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的质量不变
B.水结冰时,质量变小
C.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
D.1kg铁比1kg棉花质量大
2.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D.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3.小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铁 7.9×103 水银 13.6×103
铝 2.7×103 纯水 1.0×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钨 3410 锡 232
铁 1515 海波 48
铝 660 固态水银 -38.8
A.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锡
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酒精,酒精的体积较小
C.从熔点表中可知海波在48℃时,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液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比水小
B.体积为6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48g
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D.甲和乙两种液体等体积混合后的密度小于1g/cm3
5.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
(2)用矿泉水瓶装适量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
(3)将煤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煤油的体积V;
(4)用天平测出剩余的煤油和矿泉水瓶的质量;
(5)计算煤油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3) B.(2) C.(1) D.(4)
6.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7.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8.小明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在0.2g处时,他直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了。然后在右盘放入被测物体,左盘放入1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再将游码移至标尺0.5g处时,天平横梁恰好平衡。由此可知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14.7g B.14.8g C.15.3g D.15.5g
9.如图所示,质量、外形和体积完全相同的铝球、铁球、铜球和铅球(ρ铝<ρ铁<ρ铜<ρ铅,图中顺序与文中金属球描述顺序不一致),其中只有一个球是实心的,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
A.铝球 B.铁球 C.铜球 D.铅球
10.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 )
①量杯质量为40g
②该液体密度为1g/cm3
③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④8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80g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11.寒冷的冬天,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在室外,瓶中的水结冰后会把玻璃瓶撑裂,这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在水结冰过程中( )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12.若用能装满500g酒精的瓶子去装500g的水(),则会( )
A.装不满 B.装不下 C.恰好装不满 D.都有可能
13.质量相同的盐水、水、酒精倒入相同容器甲、乙、丙中,如图所示,,则对三个容器中所装液体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的是酒精、乙装的是盐水、丙装的是水
B.甲装的是水、乙装的是盐水、丙装的是酒精
C.甲装的是盐水、乙装的是酒精、丙装的是水
D.甲装的是酒精、乙装的是水、丙装的是盐水
二、填空题
14.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记录中忘记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
(1)一头大象的质量是6______;
(2)我国高速公路最高限速是120______;
(3)一只教室常用的日光灯管的长度是110______。
15.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一铁棒,用去一半还剩下一半,则剩下的一半的质量是原来的______,密度______。
16.火锅中有二道素菜俗称冻豆腐,如图所示。将鲜豆腐冰冻后内部形成许多的冰洞,再化冻使豆腐内水全部流出,变成了不含水分的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小明妈妈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50cm3,鲜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若鲜豆腐冰冻后外形(即总体积)不变,则冻豆腐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_______cm3,冻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________g/cm3(ρ冻=0.9×103kg/m3)。
17.物体所含______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选填、“属性”或“特性”)。在SI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闵行区某校一探究小组研究了从太空带回的种子(密闭在容器里),并成功培育发芽,长成果实。从太空到地球,种子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一个质量为100g的量杯内盛有适量的水,量杯和水的总质量为0.58kg。把一个小石块轻轻放入量杯内的水中,石块沉到水底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所对刻度恰好为500mL。用天平称出量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0.632kg。则该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19.如图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形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的______像(选“虚”或“实”)。体温计里的水银在上升时,它的______不变(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
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的密度是______kg/m3,乙的密度是______g/cm3.若二者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与乙的体积之比为______;若二者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21.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_____,需要测量这种物质的______和体积;体积用______测量。本实验需要用不同体积的这种物质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字母“A.得到普遍规律”或“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22.“气凝胶”是密度很小很小的固体材料,一块体积为100cm3的气凝胶的质量只有0.02g,则它的密度是______kg/m3。
2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其国际单位是______。若将一质量为500克的冰融化成水后(不考虑蒸发等损失),则水的质量将______500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盐水、水、酒精的相同容器液面如图所示,已知,则甲是_____,乙液体是_____,丙液体是_____。
25.新型冠状病毒肆虐,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体积为0.5m3,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6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密度为 ___________kg/m3。
三、实验题
26.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测量密度的实验
(一)为了测石块的密度,小巴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___________,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 g。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得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 cm3,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g/cm3;
(3)在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_________ (选填“相平”或“垂直”);若小巴在图乙左图中读数正确,在图乙右图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小组中小蜀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小塑料桶分别盛满不同液体,用量程为8N的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对弹簧测力计直接测液体密度进行了探究。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液体种类 汽油 水 酱油 蜂蜜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3.2 3.5 4
①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们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
A. B.
C.D.
②已知酱油的密度为1.15g/cm3,小蜀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可直接读取液体密度的弹簧密度计,理论上该密度计能测出的最大液体密度为___________ g/cm3。
27.如图所示,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在称量矿石质量之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置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左侧,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待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红线上即可称量;
(2)图为小明实验时的情景,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cm3,由此可计算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 “不变”)。
28.小明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 ___________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取适量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2,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牛奶的质量m=_______g;然后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牛奶的体积V _______cm3,牛奶的密度ρ=_______kg/m3。
(3)小华认为小明所测出牛奶的密度 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 ___________。于是小华找来了量程为50mL的一支注射器(如图丙所示),利用天平就完成了测量。实验操作步骤:先用排尽了空气的注射器,先吸入体积V的牛奶,用天平测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质量m1;再用注射器吸入体积V2的牛奶,用天平测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质量m2;则所测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用步骤中的字母表达)。
四、计算题
29.一只空瓶的质量为千克,在瓶内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千克,若将一颗质量为千克的钢球轻轻放入瓶内的水中,钢球、瓶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千克,求:
(1)溢出水的体积;
(2)此钢球的密度。
30.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400立方厘米的瓶内盛有300克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10克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石块的密度。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C
6.D
7.B
8.A
9.D
10.B
11.B
12.A
13.B
14.t km/h cm
15.体积是1m3的铁的质量是7.9×103kg 二分之一 不变
16.600 1.84
17.物质 属性 千克 不变
18.20 2.6×103
19.虚 质量
20.1.5×103 0.5 1:3 3:1
21. 质量 量筒 B
22.0.2
23.质量 m 千克 等于
24.盐水 酒精 水
25.变小 4
26.零刻度线处 左 43.4 18 2.41 相平 偏大 B 3.4
27.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179.4 80 2.2×103 偏小
28.游码 左 32 30 1.07×103 偏大 所测量的体积偏小
29.(1)100cm3;(2)6g/cm3
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