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章第六节鱼类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章第六节鱼类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19 20: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六节鱼类
1.了解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2.认识常见的鱼类
3.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5.了解我国鱼类的资源及保护情况
学习目标
鱼类的代表动物-----
鲫鱼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鳃盖
侧线
眼睛
鼻孔
观察鲫鱼的外形
1、鲫鱼身体分为 、 和 三部分
2、鲫鱼的身体呈 形,体表有一层 ,鳞片的外面有一层 。(可以 。)
3、鲫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 。是鲫鱼的 器官。(能够 测定 ,感知 和 。)
4、眼睛长在头的两侧,是视觉器官
5、一对鼻孔,是味觉器官

躯干


鳞片
黏液
减小游动的阻力
侧线
方位
水流
水温
观察鲫鱼的鳍
背鳍
尾鳍
臀鳍
腹鳍
胸鳍
1、鳍是鲫鱼的 器官。
2、 和 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
3、尾鳍能够 。
4、鲫鱼前进的动力主要靠 。
运动
胸鳍
腹鳍
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观察鲫鱼的鰓
墨水会从口进去,从鳃盖后缘的鰓孔流出
观察鲫鱼的鰓
鳃盖
鰓丝
鰓弓
鰓耙
鰓是鱼的 器官,由 、 和 组成。鰓丝里布满毛细血管,所以是红的。当水由口流入经过鰓丝时,水中的氧就渗入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渗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完成呼吸过程。
含氧多的水→口→口腔→鳃→鳃盖后缘的鳃孔
氧气
二氧化碳
鳃丝上的毛细血管
呼吸
鳃丝
鳃耙
鳃弓
鱼类是变温动物
鱼类身体产热能力较低,又没有保温结构。
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即所谓的“冷血动物”
鱼类的主要特征是:
终生生活在 ,
用 呼吸
用 游泳
体表大多长有 。
体温 。
水中


鳞片
不恒定
1、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2、背部颜色深腹面颜色浅,有保护作用。
3、体表有黏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4、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5、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想一想
其它鱼类动物
1、淡水鱼类
鳙鱼
草鱼
青鱼
鲢鱼
鲤鱼
鲫鱼
2、海洋鱼类
鲳鱼
鲑鱼
鲨鱼
大黄鱼
鲆鱼(比目鱼)
带鱼
淡水鱼的混合放养:鲢鱼、鳙鱼生活在上层
草鱼生活在中层,青鱼、鲤鱼、鲫鱼生活在下层。
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可以保持水质清洁。增加产量,节约饵料。(生态养鱼)
海洋鱼类的养殖:港湾养殖、营造人工鱼礁、网箱养殖
我国鱼类资源的现状:种类多,数量庞大。鱼类资源蕴藏丰富。
水质污染,乱捕滥捞,造成鱼类资源的破坏。
当堂练
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1.下列不属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是( )
A.有眼、口、鼻孔等感官
B.用鳃呼吸
C.用鳍游泳
D.体表鳞片外有黏液
A
2.鱼在水中游动时,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开和闭合,使水由口流入,由鳃孔流出。其生理意义是( )
A.更换体内水分 B.完成呼吸过程
C.辅助鳍游泳 D.摄取食物
3.池塘里养的鱼,有时成群地浮到水面,不断地向外探头张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水中缺少氧 B.水中缺少食物
C.水中温度过高 D.鱼的正常行为
B
A
4.小明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
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
C.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D.提高水温,使鱼生活得时间长一些
B
5.下列关于鱼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鱼类不属于无脊椎动物
B.鱼类如果没有胸鳍、腹鳍,游动时身体会侧翻
C.鱼类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主要是在进行呼吸
D.鱼类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
6、“四大家鱼”可以混合放养,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提高鱼的产量
B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C、充分利用天然饵料
D、它们的食物相同,容易喂养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