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纪念白求恩》
关键能力点
语文核心素养系列-关键能力
建构初中语文素养体系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课标
新教材重新确定了语文知识教学的地位,虽然并未罗列语文知识清单,但是构建了一个隐形的知识系统,落实了能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教学要点明确清晰。
教材
教师
教师要站在整本教材的高度充分了解教材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语文知识,点面结合,构成一个知识、能力体系。
语文知识
“部编本”特别注重语文知识随文学习和强调语文教学“一课一得”。“一课一得”是指每上一堂课都要收获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的语文要素的学习与训练,包含阅读方法与阅读策略两个方面,力求从两个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作为隐性线索被分为若干个知识能力训练点,有条理地、由浅入深地分布在每篇课文的预习和课后练习之中。
语文
素养
朗读:默读之圈点批注
了解对比论证
整合文章中心论点
文体知识:议论文
文学知识:毛泽东、本课写作背景、时代背景
词汇知识:词语的感彩
语文知识
阅读策略
阅读方法
朗读:默读之圈点批注
1
圈点批注
①含义
圈点:就是在读书时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在书页上画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段落、层次,点出疑难之处等。
批注:即批语、注释,指对一些生字难字加以注释,写出段落、层次大意对文章的思路、内容和表现手法加以简评等。
②符号
①用“‖”“|”划分文章、段落的层次。
②用“___”画出文中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
③用“ ”画出文中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优美语句。
④用“△”标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⑤将“?”标在有问题的词句末尾。
⑥将“!”标在文章需要注意、发表感想的地方。
⑦将“★”标在文章的重要段落前。
③方法
①初读:圈点的重点是需要注音和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者重点语句。
②再读:批注的重点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问题,包括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等。
③三读: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并做批注、写感悟。
了解对比论证
2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课文示例
将白求恩和“不少的人”相比较,一正一反比较,褒贬分明。
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道理论证,一种是举例论证。
含义了解
答题时从文中找出正面和反面的内容,明确“突出强调”了什么。
答题思路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答题模式
得分技巧
整合文章中心论点
2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课文示例
本文第①段中运用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引出中心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持有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找出或归纳中心论点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内容。常见的题型是: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要点综述
1.弄清论点的位置。论点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处。有些文章,标题可能就是中心论点。
2.抓语言标志。有些论点是在层层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这时通常有一些提示性的词语,如“我认为”“由此可见”“所以”等。
得分技巧
3.分析论题找论点。论题就是作者议论的话题,是论点针对的对象。阅读议论文,弄清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持什么见解或有什么主张,其实就找到了文章的论点。
4.明确论点的表述形式。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得分技巧
【2020年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情实感
①作为狭义散文的“美文”,是一种侧重于抒发主观体验和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因此在它的全部篇章中间,应该是洋溢和充满着丰盈的情感。
②古今中外多少优秀的篇章,都充分流露和倾泻着自己的情感。有的像炽热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呼啸的大海,有的像壮怀激烈的咏叹,有的像伤痛欲绝的悲歌,有的却又很欢天喜地的赞颂;当然也有与此很不相同的情形,那就是异常含蓄与蕴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表面看来似乎并不强劲和猛烈,但是在欲说还休的抑扬顿挫之中,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这股感情潜流的曲折回旋,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回味,值得更充分地咀嚼。
中考在线
③根本的问题自然还不在于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在于感情本身是否真实与诚恳,如果是矫揉造作或虚情假意的话,无论是表演得多么热烈,或是装饰得多么含蓄,往往都无法打动读者的心灵,至多是只能暂时感动一些天真和幼稚的读者。他们一旦成熟起来,就会讥笑和懊悔自己,怎么会被这种矫揉造作或虚情假意所打动呢?一个真正对人类社会和广大读者负责的散文家,绝对不应该去抒发自己都未曾真正感动过的情绪,只有将真正使自己感动得无法抑止的情绪,很自然和诚实地表达出来,才有可能充分地去感动读者。
④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深邃源泉,是在于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诓骗。如果有了这样坚实的立足点,就是翱翔于九天,神游于幻境,或进行巧妙的艺术虚构,也都会抒发出真情实感来的。“美文”艺术的核心确实是在于真情实感。散文家如果能够充分
中考在线
把握自己这股真情实感的激流,不住地汩汩倾泻,肯定就会出现富有艺术光泽的绝唱,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对于艺术技巧的追求,较之小说、话剧与诗歌来说就要少得多了,所以任何一个为中华民族未来命运而搏斗,真心实意地挚爱着自己祖国的人,只要他能够驾驭着流畅和美丽的文字,就都有可能写出上乘的散文佳作来。
⑤罗丹在《遗嘱》中这样说:“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他所追求的艺术理想,对于“美文”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这样说来,能不能认为它似乎是一种很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了?从表层的意义看来好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然而从深层的含义上来说,由于它可以凭借的技巧相对说来要少得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底下,如果不敢坦率和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会显得空空如也,一无所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散文易学而难工”,确实是深切理解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真知灼见。
中考在线
4.选文是围绕什么话题来进行论述的?
本题考查论点的概括。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则应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结合第4段“‘美文’艺术的核心确实是在于真情实感”和本文题目“真情实感”分析,选文论述的话题就是“美文中的真情实感”。
考法解析
美文中的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