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度
湘鄂冀三省七校秋季期中联考
高二 地理 试卷(湘教版)
考试时间:2021年11月13日上午
本试题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勿在答题卡上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城归”类似于“海归”,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四川的小王返乡后开设了网店,专门销售家乡的应季农产品。据此回答1-2题。
1.网店销售应季农产品( )
A.减弱地域限制,利于扩大市场 B.资金投入大,周转缓慢
C.利用水路——铁路联运,可送货上门 D.对交通、劳动力的依赖减弱
2.“城归的出现有利于”( )
A.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 B.缩小城乡间经济差距
C.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交通拥堵等问题 D.促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勾勒出别样“乡愁”。以竹为骨,以纸为盖,绘有山水花鸟人物,再刷上桐油晾干,一把精美的油纸伞就做好了。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但却流传了千年,现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朵奇葩。据此完成3-4题。
3.油纸伞文化景观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修林茂竹,淫雨霏霏 B.风萧石滚,黄沙漫漫
C.晴暖高温,烈日炎炎 D.纵沟横壑,骤雨纷纷
4.与“撑着油纸伞”的别样乡愁相映衬的地方建筑景观是( )
A.西双版纳高脚屋 B.豫西地坑院 C.北京四合院 D.皖南高墙院
近年来,我国某县以有机水稻种植为代表的绿色农业快速发展,获得了众多荣誉。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4.6%,大榛子、林下鸡、北药材等农林特色产品备受市场青睐。2021年初,为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自然发酵不充分的问题,该县投资1.2亿元建设生物有机肥厂,采用现代化发酵工艺,以人畜粪便与水稻秸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据此完成5-6题。
5.该县位于( )
A.山西省 B.黑龙江省 C.河北省 D.海南省
6.生物有机肥厂有利于促进该县建设( )
①大榛子产业标准化示范县 ②全国绿化模范县 ③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④中国优质生态稻米之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年5月2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发布(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泥公报),根据公报,全国酸雨区面积约4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据此完成7-9题。
7.导致酸雨的原因可能是( )
A.乱扔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煤燃烧产生的气体
8.酸雨的危害在于( )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植物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使大气受到污染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我国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10-12题。
10.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11.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12.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
读下图,回答13-14题。
13.从①、②、③三地可能看到的典型景观依次对应的顺序是( )
A.草原、森林、荒漠 B.森林、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森林 D.森林、草原、荒漠
14.造成图中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下图示意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据此完成15-16题。
15.从山坡、冲积扇、到冲积平原( )
A.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小,地下水增多 B.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小,地下水减少
C.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地下水减少 D.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地下水增多
16.山坡表面沙、粉沙主要来自( )
A.山坡以上 B.冲积平原 C.冲积扇 D.祁连山东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16分)
汛期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主汛期是极易产生洪水的时期。我国黑龙江省呼兰河,向南注入松花江。下图示意呼兰河陈家店河段某年流量变化和陈家店该年各月平均气温曲线。
(1)简析该年呼兰河陈家店河段3-4月流量较大的原因。(6分)
(2)简析该年呼兰河陈家店河段主汛期出现在7-8月的原因。(2分)
(3)指出该年呼兰河陈家店河段的断流期,并分析原因。(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白令海峡处海水常年向南流,影响着沿岸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下图示意北冰洋和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情况。
(1)说明a、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6分)
(2)分析白令海峡处洋流向南流的原因。(6分)
(3)图示群岛终年多雾,说明多雾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下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弧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的交点。
(1)C在B的__________(2分)方向,图中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2分)。
(2)判断图示日期,并说明理由。(4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时。(4分)
(4)说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6分)
湘鄂冀三省七校秋季期中联考答案
(高二地理湘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答案】1.A 2.B
【解析】1.网店销售主要通过网上销售商品,利用网络销售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利于扩大市场,A符合题意;开设网店与实体店相比,不必要考虑门店的位置,资金投入较小,且周转速度较快,B不符合题意;水路运输速度慢,应季的农产品靠水运易腐烂变质,C不符合题意;网络销售,可以远距离扩大市场,因此对交通运输依赖增强。D不符合题意。
2.“城归”的出现,使得城市人口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承载力、缓解城市老龄化的和城市交通拥堵影响不大,促进了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但不会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B符合题意。
【答案】3.A 4.D
【解析】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油纸伞是我国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以竹条做伞架,以涂刷桐油的纸做伞面可以防水。所以油纸伞作为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的雨具,其中基础功能是防雨,应该是多雨的气候和竹林繁茂的区域实用。A正确;油纸伞没有抵御风沙的功能,故B项错;油纸伞虽然可以遮挡烈日,但防晒不是其主要功能,故C项错;油纸伞的制作原料及功能主要反映当地气候与植被特点,不能反映地形特征,故D项错。
4.结合相关知识可知,《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场景,西双版纳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豫西、北京属于我国北方地区,故排除ABC三项;材料中勾勒出的油纸伞的乡愁是窄窄的雨巷,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景观也应是南方徽派建筑的高墙窄巷(如皖南高墙院)最与材料中的雨中乡愁相衬,选项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5.B 6.D
【解析】5.由材料可知,该县森林覆盖率较高,生产大榛子、林下鸡、北药材等农林特色产品,是我国生产有机水稻的绿色农业产区,水稻耗水量较大,说明该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具备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相对丰富等特征,因此该省可能是黑龙江省,而山西、河北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较低,材料中提到该县自然发酵不充分,说明该省气温低,不利于生物自然发酵,而海南纬度低,气温高,利于自然发酵。B符合题意。
6.①大榛子产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需要保障大榛子的产品质量、构建相关产业体系等,与生物有机肥厂关系较小,故①错误;
②生物有机肥厂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植被覆盖率,与全国绿化模范县建设关系不大,故②错误;
③人畜粪便与水稻秸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轻污染,有利于该县建设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故③正确;
④生物有机肥厂以人畜粪便与水稻秸杆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为水稻提供有机肥,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利于该县建设中国优质生态稻米之乡,故④正确。
【答案】7.D 8.C 9.A
【解析】7.乱扔垃圾不会造成酸雨危害,A错误;使用含磷洗衣粉主要造成水污染,B错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主要造成水污染,C错误;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酸性气体二氧化硫等硫氧化物,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就会形成酸雨,D正确。8.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①②③符合题意,酸雨降落地表,大气没有受到污染,④不符合题意。
9.结合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应该是煤炭、石油等燃料消耗量大、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地区、石化工业区等,且降水较为丰富区域就是酸雨较为严重地区。四川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A正确;黄土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少,酸雨危害不严重,B错误;东北平原主要以农业为主,酸雨危害不严重,C错误;华北平原虽然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消耗量大,但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较为干旱,且北方土壤多碱性土,容易中和酸性气体,酸雨危害没有我国南方严重,D错误。
【答案】10.D 11.D 12.B
【解析】10.根据材料可知,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内蒙古东部山地海拔不是特别高,冰川较少;4月存在春汛,可能的补给水源来自冬季的降雪在春季融化,D符合题意。
11.根据材料,锡林河流域的降水集中在6——8月份,若不考虑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该河流的汛期应该在伏天(夏季),但实际上锡林河伏汛不明显,说明生产用水量大(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发展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
12.根据材料可知,锡林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在300 mm左右,降水量少于400 mm,大于200 mm,为半干旱区,因此该流域的典型植被为草原。B符合题意。
【答案】13.D 14.B
【解析】13.由图可知,图中显示,①地位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区,其制备了新为森林,②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其植被类型为草原,③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地区,其植被类型为荒漠,D符合题意。
14.根据上题的分析,①②③三地纬度相近,大约都在40°N附近,三处自然带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递变,为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导致这种自然带分异的原因是水分。B符合题意。
【答案】15.A 16.C
【解析】15.读图,山坡沉积物以角砾为主,平均粒径较大。冲积扇、冲积平原沉积物以沙砾为主,受流水搬运沉积而形成,分选性好,粒径大的先沉积,粒径小的被搬运的距离更远,后沉积,所以从山坡、冲积扇、到冲积平原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小。冲积平原地区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且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加之冲积平原地区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所以从山坡、冲积扇、到冲积平原,地下水增多。A正确,BCD错。
16.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所以山坡表面沙、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C正确。山坡以上的沙、粉沙等细颗粒沉积物少,A错。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冲积平原草原茂盛,不可能成为山坡表面沙、粉沙的主要物质来源地,B错。该地位于祁连山西段,冬春季多风,且风向应多西北风,山坡表面沙、粉沙的物质来源不可能主要来自祁连山东段,D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6分)
(1)呼兰河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积雪量较大,河流结冰;3-4月气温上升至0℃以上,冰雪融化,上游河冰解冻,该河段流量变大。(6分)
(2)呼兰河主汛期以雨水补给为主,7-8月我国雨带北移至该流域。(2分)
(3)断流期为12月至次年2月(2分)。10月中下旬气温低于0℃,河流开始结冰,随着气温继续下降,12月全河冻结而断流;2月份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该地太阳辐射增强,河流从太阳辐射及地面等获得热量,河冰开始慢慢融化。(6分)
18.(18分)
(1)a洋流导致沿岸地区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减少(降温减湿);b洋流导致沿岸地区年均温较髙,年降水量增加(增温增湿)。(6分)
(2)北冰洋沿岸人海河流多、冰川融水量大,导致水位高于白令海;极地东风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导致北冰洋沿岸水位升高;北太平洋暖流引起西太平洋海水水位下降,导致北部的千岛寒流补充,吸引白令海峡的海水向南流。(6分)
(3)导致大气能见度低,影响海上渔业生产;光照不足,影响种植业发展;影响视线,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空气湿度过大,影响人体健康。(任答3点得6分)
19.(18分)
(1)西南;A=B>D>C(4分)
(2)12月22日前后;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4分)
(3)(23°26'S, 60°W);24(或0)(4分)
(4)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