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登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高》位于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精选了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经典诗词作品。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涵泳,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独立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登高台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述登高所见,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诗人的忧国之情与个人的人生感慨融为一体,杜甫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在此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背诵了许多杜甫的诗歌,对杜甫的生平与作品风格有一定的了解,也已经掌握了品读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学生此前对于诗歌的学习多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对诗歌意境与情感关注较少,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从中学会品读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致。
【教学目标】
了解杜甫生平及本诗写作背景;熟练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诗,注意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基调。
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意境之美,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哀思以及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情怀。
【教学重点】
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意境之美,体会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哀思以及作者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情怀。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就是登临高处,主要指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同学们能回忆起哪些关于“登高”的诗句呢?(预设:同学们能回忆起《登岳阳楼》《登幽州台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经典篇目)
教师介绍:登高,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族现象。“登高”有两种来源,一是来自古代宗教祭祀活动,也就是“望祭山川”,另一是“重九登高”的节日习俗,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古人常有登高临远的情结,喜爱登高而赋。唐大历二年的重阳节,离开故乡35年的杜甫独自登上了夔州的山亭,创作了这首凝聚了他一生血泪的《登高》。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首诗,一起走近那个深秋的杜翁。
二、初读感知
学生活动:《登高》曾被胡应麟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情感真挚,手法高超。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反复朗读诗歌。要求:初读读准字音;再度读准节奏;三读读出情感。教师配乐泛读并请同学们齐读。齐读后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明确:孤独 凄凉 悲伤……
王国维先生读罢此诗后曾生发感慨:《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三、品读赏景
王国维先生说这首诗中的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我们先来看看景物描写。
问题一:请同学们把首联和颔联中的景物都找出来。
明确: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落木 长江
问题二:同学们单独看这些罗列出来的意象能感受到“悲愁”吗?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这些意象来突出感情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选择最能够触动你的一个意象进行赏析。
教师范例:猿啸哀:郦道元《三峡》中写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猿猴的啼叫之声在诗人们笔下是一种“悲怆之声”,仅仅是看到诗句的我们,也不由得心生悲凉,这是一个表达内心凄凉无依的典型意象,杜甫借动物的悲鸣来展现自己内心的哀痛。
课堂活动:请学生赏析意象,能说出心中所想所感,教师及时提示并做补充。
重点讲解“落木”“长江”这两个典型意象。
①急风、高天:秋风是凛冽的,吹在诗人身上,诗人不由得泛起寒意。本身本来没有主观色彩的“天”与“高”结合在一起,正如诗人现在的处境,在广阔的天地间,只有孤苦的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不禁“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哀伤之情油然而生。
②清渚、白沙:这里的色彩词“清”“白”都属于冷色调,突出环境的清冷与凄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内心便是这般清冷。
③鸟飞回:杜甫曾在《旅夜书怀》中写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此诗飘然一身像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登高》中写“鸟飞回”:鸟在天地间盘旋,形单影只,表现作者的独孤。
④落木:问题:为何诗人要用“落木”不用“落叶”?明确:相比较“落叶”,“落木”更加沉重,木给人干枯之感,树叶早已没有生命,颜色是枯黄衰败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何况是无边无际的落叶从空中飘零,塑造出更加悲凉的氛围。
补充资料:ppt屏显《说“木叶”》节选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⑤长江:问题:请同学们回忆关于“流水”意象的诗词,尝试总结一下,流水意象一般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举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从列举出的诗句来看,流水意象与时间飞速流逝有关,与诗人内心的愁绪有关,在《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点明诗人此诗内心愁绪翻涌,如那波澜壮阔的滚滚江水一般。
小结:首联和颔联写季节之秋,用了八种景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塑造了开阔且深沉的意境,展现了一幅凄清壮阔的秋景图,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悲愁。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联,注意节奏,尝试用声音营造悲凉的氛围。
四、细读悟情
我们刚才分析了景物是如何凸显这“铺天盖地的悲愁”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无一语不如此”的悲愁。
问题一: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称颈联十四字中含有八层悲意,你能读出几层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你所感受到的悲意,我们来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的感受最深刻。在此之前请同学们阅读杜甫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方便同学们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明确:
万里,地之远也。浊酒一杯家万里,有浓重的思乡之情。
悲秋,时之惨凄也。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古诗中特定的文化符号。
作客,羁旅也。诗人此时漂泊他乡,流浪在外。
常作客,久旅也。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漂泊在外。
百年,暮齿也。诗人此时已到晚年、暮年。
多病,衰疾也。诗人疾病缠身,饱受病痛侵袭之苦。
台,高迥处也。登高视野开阔,人愈发显得渺小,人生短暂之感油然而生。
独登台,无亲朋也。诗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登台本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亲朋好友共同登高处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只独自一人,孤苦无依。
五、探究质疑
提问:颈联的登高悲秋主要是悲叹个人的人生之秋。但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吗?
提示:杜甫受到儒家思想深远的影响,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杜甫思想的核心。年轻时,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即使在穷困潦倒的境况下仍是心系天下,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呼唤。
明确:诗句中的艰难在这里指国事之艰。安史之乱虽已过去,但国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非常悲痛的事情。诗人心中的“苦恨”是恨国家的动荡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无法为国家效力,壮志难酬。家愁国难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且无人诉说,诗人只能喝酒消愁,而且人越是悲伤的时候越想痛饮。但杜甫此时连借酒消愁都无法实现,一腔愁绪郁结在胸中。
总结:尾联是登高悲国家之秋,动荡的社会环境和流离失所的百姓令诗人心中更加痛苦。只有伟大的心灵和伟大的人格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虽然杜甫生逢乱世、穷困潦倒,但他始终心系国家,牵挂人民,这一点足以让我们敬仰。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比较杜甫的《登高》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两首诗歌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点,我们下节课共同讨论。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对于一节课,我们所看中的,不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而是学生的表现。”本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任务型活动为主线”的理念,由浅入深推进教学活动,力求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致。
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充分的背景资料与拓展资料,希望学生对诗歌与诗人有更深刻的体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深刻感悟情与景的关系,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本教学设计侧重于赏析这首诗中的典型意象,补充了相关的诗词,力求学生能够在读诗时自觉形成品析诗歌意象的意识,通过把握意象来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或者作者的旨趣。
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一些问题的设置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若是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可能对整首诗歌的把握不够深入,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还需要继续打磨,提出能够吸引学生并激活学生思维的具有新鲜感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思维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