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2021 ~ 2022 学年秋季学期
湘鄂冀三省七校期中联考
高二 化学 试卷(人教版)
本试题卷共 5 页,20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
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请勿在答题卡上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 : 56 S:3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
1.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支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
全合成,相关成果北京时间 9 月 24 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该合成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B. 该过程中只有 CO2这一种反应物
C. 该过程不需要任何的催化剂
D. 该成果如果实现量产,则在未来能够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2.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硫酸钡 B. 酒精 C. 碳酸溶液 D. 自来水
3.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 H2O 的电子式为:
B. 用于考古的含有 8 个中子的碳原子:
C. 硅单质的结构式为:Si=Si
D. H2S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 2H++S2-
4. 下列物质溶于水呈酸性的是(▲)
A. NaHCO3 B. Na2S C. NaHC2O4 D. CH3COONa
5. 常温下,pH=4 的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 Fe3+ B. HCO -3 C. NO
-
3 D. S
2-
试卷第 1页,共 5页
6. 常温下,将 pH=3 的 CH3COOH 溶液稀释 10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 pH 变为 4 B. 溶液的 pH 变为 2
C. 溶液的 pH 变为 3~4 之间 D. 溶液的 pH 变为 2~3 之间
7. 精确的导电实验表明,H2O 也是一种电解质,下列关于水的电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5纯水的电离度大约为 1×10 %
B. 水的电离是放热的,升高温度,不利于水的电离
C. -向纯水中加入稀盐酸能消耗水产生的 OH 从而促进水的电离
D. 水的离子积常数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8. 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7 的溶液
B. c(H+)=10-7 mol/L 溶液
C. c(H+)×c(OH-)=10-14的溶液
D. c(H+)= 的溶液
9. 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被促进且显中性的是(HAc 可以表示醋酸,Kb(HN3·H2O)=Ka(HAc))(▲)
A. CH3COONa 溶液 B. NH4Ac 溶液
C. NaCl 溶液 D. NH4Cl 溶液
10. 强碱 MOH 的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的弱酸 HA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相关离子浓度的大小
关系比较正确的是(▲)
A. c(M+)>c(OH-)>c(A-)>c(H+)
B. c(M+)>c(A-)>c(H+)>c(OH-)
C. c(M+)>c(A-)>c(OH-)>c(H+)
D. c(M+)>c(H+)>c(A-)>c(OH-)
11. -氯化银固体难溶于水,但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Ag+(aq)+Cl (aq),对该平衡的说
法中错.误.的是(▲)
A. 向该平衡中加入 NaCl 固体,平衡向左移动,AgCl 溶解度减小
B. 向该平衡中加入 AgCl 固体,平衡不移动
C. 向该平衡中加水,平衡向右移动,AgCl 溶解度增大
D. 向该平衡中加入 KI 固体,平衡向右移动,AgCl 转化为 AgI
12. 利用 CO 与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甲醇,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 CH3OH(g)
H=-100 kJ/mol,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H-H C-O C≡O(CO 中的结构) H-O C-H
E/(kJ/mol) 436 343 a 465 413
其中 a 的值为:(▲)
A. 1075 B. 1029 C. 639 D. 1511
13. 金属 Ni 可活化 C2H6放出 CH4,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试卷第 2页,共 5页
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间体 1→中间体 2 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B.生成中间体 1 的过程是放热的,主要是因为该过程是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C.中间体 2→中间体 3 的过程在相同条件下是整个历程中反应速率是最快的步骤
D.反应过程中金属 Ni 与 C 形成的是离子键
14. 现有 5mL 0.2mol/L 的 NaOH 溶液,向其中加入 2mL 0.1mol/L 的 MgCl2溶液,充分震荡后再
向其中加入 2~4 滴 0.1mol/L 的 FeCl3溶液。对该过程发生的现象预测及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加入 MgCl2溶液后会生成白色沉淀
B. 滴入 FeCl3溶液时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C. 上述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Fe(OH)3的溶度积比 Mg(OH)2的溶度积小
D.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Fe(OH)3的溶度积比 Mg(OH)2的溶度积小
15. 调节 0.1 mol/L 的二元弱酸 H2A 溶液的 pH,溶液中各种微粒的分布分数δ(X)与溶液的 pH 的
c(X)
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δ(X) = c(H2A)+c(HA )+c(A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溶液 pH 从 1 变到接近 3 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H2A+OH =HA +H2O
B. 由图像中的数据可以求出 H2A 的两级电离常数分别为 K1=10-1.2、K2=10-4.2
C. 当溶液中的 c(H2A)=c(A2-)时,pH=2.7
D. 当溶液 pH=4.5 时,c(H2A)=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 2分,共 55 分
试卷第 3页,共 5页
16.(共 14 分)工业上利用含锌的物料(含 FeO、CuO、FeS、CuS 等杂质)制取活性 ZnO 的流
程如下:
H2SO4 A 氨水 适量Zn NH4HCO3
过滤、洗涤
含锌物料 浸出 氧化、过滤 置换 沉淀 活性 ZnO
烘干、焙烧
残渣 1 残渣 2 回收 B 溶液、CO2、H2O
已知:该条件下,上述各种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 pH 如表所示
离子 Fe2+ Fe3+ Zn2+ Cu2+
开始沉淀的 pH 6.34 1.48 6.2 4.7
沉淀完全的 pH 9.7 2.82 8.0 6.7
(1)为提高浸出过程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任写两条)流程中残渣 1 的
主要成分为 ▲
(2)流程中先加的 A 物质选择的是 H2O2,试写出该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
式 ▲
(3)已知回收步骤得到的是铜单质,加入氨水调节 pH 的范围为 ▲ ,调节 pH 的
试剂除了氨水外还能选择 ▲ (填化学式)
(4)沉淀步骤中是将 Zn2+转化为 ZnCO3,试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5) 已知浸出过程之后的浸出液中还含有部分 Cu2+,在常温时,如果不小心加入氨水调节
pH 到了 6,则此时溶液中的 Cu2+浓度为 ▲ (已知 Cu(OH)2的 Ksp=2.2×10-22)
17.(共 13 分)硫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
(1)H2S 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 SO2 4 的过程分两步完成:
①H2S(g)+0.5O2(g) = S(s)+H2O(l) H=-221.19 kJ/mol
②1.5O2(g)+S(s)+H2O(l) = SO2 4 (aq)+2H+(aq) H= -585.20kJ/mol
试写出 H2S 全部氧化为 SO2 4 的总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硫酸的重要步骤: H=-198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放出 198kJ 的热量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过程中及时移除 SO3能增大 SO2的平衡转化率
C. 高温有利于提高 SO2的转化率
D. 低温时该反应的 G= H-T S<0 (T 表示开尔文温度, S为熵变,单位为 J·mol-1·K-1)
(3)反应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某温度下,向容积
为 1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 SO2与 1mol O2,达到平衡时释放的热量为 79.2 kJ,则该温
度下的平衡常数 K= ▲ (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试卷第 4页,共 5页
(4 - 2-)常温下,向 Na2SO3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溶液中 c(HSO3)与c(SO3 ) 的比值与 pH 的关系
如表所示:
c(HSO-3) :c(SO
2-
3 ) 9:91 1:1 91:9
pH 8.2 7.2 6.2
通入 SO2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当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各
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3 分)
18.(共 14 分)中和滴定是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者酸)的浓度的实
验方法。某同学用 0.1000 mol/L 的 NaOH 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 HCl 溶液。
(1)若滴定时采用酚酞作指示剂,则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 ▲
(2)取 20mL 待测盐酸,三次滴定消耗 NaOH 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16.00mL,则待测盐酸的
浓度为 ▲ (精确到 0.0001mol/L)
(3)下列操作会使得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 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润洗 B. 滴定结束读取体积数值时仰视读数
C. 溶液变色后就立即停止了滴定 D. 滴定过程中不小心将 NaOH 溶液滴在了锥形瓶外
(4)滴定法不仅可以利用中和反应使用,还可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浓度。如实验室也
常用酸性 KMnO4溶液来测定绿矾(FeSO4·7H2O)样品中 FeSO4·7H2O 的质量分数。反应过
程中酸性 KMnO4被还原为 Mn2+,Fe2+被氧化为 Fe3+。现取 mg 样品,配成 100mL 溶液,取
25mL 于锥形瓶中。用 c mol/L 的标准酸性 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均值为 V 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样品中绿矾的质量分数为 ▲
(5)滴定法还可以利用沉淀反应来测定浓度,某温度下,利用 K2CrO4为指示剂,用 0.100mol/L
的 AgNO3溶液,滴定 50mL、未知浓度的 NaCl 溶液。已知:Ag2CrO4沉淀为砖红色,AgCl
为白色沉淀,假设两种物质的 Ksp分别为 1.0×10-12、1.0×10-10。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2
▲ c(CrO滴定完成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4 ) = ▲
c2(Cl )
19. (共 14 分)有机物 X 的合成流程图如下:
CH2ClCl C
A(CH2=CH CH3)
2 B(CH2=CH CH2Cl) D( ) H2 CH CNaE
500℃ Ni/ O
CH2 C CH CH CH CH
F( ) H
2 2 CH2 C CH2 3G( )
Lindlar催化剂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X( )
(1)化合物 B 中官能团的名称 ▲
(2)A 生成 B 的反应类型为 ▲ ,A 生成 B 的化学方程式 ▲
(3)化合物 A 能发生加聚反应合成一种塑料,该塑料的结构简式为 ▲
(4)化合物 G 的一氯取代产物有 ▲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5)化合物 D 的化学式为 ▲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H2O 发生加成反应,试写出所
有可能产物的结构简式 ▲
试卷第 5页,共 5页秘密★启用前
2021 ~ 2022学年秋季学期
湘鄂冀三省七校期中联考
高二 化学 参考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D A B C C C D D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C A B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 2分,共 55 分
16.(1)适当升高浸出温度、将含锌废料粉碎等合理答案 CuS
(2)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
(3)2.82~4.7 ZnO或 Zn(OH)2或其他合理答案
(4)ZnSO4+2NH4HCO3=ZnCO3↓+(NH4)2SO4+CO2↑+H2O 2.2×10-6 mol/L
17.(1)H2S(g) + 2O2(g) = SO2 4 (aq) + 2H+(aq) = 806.39 kJ/mol
(2)BD
c2(SO )
(3) = 3
c2
0.74
(SO2)c(O2)
(4)SO + SO2 + H O = 2HSO c(Na+) > c(HSO )>c(SO2 2 3 2 3 3 3 ) > c(H+) = c(OH )
18.(1)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30s内不褪色
(2)0.0800 mol/L
(3)BD
4 5.56 ( )溶液由黄色(或浅黄色)变为紫红色,30s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 100%
(5)出现砖红色沉淀,震荡锥形瓶,砖红色沉淀不溶解 1×108
19. (1)碳碳双键、碳氯键
(2)取代反应、CH2=CH—CH +Cl 500℃3 2 CH2=CH—CH2Cl+HCl
(3)
(4)7
(5)C7H11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