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品教学示范课(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品教学示范课(视频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4 20:43:2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及突破: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方式,先在总体上对课文内容作介绍,让学生对整体结构有一个了解,再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述,通过质疑法和联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最后进行总结。其次,利用图片或电影片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帮助学生掌握邓小平在党的各次大会上的重要发言,以此归纳邓小平的活动,来突破重点。
难点及突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姓“资”姓“社”问题和邓小平理论问题。可通过社会主义的概念与根本目的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突破难点。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及相关网站:邓小平(百度百科)
四、教法学法
①采取总分总的形式。先对课文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再对每一部分的具体知识点作详细的说明,最后再进行总体归纳。
②由于涉及的会议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通过电教手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记忆。
③由于本课的理论性较强,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诱导的方式,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联系性。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PPt1: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人们亲切地称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改革开放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通过对他生平和贡献的学习,了解伟人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做的贡献。
讲授新课:
PPt2: 邓小平(1904---1997)生平简介,配插图:
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洗礼,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枪林弹雨中参与创建了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初期岁月,参与筹划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在文革浩劫中,曾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从1978年以后,他成为中共的主要决策人,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PPt3:重点突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图片两张。
PPt4:邓小平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PPt5: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PPt6--- PPt11:阐明“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采用分—总的方式,辅以图片和文献来说明。(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2)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又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小结: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三步走。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PPt12--- PPt18:阐明“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也是采用分—总的思路,难点有:南巡讲话背景、“南方谈话”核心,、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内容重点有:南巡讲话内容“南巡讲话”历史意义、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PPt19--- PPt27: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以及图文资料来评价邓小平,感悟伟人精神品质,产生崇敬、热爱之情。
PPt28: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异同与联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PPt29: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20世纪的伟人,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思想和模式的异同。
六、讲评:《新课程学习辅导》第10课P32-34
布置作业:
1、 整理笔记:依据第10课知识精要,进行笔记整理;
2、 完善《新课程学习辅导》第10课P32-34
3、 预习《新课程学习辅导》第11课P35-37
七、第10课知识精要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为中共十三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南巡讲话(1992年)
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主要精神:
1.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2.特区姓社不姓资;3.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4.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
历史意义: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十四大(1992年召开)
内容: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四.十五大(1997年召开)
历史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港口中学 张建荣
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
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洗礼,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枪林弹雨中参与创建了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初期岁月,参与筹划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在文革浩劫中,曾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从1978年以后,他成为中共的主要决策人,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1904---1997):
阶 段 主要革命活动
留 学 生 涯
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建 国 初 期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1926(苏联)
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左倾”打击,遵义会议后第一次“进”
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
刘邓大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解放西南,和平解放西藏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一落: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一起: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二落:
“文革”初期,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1969年被下放
二起:
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三落:
三起:
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天安门事件”后,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四人帮”倒台后再次复出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4)1987年又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三步走: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小结: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三步走。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1、南巡讲话(1992年)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南巡讲话内容(主要精神,四句):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特区姓社不姓资;
③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④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
“南方谈话”核心: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是否姓社三标准
③两个“不等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3) “南巡讲话”历史意义: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旗帜
2、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并写入党章。
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①形成标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②逐步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拉开
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③形成完整体系(成熟标志):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 (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指导地位)
④写入党章: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使用“邓小平理论”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各族人民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也即将回到中国人民怀抱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他的角膜也贡献出来了,遗体也捐作医学研究,最后,骨灰也撒到祖国的大海里去。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小平语录摘选
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邓小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与建国之父毛泽东并列的“中兴始祖”肯定将名垂青史。
     ——《共同社》
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与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
                    ——《德新社》
三、评价邓小平
1、革命时期
他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率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国初期解放西南,主政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
大量工作;
三、评价邓小平
2、建设时期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改革 开放,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4、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三、评价邓小平
3、全面评价邓小平
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为已任。
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
4、伟人的优秀品质
三、评价邓小平
小 结
邓小平
理论
毛泽东思想








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思想和模式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欧美模式
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
苏联模式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
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
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