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单选题
1.暑假中小明同学在公园跑步时,用手机计步器记录了自己锻炼的情况如图所示,关于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6.65公里为路程
B.图中的6.65公里为位移的大小
C.图中的5.0公里/小时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D.图中的01:20表示的是时刻
2.某校运动会100米决赛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得冠军和亚军,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撞线时甲同学的速度大
B.撞线时乙同学的速度小
C.整个比赛过程中,甲同学的平均速度大
D.整个比赛过程中,乙同学的平均速度大
3.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跑运动员跑100m和200m都是指位移
B.200m比赛中,不同跑道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相同
C.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
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
4.我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训练中成绩是10s,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0.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约为9.6m/s,则他在本次训练中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9.6m/s B.9.9m/s C.10.0m/s D.10.4m/s
5.高速公路有些路段采用“区间测速”,所谓区间测速就是测量车辆经过某区间的平均速率。已知某高速限速120km/h,“区间测速”路段长度为20km,监测发现某轿车经过这一路段用时12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速120km/h指的是平均速率大小
B.20km指的是位移大小
C.12min指的是时刻
D.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仍可能存在超速现象
6.学校举行远足活动,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甲、乙两小分队在如图的xOy平面内的具体远足路线,两小分队同时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分队的位移:
B.两小分队的路程:
C.两小分队的平均速度:
D.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7.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率是标量,速度也是标量。
B.瞬时速度的大小也叫速度
C.瞬时速率不变的运动,其瞬时速度也一定不变。
D.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方向
8.下面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的方向总与物体位移的方向一致
B.某汽车速度计上显示车速为60 km/h,表示1h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60 km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9.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M点和玉女峰附近的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用时,M、N间的直线距离为,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
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
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
10.如图为描述一质点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所示。下列关于质点在时间内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做曲线运动
B.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变
C.有两个时刻的速度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有一个时刻的速度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1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C.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D.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12.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D.瞬时速度就是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3.2021年9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18岁的麻城姑娘彭旭玮以59秒31的成绩获得冠军,实现了麻城在全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彭旭玮在这次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泳池长50米)( )
A.0 B.1.69m/s C.1m/s D.2m/s
14.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质量 B.速度 C.时间 D.路程
15.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性能,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A.8m/s B.7m/s C.5m/s D.3m/s
16.从科学方法角度来说,物理学中引入“平均速度”概念运用了( )
A.等效替代方法 B.控制变量方法
C.理想实验方法 D.建立模型方法
17.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上海市的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设计的最高速度为,图为京沪高铁的线路图。京沪高铁的开通不仅让人们享有更快、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也将对沿线城市的经济、文化、旅游等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某人乘坐次列车,晚上从北京南站始发,途径南京南站,最后分到达上海虹桥站,全程所用时间为4小时18分。列车途经“韩府山”隧道,已知隧道长约,列车车身长约,通过隧道时速度为,则列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约为( )
A. B. C. D.
二、解答题
18.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0~5s内的x-t图象求:
(1)前3s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率。
19.骑自行车的人沿直线以速度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的速度行驶完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则速度是多少。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B.图中的6.65公里为路程,A正确,B错误;
C.图中的5.0公里/小时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平均速率,C错误;
D.图中的01:20表示的是时间,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
某校运动会100米决赛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得冠军和亚军,说明甲同学所用时间较小,根据
可知整个比赛过程中,甲同学的平均速度大,根据题意无法确定撞线时甲乙的瞬时速度大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短跑运动员跑200m时,不是一条直线,故200m是路程而不是位移,故A错误;
B.不同跑道的运动员运动方向不可能相同,则平均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B错误;
C.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个时间段,故是一个时间间隔,故C正确;
D.400m比赛时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不可能大于200m时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苏炳添在本次训练中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选C。
5.D
【详解】
A.限速120km/h,限制的瞬时速率,不是平均速率大小,故A错误;
B.20km指的是轨迹的长度,即路程,故B错误;
C.12min是指经过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
D.区间测速路段长度为s=20km,监测发现某轿车经过这一路段用时t=12min=0.2h,故该轿车的平均速率为
但该在测速区间,某一时刻速度可能超过120km/h,所以该轿车仍可能存在超速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图像反映甲、乙两小分队运动的轨迹图,斜率不表示速度;由图可知,两小分队的时间和位移均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且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
故选B。
7.D
【详解】
A.速率是标量,速度是矢量,故A错误;
B.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故B错误;
C.瞬时速率不变的运动,其瞬时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故C错误;
D.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位移的方向不一定一致,选项A错误;
B.汽车速度计上显示车速是瞬时速度大小,瞬时速度为60 km/h,则汽车在1h内走过的路程不一定是60 km,选项B错误;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选项C正确;
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选项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A.位移指的是从M点漂流到N点的有向线段,故位移大小为,故A错误;
B.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用时,则平均速率为
故B错误;
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C正确;
D.以玉女峰为参考系,所乘竹筏的平均速度为,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也为,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则知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A错误;
B.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根据图线的斜率有正有负,可知质点运动的速度方向变化,B错误;
CD.根据图像分析,物体的位移不为零,则平均速度不为零,而两个时刻的图像的斜率不同,即两个时刻的速度不同,而平均速度只有一个,所以有一个时刻的速度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位移为1m,时间为1s,则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物体在ABC段的位移大小为
时间为2s,则物体在ABC段的速度为
故B正确;
C.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在B点的速度不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根据公式
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故D正确。
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12.A
【详解】
AD.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并不是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D错误;
BC.平均速度表示的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中运动平均快慢的物理量,等于位移与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并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BC错误。
故选A。
13.A
【详解】
彭旭玮在这次决赛中的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
故选A。
14.B
【详解】
A.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质量是标量,不是矢量, A错误;
B.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正确;
C.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不是矢量,C错误;
D.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不是矢量,D错误。
故选B。
15.A
【详解】
由题图可知刻度尺上每一大格的长度约为
相机第一次曝光到第三次曝光之间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则这辆轿车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故选A。
16.A
【详解】
从科学方法角度来说,物理学中引入“平均速度”概念运用了等效替代方法。用一段时间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与该段时间的比值来替代其平均速度。
故选A。
17.C
【详解】
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1),方向沿正向;(2)1m/s,方向沿负向;(3)5m/s
【详解】
(1)由图可知,前3s的位移为
Δx1=15m-5m=10m
平均速度为
方向沿正向;
(2)全程的位移
Δx2=0-5m=-5m
平均速度为
m/s=-1m/s
负号表示方向沿负向;
(3)路程为
s=10m+15m=25m
全程的速率为
19.
【详解】
设以速度行驶时间为,以的速度行驶时间为,则
联立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