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 (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 (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1 12: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万国来朝图》轴由清代宫廷画家创作。画卷描绘了清乾隆时期藩属及外国使臣在新年伊始携带各种珍稀贡品,聚集太和门外等待觐见乾隆皇帝。
作者以鸟瞰的角度从太和门前的两个青铜狮子画起,将紫禁城中的主要建筑依次呈现。在大雪的银装素裹之下,整个场面层次丰富,宏伟壮观。
课堂导入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一)康乾盛世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康乾盛世”。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二)君主专制加强1.奏折制度
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
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养心殿内批阅奏折
奏折箱提高机密性
奏折
【历史趣闻】康熙雍正奏折曝光。
康熙五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闽浙总督:奏进台湾番子土产芒果等物折
康熙:知道了,此等东西皆无用,不必再送来
康熙五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闽浙总督:奏进台湾芒果及武夷山茶叶折
康熙:知道了,因芒果为一次未见之物,原想看看,看来甚是无用之物,再也无庸送来也
雍正十三年五月十五日
福建水师提督:奏报台湾番妇拾金不昧折
雍正:览
(二)君主专制加强2.设立军机处
(1)背景:清朝初期,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康熙帝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专制设立南书房。
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就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内景
跪受笔录
军机处的特点:
(1)简、速、密
(2)大臣丝毫没有自主性,成为推行专制的工具。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大兴文字狱
雍正时期,查嗣庭出“维民所止”的考题,被疑心是砍“雍正”的首级,查嗣庭本人被杀,浙江省会试一度停止。
乾隆时文字狱最甚
乾隆时期,胡中藻“一把心肠论浊清”被疑在清朝前加污名,斩首。
康熙朝文字狱 10起
雍正朝文字狱 25起
乾隆朝文字狱 135起
《四库全书》编纂期间文字狱48起 惩罚最为严厉,动辄凌迟,灭族,妻女卖为奴隶 (二)君主专制加强3.大兴文字狱
(1)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2)表现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③迫害知识分子,清时许多知识分子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罪名被清除或遭刑狱。
(3)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地区 措施
台湾
东北
西北
西南
阅读教材78-79页,结合清朝疆域图,完成下列表格。
二、疆域的奠定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东南——治理台湾
雅克萨之战清军获胜
1689年中俄签订
《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东北——反击沙俄
清朝击败蒙古准格尔部
武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制度
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3)西北——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设立驻藏大臣
设立理藩院,
“改土归流”
(4)西南——共治西藏
疆域的奠定
册封达赖、班禅
派驻藏大臣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南海诸岛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
特点: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的习俗信仰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迹象。嘉庆、道光时期衰象更为明显。
1.内部危机:
年份 《清实录》人口数 年份 《清实录》人口数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 2010万 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 3.5亿
乾隆六年 (1741年) 1.4亿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4.1亿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3亿 咸丰元年 (1851年) 4.3亿
伴随经济繁荣、国土开发,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清朝人口数量统计表
1.内部危机:
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频发
◎白莲教之乱(绢本)
◎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打斗所留下的痕迹
2.外部危机:
在乾隆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前,双方就礼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执。乾隆帝得知对方不愿向自己行跪拜礼时,发怒的说:“似此妄自骄矜,朕意深为不惬,已令减其供给,所有格外赏赐,此间不复颁给……”,经过一番争论,双方作出了让步,即单膝跪拜。
◎乾隆接见小斯当东
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清廷官员劝说马戛◎尔尼使团行跪拜礼
马戛尔尼向乾隆帝赠送了西洋礼物,后来又提出了六条便于两国通商的条件,在即将离京之际,乾隆帝给予了答复:“……尔国王或未能深悉天朝体制,并非有意妄干……况尔国王僻处重洋,输诚纳贡,朕之锡予优加,倍于他国……尔国王当仰体朕心,永远遵奉,共用太平之福。”
【历史趣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2.外部危机: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广州十三行(清)
清朝严格限制外商在华活动及其交往,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3.结果: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课堂总结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初显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
推行奏折制度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经略边疆
疆域奠定
治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等
反击沙俄:《尼布楚条约》等
管辖西北: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等
共治西藏:册封达赖班禅、(改土归流)等
内部危机
外部危机
结果
课堂检测
1、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
A.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增强了政府的执行能力
D.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
解析:清朝的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从材料中的“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机构的设立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是从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评价,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权力运作过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执行能力,排除C项。
2、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并说:“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此举(  )
A.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反映出相权得到恢复
C.说明内阁专职批答奏折
D.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
A
解析:“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属于无关机要的奏折,康熙帝交给内阁大学士阅览主要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此举并不是恢复丞相的权力,故B项错误;内阁并不是专职批答奏折,还负责为皇帝提供顾问等,故C项错误;内阁是参与决策,并无决策权力,故D项错误。
3、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
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D
解析:材料“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反映了军机处对各省传达诏令,说明军机处逐渐成为中枢机构,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军机处与大臣专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说明军机处已失去其绝密特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把军机处与内阁进行比较,故C项错误。
4、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雍正帝的做法(  )
A.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C.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是勤政爱民的表现
A
:从材料中的“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等信息来看,雍正帝的做法使皇帝权力极大扩展,从而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答案为A项;雍正帝的做法是扩大皇帝权力,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排除C项;这些做法与勤政爱民无关,排除D项。
5、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朝正式规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人选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仪式并将结果报朝廷批准。这表明(  )
A.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B.伊犁将军完全统管其军政事务
C.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
D.清朝成功地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A
解析:材料信息“清朝正式规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人选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仪式并将结果报朝廷批准”表明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继承人具有决定权,这说明清王朝对西藏实施了有效管辖,故A项正确;伊犁将军管辖的是新疆地区,故B项错误;元代时,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故C项错误;郑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故D项错误。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