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9 17: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以及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金刚石 无色透明 做玻璃刀刀头
B 石墨 颜色很黑 古代书籍保留至今字迹仍然清晰
C 木炭 具有氧化性 用于冶铁炼钢
D 活性炭 有吸附性 用于净水
A.A B.B C.C D.D
2.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A.河水中可以养活其它生物——河水中含有氧元素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能燃烧,不能燃烧——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D.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的钢瓶中——氧分子变小
3.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的含碳单质
A.化学性质稳定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 D.具有可燃性
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B.三种物质都是黑色固体
C.三种物质的空间结构相同 D.三种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
5.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
B.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
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
D.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6.下列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红热现象,产生黄色火焰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C.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 D.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8.C60有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剂、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它属于
A.非金属单质 B.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0.将一种黑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强热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此黑色粉末是
A.氧化铜 B.木炭粉和二氧化碳 C.木炭粉 D.氧化铜和木炭粉
11.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  )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碳纳米管常温下性质稳定
C.碳纳米管完全燃烧生成物是CO2
D.碳纳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强
12.金刚石 石墨 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3.请把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对应的性质连接起来
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 做高温润滑剂
石墨的熔点高且有润滑性     做电极
活性炭有吸附性         做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
石墨质地很软           铅笔芯
14.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利用墨粉打印的资料经阳光、日晒后都不易褪色,是因为___。但墨粉怕火,写出其遇火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5.水、燃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3)厨房使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4)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可燃物、_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
16.下图为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_____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_____处的高度, 再确定_____处的高度(填“甲”或“乙”)。
(3)实验中,能说明该反应有Cu生成的现象是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金刚石硬度大,可做玻璃刀,故错误;
B、用墨绘制字画,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错误;
C、在冶金工业上,一氧化碳可用来从某些氧化物中冶炼金属,这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故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可用作净化剂,故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河水中可以养活其它生物,是因为河水中含有少量的氧气,故A不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正确;
C、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是因为构成物质分子的种类不同,故C不正确;
D、6000LO2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D不正确。 故选B。
3.A
【详解】
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的含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阳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也不易起变化,
故选A。
4.D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是无色透明固体,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C60分子是由60个原子构成足球形状的结构,石墨是正六边形的层状结构,所以它们空间结构不同,故选项错误;
D、三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均会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5.D
【详解】
解: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故A说法正确;
B、由题意可知,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所以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故B说法正确;
C、由石墨烯的结构可知,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故C说法正确。
D、石墨与石墨烯是不同种物质,因此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D不正确。
故该题选D。
6.C
【详解】
A、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所以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正确。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会产生黄色火焰,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B、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选项正确;
C、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等,选项正确;
D、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单质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选项错误;
故选D。
8.A
【详解】
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一个C60分子,因此属于非金属单质。
9.C
【详解】
A、石墨中存在层状结构,金刚石中没有层状结构,是空间网状结构,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A正确;
B、CO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B正确;
C、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
10.D
【详解】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则将一种黑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强热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此黑色粉末是氧化铜和木炭粉,该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故选D。
11.A
【详解】
A.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的单质,不是化合物,故说法错误;
B.碳单质在常温型化学性质稳定,因此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说法正确;
C.碳纳米管由碳元素组成,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D.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
A、金刚石是无色固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C、四种碳的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石墨和金刚石是不同的碳单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3.
【详解】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做电极;
石墨的熔点高且有润滑性,可做高温润滑剂;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做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
石墨质地很软,可做铅笔芯
1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或
【详解】
利用墨粉打印的资料经阳光、日晒后都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墨粉怕火,碳遇火后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
15.
(1)煮沸
(2)AC
(3)吸附
(4) 温度达到着火点 隔绝氧气(或空气)
【分析】
(1)
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氢、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
B、水的蒸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是一个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C、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氢、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
D、水的净化是一个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3)
厨房使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
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隔绝空气中氧气
16.药匙(或纸槽) 乙 甲 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
【详解】
(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乙处的高度,再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调整试管高度的旋钮,确定甲处的高度。
(3)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中,能说明该反应有Cu生成的现象是,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