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2021~2022学年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练习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里天然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
B.为了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煤炉取暖时在屋里放一盆石灰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D.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采综合利用
3.下列物质:①CO2、②氟利昂、③SO2,排入大气将造成环境污染 ,污染的后果有:(Ⅰ)破坏臭氧层;(Ⅱ)产生温室效应;(Ⅲ)形成酸雨。污染物与所造成的后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①(Ⅰ) B.②(Ⅰ) C.①(Ⅲ) D.③(Ⅱ)
4.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是为了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其燃烧更充分
B.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C.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可燃性粉尘如:面粉、镁粉等,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5.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利用蜡烛照明
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乱扔垃圾 B.燃放鞭炮 C.多开汽车 D.禁止吸烟
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一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8.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发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共9小题
9.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写化学式),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__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__;
(4)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
(5)不经常使用的锁,可向锁眼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以容易开启,这是因为________。
(6)“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右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7)时下兴起的环保炭雕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雕刻而成,炭雕工艺品既能装饰居室,又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______作用,能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
(8)长期使用的热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稀盐酸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0.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下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
(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______。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_________。
11.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某高楼办公场所装修时违规使用了大量易燃的聚氨酯泡沫,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聚氨酯泡沫是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
(3)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若在城市高楼里发生火灾,则被困人员逃生的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寻找安全出口,匍匐前进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12.火花塞是发动机的心脏,高压放电时的电火花可以引燃油气混合物,使汽车工作。
火花塞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物,石油炼制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3.汽油是石油炼制产品之一,是汽车的主要燃料。请回答:
(1)汽油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推断汽油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2)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目前,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之一,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化学式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能替代汽油的燃料中,燃料产物最清洁的是______(填编号)
A.天然气 B.乙醇 C.氢气
14.目前,我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分别是煤、石油、___________为节约化石燃料,在汽油中添加乙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为替代化石燃料,科学家致力于研究新能源,目前,理想清洁的高能燃料是___________ 。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__(填一种即可),其燃烧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因此常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对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蜂窝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状的原因是_________。
(3)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缘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
16.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共13.4g,完全燃烧后生成26.4gCO2,则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
17.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
三、材料题,共1小题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右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_____________。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Bi2Te3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9.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 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错误;
B、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正确;
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错误;
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错误。故选B。
2.D
【详解】
A、家里发生燃气泄露,应先立即关闭气源并开窗通风降低燃气浓度,不要使用电子产品,防止产生电火花导致爆燃事故,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燃煤燃烧时,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所以煤炉取暖时在屋里放一盆石灰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①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②氟利昂在大气中能形成氯原子,氯原子可作为臭氧分解的催化剂,破坏臭氧层;③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它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大气中二氧化硫大量排放,可形成酸雨。故选B。
4.C
【详解】
A、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是为了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其燃烧更充分,选项说法正确;
B、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选项说法正确;
C、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说错误;
D、可燃性粉尘如:面粉、镁粉等,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C
【详解】
A、利用电热器取暖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选项错误;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选项错误;
C、火力发电是将煤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选项正确;
D、利用蜡烛照明是将蜡烛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选项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乱扔垃圾会造成土壤和水污染,选项错误:
B、燃放鞭炮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
C、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污染空气,多开汽车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
D、禁止吸烟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正确,故选D。
7.D
【详解】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会生成硝酸,形成酸雨。故选D。
8.A
【详解】
试题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常产生气体污染物和烟尘等产生雾霾,但化石燃料属于重要的能源,不可能禁止,A错误。
考点:化学与 环境
9.
(1) 石油 CH4
(2)CO
(3)纯度
(4)增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5)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润滑作用
(6)ABC
(7)吸附
(8)
【解析】
(1)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
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CO引起的中毒,一氧化碳可以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3)
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引起爆炸。
(4)
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5)
不经常使用的锁,可向锁眼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以容易开启,这是因为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润滑作用。
(6)
A. “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右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正确;
B. 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故可重复使用,正确;
C. 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正确。
故选ABC。
(7)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
(8)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10.水/水蒸气; 分子间间隔。
【详解】
(1)据图判断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水/水蒸气;
(2)从微粒的角度分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水分子的分子间间隔增大,而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11.
(1)可燃物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D
【分析】
(1)
某高楼办公场所装修时违规使用了大量易燃的聚氨酯泡沫,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聚氨酯泡沫是可燃物;
(2)
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
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A方法正确;
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B方法正确;
C、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故C方法正确;
D、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故D方法错误;
故选D。
12.提高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 物理
【详解】
火花塞工作时产生的火花的温度较高,能够引燃油气混合物,即火花塞的作用是提高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提高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
石油炼制是利用石油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该变化后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13.
(1)碳、氢C、H
(2) 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3)C
【解析】
(1)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由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汽油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2)
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制取氢气的资源丰富,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所以氢气是最清洁能源,故选:C。
14.天然气
氢气2
【详解】
目前,我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分别是煤、石油、天然气;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15.
(1) 汽油或柴油 节约石油资源或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3)干冰
【分析】
(1)
汽车的燃烧主要是汽油或柴油。乙醇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能有效节约石油资源,同时还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
“蜂窝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状后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3)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雾。
【点睛】
16.隔绝氧气 12.6g
【详解】
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6.4g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乙醇和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2g,设乙醇和乙醛中氧元素的质量为x,乙醇和乙醛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7.2g:x,x=4.8g,故氢元素的质量为:13.4g-4.8g-7.2g=1.4g,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
17.CH4+2O2CO2+2H2O CH4+H2OCO+3H2
【详解】
(1)甲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①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反应物为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及种类不变,因此图2横线处应补全的相应微粒图示为:。
18.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比例降低; CO 化学; 两(或2); ABD。
【详解】
(1)据图判断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比例降低;
(2)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其中CO属于氧化物;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
(3)Bi2Te3由Bi、Te两种元素组成;
(4)A、根据材料和图可知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随着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故正确;
C、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正确。故选ABD。
19.(1)160(2)3:5:32(3)7.5%
【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由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 8H2O,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8×(1×2+16)=160;
(2)这种可燃冰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2:(1×20):(16×8)=12:20:128=3:5:32;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掌握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公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