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新课导入
1.通过识读地图和阅读课本,了解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模式在东欧的推广。
2.通过研读相关材料,提取信息,了解苏联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和问题,进而初步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通过学习苏联改革的过程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发展社会主义要结合本国国情,不断进行探索。
学习目标
看图找出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有何意义呢?
社会主义成为世界重要政治力量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加
探究新知
阅读课本,说一说经互会的成立对东欧国家有何利弊?苏联又是怎样在东欧推广苏联模式的?
经济:利用经互会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
政治:加强控制各国共产党,按苏联模式改造各国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东欧的推广
1949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在北京向毛泽东递交国书
1950年,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3.新中国成立增强社会主义力量
材料二
按人口平均计算
的主要农畜产品
产量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一 苏联工业在1945年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产品(如机床、钢、水泥、化肥、石油等)的产量已超过美国。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为什么苏联会呈现这样的发展状况呢?
年份 谷物 (千克) 肉类 (千克) 奶类 (千克) 鸡蛋
(个)
1913 540.2 31.4 184.7 74.8
1928 475.0 31.8 200.9 70.0
1940 492.7 24.2 173.1 62.9
1950 447.1 27.0 194.4 64.4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说一说战后苏联的发展情况。
工业发展迅速
农业发展滞后
苏联模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苏联改革的背景
探究新知
斯大林(1879—1953)
赫鲁晓夫(1894—1971)
1953年9月,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着手经济改革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苏联改革的背景
很多赫鲁晓夫的照片里都有玉米
发动垦荒运动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材料一 在1953—1964年期间,谷物总产量比1945—1953年间的年均产量增长62%。1953—1963年,工业总产值增加1.7倍,年增长率为10.5%,比美国快1倍,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尖端技术发展很快。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 从1961年起,粮食产量下降,对城市和工业的供应严重不足,苏联政府不得不从1962年起又一次实行全国性的食品凭证供应制度,与此同时,苏联开始向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粮食。
——闻一《俄罗斯通史:1917—1991》
联系教材,说一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成败如何呢?
一定程度冲击苏联模式,未根本解决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
(1906—1982)
经济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在坚持集中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如将国家下达企业的计划指标由20多项减为9项;企业的利润留成由6%提高到17%;企业有权自行出售按调拨单销售不出去的产品;企业经理获得确定本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权力等。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1980年,庄员的劳动报酬比1965年提高1.3倍。1965—1982年,农业投资总额达4708亿卢布,比1950—1963年提高7倍,每年对农业的投资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27%左右。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勃列日涅夫改革针对苏联模式哪些问题?是否突破了苏联模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3.勃列日涅夫改革
美苏军事竞赛
据美国商务部计算,1982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为美国的54%;据苏联中央统计局计算,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为美国的67%……70年代以来,苏联的军费开支一直维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15%左右,而同期的美国约为7%。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美苏军事竞赛会对苏联有什么影响呢?
苏联将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加大军事方面的投入,影响其它方面的投入,进而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可能被拖垮。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3.勃列日涅夫改革
材料一 长期来,苏联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工业以极高的速度发展,与战前的1940年相比,1985年全部工业增长24倍,其中重工业增长48倍,轻工业增长6.6倍。
——陆南泉等《苏联国民经济发展70年》
材料二 进入70年代,农业增长率也不断滑坡,农业产量经常大幅度波动。1971—197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仅为0.8%,1976—1980年为1.9%。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改革后的苏联经济还有哪些问题?你能说说为什么还会有这些问题存在吗?
材料三 1961—1965年,(苏联)国民收入的34%是靠运用科技成果取得的,1966—1970年达到40%,1971—1975年降至27%,1976—1980年再降为23%。生产单位最终产品的能源消耗,苏联平均比美国高1.6~2.1倍。据1980年统计,苏联每生产一吨水泥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2.3倍,木材产品是1.5倍,矿物肥料是7.6倍。
——摘编吴思远《苏联历史几个争论焦点的真相》
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轻工业发展不平衡
农业发展缓慢滞后
科技应用比例降低
高消耗、低效率
没有从根本
改变苏联模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3.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年间担任苏联
总书记、总统
国家已处在濒临危机的状态。
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经济改革
效果不佳
政治改革
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造成人们思想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
局势迅速失控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4.戈尔巴乔夫改革
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苏联的解体虽然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直接关系,但是导致苏联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4.戈尔巴乔夫改革
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分裂为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独立国家,2008年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探究新知
原 名 新 名 更名时间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1989年10月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共和国 1989年12月
捷克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分裂) 1990年4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年10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11月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1991年4月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2年4月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1989年10月
东欧国家更名简表
人民
社会主义
人民
社会主义
人民
社会主
义人民
社会主义
人民
东欧国家名称的变化体现出东欧发生了怎样的剧变?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政治上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经济上
实行私有化基础的市场经济
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东欧国家为什么会发生剧变呢?
现实因素
历史因素
苏联因素
西方因素
改革效果不佳
人民生活水平
难以提高
实行苏联模式
体制僵化
难以进步
苏联的改革造成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混乱
西方国家
“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非暴力的手段诱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建立自由欧洲电台,主要是通过介绍西方成就,宣传西方文化,报道东欧及苏联腐败现象等方式,企图从内部瓦解社会主义。
自由欧洲电台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991年3月10日,成千上万的抗议者聚集在克里姆林宫旁边的马涅日广场,要求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他的同事共产党人放弃权力。
1991年8月19日,经过一场推翻戈尔巴乔夫的政变之后,一辆苏联坦克停在靠近帕斯基门附近的地方,这是通往莫斯科红场内的克里姆林宫和罗勒大教堂的门户。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1991年新闻联播关于苏联解体的报道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1991年底,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证明僵化的苏联模式是错误的道路
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严重挫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说明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但是发展社会主义要根据自己的国情,不断探索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原因:
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个人崇拜,党和政府日益脱离群众。
外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合作探究
启示:
(1)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3)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4)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课堂小结
(2021·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了“柏林墙”;1989年11月,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 冷战格局的演变
C. 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D. 欧洲联盟的建立
B
C
(2021·湖南衡阳)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都不大,其根本原因是没有( )
A. 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偏差 B. 改进新经济政策不足之处
C. 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实行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
课堂练习
B
(2021·四川攀枝花)1991年底苏联解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
A.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 B.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
C.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 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