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0 00: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8.2℃,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7.1℃和38.6℃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7.1℃,38.6℃ B.38.2℃,38.6℃
C.38.2℃,38.2℃ D.37.1℃,38.2℃
2.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热现象实验中,所得的撕去了一角的图象,下列关于该图象的说法中不正确是(  )
A.可能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像
B.可能是某种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C.若是熔化图象,AB段内物质为固液共存状态
D.无论是熔化还是沸腾图像,即使AB段温度不变,仍需吸热
3.如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酒精 水银 铝 钨 铁
熔点/℃ ﹣117 ﹣39 660 3410 1535
沸点/℃ 78 357 2467 5900 2750
A.灯丝用钨来制作,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B.﹣39℃时的水银一定是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测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D.铝锅可以熔化铁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液化
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观察到的现象,其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  )
A.甲图,通常情况下,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罐内
B.乙图,舞台上的缥缈的云雾是由于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丙图,气温骤降时,给橘子喷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橘子冻伤
D.丁图,夏天扇风扇,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
6.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是﹣5℃
C.江阴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7.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风扇吹来的风可以使放在它下面的温度计示数降低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8.下图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乙醚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放热
B.初秋,草叶上出现的露珠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热
C.寒冬,户外堆起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
D.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出现“白气”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
10.小明在洗澡时发现,洗澡间的镜面上一片模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面变模糊是喷头的水撒在上面了
B.镜面变模糊是水汽化形成的小液滴
C.向镜子上洒热水可以使镜子变清晰
D.镜面变模糊是因为水蒸气附着在镜子上
11.如图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树叶上的白雪融化 B.冰冻的衣服变干
C.阳光下露珠变小 D.树枝上形成雾凇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在烧开水的壶嘴处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在衣柜里长时间放置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
1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日常生活中,炸油条用油,煮面条用水,是因为油和水的 ______不同;炎热的夏天,从冰箱内取出﹣5℃的冰块,冰块不会立即熔化;在冰块加些盐后,发现冰立即开始熔化,说明冰的熔点 ______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小明在浴室中洗热水澡时发现卫生间里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 ______现象;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渐渐变得清晰,这是 ______现象。
(3)进入秋冬季节后,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 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蒸发吸热。
14.烈日下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这是为什么?答:这是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狗的汗腺长在舌头上,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可以______,快速喘气可以加快汗水表面的______,这些都可以使汗水蒸发加快,而蒸发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从而使狗感到凉快一些。
15.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液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______(选填“增大”、“减小”、“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这是因为酒精先较快的______,并从玻璃泡上______热。
1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将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时,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可以推断:此时烧杯中的水 ___________(选填“即将”或“正在”)沸腾,甲、乙两图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时现象的是图 ___________。
17.就餐时小华发现服务员往一杯水中投入了干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菜肴马上变得美轮美奂。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小水珠。
1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明早上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甩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在窗台上,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后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______(选填“≤”或“≥”)体温计的示数,,这是因为体温计的水银柱与玻璃泡连接处弯管很细,只有当温度高于原来温度时,水银柱才能上升,而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会_______将保持原来的温度。
19.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制造烟雾缭绕的“仙境”,它是利用干冰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吸热降温,然后舞台上方的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遇冷放热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从而形成烟雾缭绕的“仙境”。
20.如图甲所示冬天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的奇景,其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如图将干冰分别放入装油和装水的杯中,可以看到水和油中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判断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
21.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对物质A加热,记录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物质A的熔点为38°C,沸点为149°C。则图像中T1=______°C,T2=______°C,t1时刻试管中物质A处于______状态。
三、实验题
22.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示的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仪器是 ___________;实验装置安装的顺序应该为 ______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___________℃,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在冰的熔化实验中,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冰熔化过程一共持续了___________min,CD段冰处于 ___________态。
23.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进行的“某物质的凝固特点”的实验图像。
(1)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 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凝固过程总共需要 ______min,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态;
(3)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 ______(选填“增多”、“减小”或“不变”)。
24.小凯同学用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温度计的原理是______,在图1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______;
(2)小芳同学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而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从数据中可分析,实验所处的大气压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或“高于”);
(3)从图1乙中还可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
(4)如图2甲、乙所示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
(5)另外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3所示)来完成实验;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那套比较好为什么:______。
25.冬天,给道路上的积雪撒融雪盐(如图甲),可以有效地防止交通事故发生。为了解“融雪盐”的作用,小明用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融雪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组装图乙中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应是:酒精灯、石棉网__________(填序号);
① 温度计 ② 装水的烧杯 ③ 装有盐冰的试管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分析图像可知,盐冰的熔点为_________℃。分析图象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融雪盐能有效_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道路上积雪的熔点。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C
6.C
7.B
8.B
9.B
10.C
11.B
12.D
13.沸点 降低 液化 汽化 减慢
14.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空气流动速度 吸收
15.先减小后增大 蒸发/汽化 吸
16.正在 乙
17.升华 吸收 液化
18.36.6 0.1℃ 降低
19.升华 水蒸气 液化
20.凝固 二氧化碳气体
21.38 149 固液共存
22.秒表 从下至上 39 非晶体 3 液
23.晶体 10 固液共存 增多
24.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碰到容器壁 低于 温度不变 甲
25.②③① -2 降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