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电现象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电现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0-24 19:5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电现象(一)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__ 学案主备: __________学案审稿:_________
【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 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荷周围有电场,电荷间的作用是通过电场启作用的及作用规律;
重点: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难点:电场的知识
【基础自测】
一、静电现象
1、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 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
负电荷:规定: 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
【问】摩擦起电是不是创造了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见课本P36图3-2-4)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4、验电器:(见图3-2-5)
构造: 、 、
作用:检验物体 。
原理: 的原理。
5、电场: .
【当堂训练】
1.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 电荷。实质是:摩擦过程中 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而 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 而带
电.
3.A、B、C三个带电体相互靠近时,A与B相互排斥,B与C相互吸引,已知A带正电,则B带 电,C带 电.
4.(2011山东泰安)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 的仪器,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6.电视机的荧光屏用久了都会粘上许多灰尘,这是为什么?
【互动解疑】
1.教师演示:摩擦起电
2.教师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教师演示: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拓展延伸】
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是因为橡胶棒 电子而带 电。
2.(2011江苏苏州)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体,甲的原子核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3.(2011江苏盐城)下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4.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 )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乙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5.如果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近水流,
则( )
A.水流将向远离塑料棒的方向偏转; B.水流将向靠近塑料棒的方向偏转;
C.水流先靠近再远离塑料棒; D.水流不偏转
6.(2012连云港)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
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7.(2012湖北黄石)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7.油罐车的尾部都有一条长长的铁链拖到地上,这是为什么?
【反思质疑】
【安全温馨提示】
§ 3~2 电现象(二)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__ 学案主备: __________学案审稿:_________
【学习目标】
4、知道电流的形成及方向,
5.电流的三种效应,
6.电能的转化。
重点:知道电流的形成及方向;难点:电流的三种效应
【基础自测】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 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 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电池有 两个极,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 。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a.电路中有 ; b .电路为 )
三、电能
1.电流具有 , 是能量的转化装置。
2.电能可以与其他 的能量相互转化。
如:1、打开手电筒:
2、电动车开动:
3.电流的三种效应(见课本P38)。
(1) 电流的 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 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 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互动解疑】
1.电流的形成
2.常见家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图3—2—10)
(学生讨论)
【拓展延伸】
1. 电荷的 形成电流,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
的方向。
2.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一铜导线AB中电流方向是从A到B,自由电子
的定向移动方向是 。
3.家庭中,使用电饭锅时是将 能转化为 能;电风扇是将 能转化为 能。
4.电流的三大效应是 、 、 。电流通过电灯是电灯能发热发光,这是应用了电流的 效应。
5.干电池、蓄电池工作时是把 能转化为 能。
6.(2012福州)将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 ,会 不带电的头发。
7.(2012苏州)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 (正/负)电,将丝绸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会相互 (排斥/吸引).
8.(2012扬州)如图,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的道理是 。
9.(2012聊城)如图所示的仪器叫 。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两金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的是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反思质疑】
【安全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注意安全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