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20 20: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重量-0.057Kg
重量+76.7Kg
结论:柳苗生长所需物质,并非由土壤直接转化,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5年后...
1648年 海尔蒙特实验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还应考虑什么因素?
还应考虑空气的因素。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2.光合作用的实质
3.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1.1771年 普利斯特利 实验
(1)蜡烛为什么熄灭、小鼠为什么死了?
(2)把蜡烛换成植物,为什么小鼠和植物都能存活较久的时间?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探究新知
2.1779年英格豪斯实验
科实验学进展
结论: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3.1782年 瑟讷比埃实验
结论: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探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二氧化碳
(2)怎样创设有无二氧化碳的环境?
无二氧化碳组:加氢氧化钠
吸收二氧化碳
有二氧化碳组:加清水
(3)怎样检测二氧化碳是否参与产物的形成?
碘液检测叶片是否有淀粉生成
(4)实验前应该对天竺葵怎样处理?实验放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遮光(消耗原有淀粉);照光(进行光合作用)
A
B
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清水。把A、B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24小时,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
(1)数小时后,摘下A内叶片,经过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颜色_________,证明叶片中_________存在。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颜色_____,原因是 。
(3)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
无淀粉
不变蓝
吸收二氧化碳
变蓝
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
二氧化碳
B组
针对练习
1.演示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碳酸氢钠有什么作用?
(2)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发生什么现象?
(3)光合作用产生的助燃气体是什么?
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复燃
氧气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探究新知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叶绿体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2.光合作用实质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2.光合作用实质

叶绿体
物质转变
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
能量转变
光能
有机物里的能量
1.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2.适当增强光照
3.合理灌溉
4.适当提高温度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增强光合作用措施
探究新知
合理密植
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时,密度要适当,植株之间的距离要合理
充分利用光照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棉花与花生间作套种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
充分利用光照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气肥法”
通过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也因此被称之为 “空中肥料”。
具体操作方法
⑴增施有机肥;
⑵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 二氧化碳;
(3)点蜂窝煤炉。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温室花卉
温室育种
人们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水和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021·云南中考真题)下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将两支长势相同的枝条进行暗处理
B.甲乙两装置中加入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等量
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
D.滴加碘液后,甲装置内的叶片不变蓝
D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