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间也无关
2.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到了终点才发现乌龟早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全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全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3.某人在车后用大小为1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20牛,则F的大小为( )
A.10牛 B.20牛 C.30牛 D.10牛或30牛
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河水 D.河岸
5.如图所示为某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游泳
B.皮划艇
C.蹦床
D.举重
6.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重锤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个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则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时间和钢轨的长度分别是( )
A.;
B.;(v2﹣v1)t
C.;
D.;(v2﹣v1)t
7.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8.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尽量选择粗糙的水平桌面
B.小车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C.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两力是否相等
D.若用卡片代替小车方便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减小摩擦
9.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甲乙两人的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已知甲的心率为75次/min,则乙的心率为( )
A.60次/min B.75次/min
C.48次/min D.55次/min
10.如图是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地表高度月36000km,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合成如图所示的微信启动页。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能够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
B.图中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以地面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是静止的
11.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不仅要食用传统食物元宵,还要打灯笼、猜灯谜,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灯节。如图所示,挂在绳子下端的灯笼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灯笼受到的重力和灯笼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灯笼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灯笼的拉力作用点相同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相等时间的情况下,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其速度v越大
B.在通过相等路程的情况下,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少,其速度v越大
C.匀速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匀速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13.用图像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如图,则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图象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书包重150牛。小丽用80牛的力竖直向上提书包,但没有提起,则书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______牛,书包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16.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s内通过24m的路程,则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它在第3s速度是______,它继续运动18m,则这18m所用时间是______。
1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图中甲1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18.如图所示,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平均速度______m/s。
19.《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______(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______km。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0.水平地面上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乙的速度为______米/秒,经过10秒,甲与乙相距2.5米,乙与丙相距4米;再经过10秒,甲与丙之间相距______。
21.如图甲所示,固定在小车后边的笔可以每隔在下面的纸上点出黑点,记录小车的运动轨迹。根据图乙中小车运动时记录的运动轨迹,可知小车做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甲车做_____直线运动,5~10s内,乙车的速度是_____m/s;
(2)由图可知,甲、乙两车在_____s时相遇;
(3)0~5s内,坐在甲车上的人看乙车是_____(选填“前进”或“退后”)的,t=5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m。
(4)0~1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ν甲_____ν乙(选填“>”、“<”或“=”)。
(5)如图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_____。
23.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_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m。
三、实验题
24.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分别将金属挡板固定在B点和C点,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AC之间的距离是 __cm,实验中,金属挡板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测量 __;
(2)若测量AC段平均速度时,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__;
(3)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m/s。
25.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装置。
(1)小华将系于小纸片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钩码,使作用在小纸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选择小纸片的目的是______(考虑/不考虑)小纸片的重力。当细线两端钩码相同时,小纸片静止不动,说明两个力平衡时的大小相等;
(2)当小纸片静止不动时,小华将小纸片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纸片______(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______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实验过程中如果想探究不同体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小华如何去做______;
(4)在探究同一个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纸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资料
C.容易让小纸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纸片容易扭转
(5)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叫平衡力。
26.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_____(填“大”或“小”);
(3)根据图中各处的信息进行计算,可得出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___m/s,小车在AC段做 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7.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数字钟(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小车在A、B、C三个位置的情形及其对应的时刻。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_______;
(2)实验中,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适当 _______(填“大一些”或“小些”),目的是 _______;
(3)请计算vAC=_______m/s;
(4)分析可知,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A位置后才开始计时,则测量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 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6)图2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关系的是 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A
7.C
8.D
9.A
10.D
11.A
12.D
13.C
14.B
15.70 平衡
16.6m/s 6m/s 3s
17.甲丙 3:2 40
18.马(或自己) 50
19.最大速度 12 运动
20.运动 0.25 13米/3米
21.加速 相同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越来越大
22.匀速 0 10 前进 10 = t2
23.甲 100
24.80.0 时间 大 0.5
25.钩码的数量 不考虑 不能 同一直线 用剪刀把小纸片从中间剪断 A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6. 小 0.2 变速直线运动 大
27. 小些 便于测量时间 0.11 vBC>vAC>vAB 偏大 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