只数又快又正确。
我们来数一数企鹅到底是不是10只10只一组的。(教师和学生一起用小棒来数,每数10只学生就将小棒捆成一捆。教师在磁性黑板上用一捆小棒表示,最后磁性黑板上有了10捆小棒)同学们,一捆小棒是几呀,我们以前学过的。
这么一小捆小棒是十,一个十是10,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十?(师生共同数,一个十是10,两个十是20……那10个十是多少呢?
象这样10捆小棒,10个十就是100,我们把它们捆成一大捆,(教师演示捆成一大捆)以后看到这样的一大捆就知道了,这是多少?(100)
好,大家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棒吧,数数10个十是多少。
5、拿出计数器:
大家看,这是什么?
以前我们学过,这是什么位?(指十位)
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
我们就用计数器来数一数10个十。
(动态演示)这是9个十了,再来一个就是10个十了,我们以前说过,满十怎么样?(满十进一)。十位上如果满十了,10个十了,就要向上进一。(动态演示)你知道这一位是什么位吗?(百位)。(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先师演示学生观察回答,然后生演示,生回答。)
提问:大家小组讨论一下,百位上一个珠子表示多少。讨论后回答,百位上一个珠子表)(拓展两个珠子,三个珠子……。)
三、继续观察图画:
1、大家都很聪明,那你们看着南极的图片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自由提问。
(有多少只海豹、有多少只贼鸥……)
2、现在大家自己用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只海豹。
生数后回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3、大家小组合作用小棒来表示你们数出的海豹的数量,并动动你们小脑筋,怎么样摆小棒会让人比较容易地看出是24根?
给学生时间合作摆小棒,然后进行汇报。
4、将学生所摆的小棒进行演示,让学生自己发现最容易让人看出是24根的方法是2小捆加4根。
为什么这样摆容易让人看出?(因为一捆是十,2捆就是20,再加上4就是24了。)
2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4里面有2个十和4个一。)
5、同学们试着在计数器上表示24。
指名表示后演示给全班同学。
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作业设计
用小棒表示20、30、40……100
在计数器上拨出20、30、40……100
读一读计数器上的数位,说一说一个珠子在不同数位上分别表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