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能力提升练
过基础·教材核心知识精练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
A.酷热(kù) 厌倦(juàn) 灼人(zhuó) 附和(hé)
B.呻吟(shēn) 抽噎(yē) 犹豫(yù) 闪烁(shuò)
C.突兀(wù) 边缘(yuán) 怦怦(pīng) 严禁(jìn)
D.滑稽(jì) 嘲笑(cháo) 晕眩(xuàn) 挪动(nuó)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凌乱 冷不妨 天旋地转 犹豫不决
B.雀班 成就感 神情恍惚 惊慌失措
C.畏惧 矮树丛 气喘吁吁 畏缩不前
D.既使 臭椿树 变化莫测 良辰美景
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强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班级课本情景剧表演时,他那滑稽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D.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市内不同的小学,大家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
4.【2020河北邢台四中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证件。
B.这位作家的客厅里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了现实。
D.为了防止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施行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B.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C.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
D.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6.下列关于《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瘦弱胆怯的“我”,在父亲的鼓励和帮助下成功战胜了恐惧,走下了悬崖。
B.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讲述了“我”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
C.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岩脊上下不来,却并不上去救孩子,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主观方面,因为父亲深知,孩子只有依靠自己一步步走下悬崖,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D.文章叙述详略得当,开头简单交代“我”的身体状况,为下文埋下伏笔;中间则详细描写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过程;末尾点题,升华文章主题。
7.学完本文,你一定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懂得了如何去战胜人生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为此班级开展了以“如何面对挫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有关从容面对挫折的古诗文名句有很多,请举出一例
(2)你的一位同学虽然一直在努力,但考试成绩还是不够理想,他打算不再努力了。你准备怎样劝说他?
(3)我们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谈谈你的看法。
过阅读·课外名篇迁移阅读
【2019湖北黄石下陆区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藏起来的右手
祝师基
站在城北边的山上,不仅能感受满山苍翠,还能鸟瞰全城,这里自然成了摄影发烧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好几次,我在这里练习摄影的时候,都发现一个姓杨的老头特别显眼:他不仅摄影时只用左手,干其他事时也是只用左手,右手老是揣在衣服口袋里。我有点纳闷,就好奇地问他:“摄影是个技术活,你为何只用左手?”
对于我的好奇,老杨只是笑笑。后来,问的人多了,他才回答说:“我要试着用一只手来生活。”我越发感到纳闷:两只手好好的,干吗只用一只手?
时间久了,我知道了更多关于老杨的事。他原在一家公司工作,有一天,他突然只用一只手工作,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扫地,用左手写字……大家为此都很惊奇,领导说这样会影响工作,一气之下便解雇了他。
后来,老杨开了一家杂货店,他仍然用一只手搬货、盘货,用一只手给顾客递货,甚至在家也用一只手做饭、洗衣服。时间久了,大家都以为他是残疾人。
在打听到老杨的杂货店的位置后,我悄悄过去看了他。果然,他都是用一只手做所有的事,而且做得利落极了,丝毫看不出任何的不方便。望着老杨那用一只手挥洒自如忙碌的身影,我更加纳闷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只用一只手?
日子像水一样慢慢流淌。我和老杨依旧经常见面,也越来越熟。一天,我们在山上拍照。结束之际我提议:“找个地方去喝几杯,如何?”老杨一听,笑着说:“那还不如去我家,我那老婆子的厨艺,不是我吹,绝对让你大饱口福。”
当我们来到老杨家时,一桌丰盛的酒菜已摆了上来。果然,色香味俱佳。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异样情况:老杨儿子的右臂竟是空的!
几杯酒下肚后,老杨给我讲了真相:两年前,儿子因一场事故致残,失去了右臂。那时,儿子痛苦得要自杀,老杨每次抱着儿子都泪如泉涌。后来,为了唤起儿子生活的勇气,老杨决定与儿子一样,从此开始了藏起右手只用左手生活的日子。
说话间,只见老杨的儿子用左手端上来一道菜,放在桌子上,对老杨说:“爸,这是我今天学炒的菜,你尝尝。”望着儿子炒的菜,老杨显出很吃惊的样子,渐渐地,眼里蓄满了泪水。尽管菜切得有些粗糙,可老杨拿起筷子毫不犹豫地大口大口吃起来,仿佛那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
这时,儿子又用左手给父亲倒了一杯酒,并拭去父亲眼角的泪水,说:“爸,我能用一只手生活了。你能,我也能。”老杨再也忍不住了,他缓缓伸出藏了两年多的右手,与儿子紧紧相拥,哽咽着说:“孩子,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
望着紧紧抱在一起的父子俩,我的眼窝子也湿润了。原来,老杨藏起右手,是为了给儿子活下去的希望啊!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我”是文章中的线索人物,请抓住“我”的情感变化,仿照示例,在空白处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纳闷好奇—_________—更加纳闷—大吃一惊—_________
2.从记叙顺序来看,第四、五段属于_________,有什么作用?(3分)
3.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3分)
4.文中的老杨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相关事例作答。(3分)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藏起来的右手”的理解。(4分)
答案解析:
过基础
1.B
解析:A项,“和”应读“hè”。C项,“怦”应读“pēng”。D项,“稽”应读“jī”。
2.C
解析:A项,冷不妨——冷不防。B项,雀班——雀斑。D项,既使——即使。
3.B
解析:B项,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不合语境。A项,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使用正确。C项,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使用正确。D项,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使用正确。
4.C
解析:A项,并列不当,“手机”不是“证件”,可删去“、手机”。B项,“回荡”与“眼神”搭配不当,可删去“和深情的眼神”。D项,不合逻辑,可把“不再”删去。
5.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的辨析。A项,应把两处感叹号改为逗号。B项,应删去冒号。C项,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6.B
解析:“逻辑顺序”错,应为“时间顺序”。
7.【答案示例】(1)示例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示例2: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别灰心,俗话说:“苦心人,天不负。”请相信自己,你的付出,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3)在人的一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挫折,把挫折变成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解题思路】(1)写出古诗文中有关从容面对挫折的句子即可。(2)语气委婉,表达出对同学的鼓励之意,让人从中获得信心即可。(3)表明面对挫折的态度,给人以启迪即可。
过阅读
1.【答案示例】越发纳闷 深受感动(每空1分)
【解题思路】根据所给提示找出对应的段落,然后从中提取能体现“我”的情感的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
2.【答案示例】插叙。(1分)作用:交代老杨过往的事情,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老杨的精神品质,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2分)【解题思路】从全文来看,第四、五段交代了老杨过往的一些事迹,是插叙。这些事迹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老杨这个人物,也让老杨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3.【答案示例】我有点纳闷,就好奇地问他:“摄影是个技术活,你为何只用左手?”(1分)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直接提问是最常见的设置悬念的方式。举出文中设置悬念的例子,然后结合例子分析其作用。
4.【答案示例】老杨是一个热爱生活、言传身教、爱子深切的人。(1分)从热爱摄影、积极乐观地工作生活等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1分)从老杨藏起右手激励儿子重燃生活的希望来看,他是一个言传身教、爱子深切的人。(1分)
【解题思路】首先找出文中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语句及人物的相关事迹,然后进行分析评价。答案的组织可以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作答要条理清晰。
5.【答案示例】一方面是指为了唤起儿子生活的勇气,老杨决定藏起右手,只用左手生活;(2分)另一方面也蕴含着老杨对儿子真挚而深沉的爱,体现了老杨的一番苦心。(2分)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应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加以理解,深层含义应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及文章主旨加以分析。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