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 高一化学 单元提升专练 第二章 试卷(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教材) 高一化学 单元提升专练 第二章 试卷(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21 09:39:27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探究
1.下图是Na2O2和CO2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 mL CO2,U形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1.5 g Na2O2粉末。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止水夹,关闭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1活塞,缓缓将CO2压至U形管中,注射器2活塞缓缓向外移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U形管内的玻璃珠可防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和增大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
B.U形管内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
C.注射器1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2中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 mL,只是因为还含有CO2
D.打开胶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形管中,可验证反应产物之一为氧
考点二:氯及其化合物制备与性质的综合探究
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 氯水中含有Cl2
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氯水中含有Cl-
C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 氯水中含有H+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 氯水中含有HClO
3.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B.Ⅱ图中:如果倒置的量筒充满了氯气,水槽内装满水经足够长的时间光照,量筒内最后剩余气体为HCl和氧气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考点三:阿伏加德罗常数
4.(双选)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48 L CO2和CO的混合气体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2NA
B.7.8 g Na2S与Na2O2的混合物,含离子总数为0.3NA
C.1 mol Na在O2中完全反应生成34 g固体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D.在反应KClO4+8HCl===KCl+4Cl2↑+4H2O中,每生成4 mo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3.2 g O2与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阴离子的总数为0.2NA
B. 0.1 mol氯气完全溶于水后,溶液中Cl-、HClO数目之和为0.2NA
C.0.1 mol MnO2与40 mL 10 mol·L-1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为0.1NA
D.在H2O2+Cl2===2HCl+O2中,每生成32 g氧气,转移2NA个电子
考点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分析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B.为减小误差,容量瓶必须干燥才可使用
C.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直接将多余溶液吸出
D.将称量的NaOH固体置于小烧杯中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再转移
7.(双选)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结果偏低的
是(  )
A.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B.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称量固体时,天平砝码有锈蚀
D.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CuSO4·5H2O)8.0 g
8.某实验需要100 mL、0.1 mol·L-1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
①把称量好的固体Na2CO3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搅拌;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至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若没有操作④,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若所配溶液的密度为1.06 g·mL-1,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4)若取出20 mL配好的Na2CO3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c(Na+)=0.01 mol·L-1的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5)在配制100 mL、0.1 mol·L-1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中的______________会导致结果偏低(请用序号填写)。
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INCLUDEPICTURE "考题分级练JS.TIF" INCLUDEPICTURE "考题分级练JS.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组学考达标JS.TIF" INCLUDEPICTURE "A组学考达标JS.TIF" \* MERGEFORMAT
1.(2020·湖北合格考)下列有关计量单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
B.物质的量的单位为g·mol-1
C.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1
D.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为mol·L-1
2.(2020·湖北合格考)氯化钾在灼烧时火焰呈(  )
A.红色 B.紫色 C.绿色 D.黄色
3.(2020·湖北合格考)下列仪器为“容量瓶”的是(  )
4.(2020·山东合格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2 g O2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
B.0.2 mol C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NA
C.0.1 mol CO2、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5.(2020·山东合格考)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和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混合前CaCl2溶液中c(Cl-)=0.2 mol·L-1
B.混合前KCl、CaCl2溶液中c(Cl-)之比为1∶2
C.混合前后K+、Ca2+的物质的量不变
D.混合溶液中c(Cl-)=0.3 mol·L-1
6.(2020·山东合格考)配制100 mL 0.5 mol·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
是(  )
A.选用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B.将Na2CO3固体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移至容量瓶中
C.移液后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两次,洗涤液移至容量瓶中
D.沿玻璃棒向容量瓶注入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INCLUDEPICTURE "B组高考闯关JS.TIF" INCLUDEPICTURE "B组高考闯关JS.TIF" \* MERGEFORMAT
1.(2020·天津等级考)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NaOH  B.NaCl  C.NaClO  D.Na2CO3
2.(2020·全国Ⅱ卷节选)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Cl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________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 000 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保留整数)。
PAGEINCLUDEPICTURE "单元提升专练JS.tif" INCLUDEPICTURE "单元提升专练JS.tif" \* MERGEFORMAT
第二章
INCLUDEPICTURE "考点分类练JS.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分类练JS.TIF" \* MERGEFORMAT
考点一: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探究
1.下图是Na2O2和CO2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 mL CO2,U形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1.5 g Na2O2粉末。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止水夹,关闭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1活塞,缓缓将CO2压至U形管中,注射器2活塞缓缓向外移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U形管内的玻璃珠可防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和增大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
B.U形管内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
C.注射器1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2中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 mL,只是因为还含有CO2
D.打开胶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形管中,可验证反应产物之一为氧气
【解析】选C。玻璃珠可起到增大Na2O2与CO2接触面积,使之反应完全的作用,A正确;U形管中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故U形管内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B正确;由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100 mL CO2理论上应产生50 mL O2,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 mL,除部分CO2没反应外,还可能是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C错误;可利用O2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证明,D正确。
考点二:氯及其化合物制备与性质的综合探究
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 氯水中含有Cl2
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氯水中含有Cl-
C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 氯水中含有H+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 氯水中含有HClO
【解析】选D。通常情况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项正确;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为Ag++Cl-===AgCl↓,说明氯水中含有Cl-,B项正确;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发生的反应为H++HCO===H2O+CO2↑,说明氯水中含有H+,C项正确;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有氯化铁生成,主要因为氯气把氯化亚铁氧化成氯化铁,因此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项错误。
3.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B.Ⅱ图中:如果倒置的量筒充满了氯气,水槽内装满水经足够长的时间光照,量筒内最后剩余气体为HCl和氧气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解析】选D。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MnO2过量时,随着反应的进行, HCl浓度逐渐减小,HCl不能完全反应,A错误; HCl易溶于水,量筒中最后剩余气体是O2,B错误;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C错误; NaOH溶液吸收Cl2时,生成NaCl、NaClO和H2O,烧杯中溶液滴加硫酸至酸性,发生反应:Cl-+ClO-+2H+===Cl2↑+H2O,产生Cl2,D正确。
考点三:阿伏加德罗常数
4.(双选)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48 L CO2和CO的混合气体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2NA
B.7.8 g Na2S与Na2O2的混合物,含离子总数为0.3NA
C.1 mol Na在O2中完全反应生成34 g固体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D.在反应KClO4+8HCl===KCl+4Cl2↑+4H2O中,每生成4 mo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解析】选A、D。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A错误;Na2S和Na2O2的摩尔质量均为78 g·mol-1,则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 mol Na2S由2 mol Na+和1 mol S2-构成,1 mol Na2O2由
2 mol Na+和1 mol O构成,因此0.1 mol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故B正确;1 mol Na在O2中完全反应生成34 g固体,得到产物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混合物,钠完全反应生成+1价钠离子,转移电子数为NA,故C正确;在反应KClO4+8HCl===KCl+4Cl2↑+4H2O中,KClO4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到0价,得7个电子,转移7 mol电子时,生成4 mol Cl2,即当生成4 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7NA,D项错误。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3.2 g O2与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阴离子的总数为0.2NA
B. 0.1 mol氯气完全溶于水后,溶液中Cl-、HClO数目之和为0.2NA
C.0.1 mol MnO2与40 mL 10 mol·L-1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为0.1NA
D.在H2O2+Cl2===2HCl+O2中,每生成32 g氧气,转移2NA个电子
【解析】选D。O2与钠反应可得到Na2O或Na2O2或二者的混合物,因此无法确定生成的阴离子数目的多少,A项错误;氯水中除了Cl-、ClO-、HClO外还有氯气分子的存在,B项错误;40 mL 10 mol·L-1的浓盐酸中含有0.4 mol 氯化氢,完全反应0.4 mol氯化氢会生成0.1 mol氯气,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会变成稀盐酸,则反应停止,所以反应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生成的氯气分子数小于0.1NA,C项错误;H2O2+Cl2===2HCl+O2反应,转移2 mol电子即2NA时,生成1 mol氧气,质量为32 g,故D项正确。
考点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分析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B.为减小误差,容量瓶必须干燥才可使用
C.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直接将多余溶液吸出
D.将称量的NaOH固体置于小烧杯中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再转移
【解析】选D。NaOH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A项错误;容量瓶中有少量水对实验无影响,使用前,容量瓶不需要干燥,B项错误;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实验失败,应重新配制,不能用胶头滴管直接将多余溶液吸出,C项错误;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仪器,应将称量的NaOH固体置于小烧杯中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否则溶液体积偏小,选项中的操作合理,D项正确。
7.(双选)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结果偏低的
是(  )
A.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B.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称量固体时,天平砝码有锈蚀
D.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CuSO4·5H2O)8.0 g
【解析】选A、D。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导致溶液浓度偏低,故A选;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不选;称量固体时,天平砝码有锈蚀,导致称取溶质的质量偏大,溶质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故C不选;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应称取溶质胆矾的质量0.5 L×0.1 mol·L-1×
250 g·mol-1=12.5 g,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CuSO4·5H2O)8.0 g,则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D选。
8.某实验需要100 mL、0.1 mol·L-1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
①把称量好的固体Na2CO3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搅拌;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至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若没有操作④,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若所配溶液的密度为1.06 g·mL-1,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4)若取出20 mL配好的Na2CO3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c(Na+)=0.01 mol·L-1的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5)在配制100 mL、0.1 mol·L-1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中的______________会导致结果偏低(请用序号填写)。
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解析】加快溶解的正确操作是用玻璃棒搅拌;配制100 mL溶液时就需要用100 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用胶头滴管。
(1)根据配制的原理及实验要求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④③⑤;
(2)若没有操作④,部分溶质损失,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低;
(3)根据c=可知,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1%;
(4)稀释前钠离子的浓度是0.2 mol·L-1,而稀释后钠离子的浓度是
0.01 mol·L-1,所以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400 mL;
(5)根据c=可知,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则溶质减少,浓度偏小;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减小,所以浓度偏高;反之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浓度偏低;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玻璃棒 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1) ①②④③⑤ (2)偏低 (3)1% (4)400 (5)ac
INCLUDEPICTURE "考题分级练JS.TIF" INCLUDEPICTURE "考题分级练JS.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组学考达标JS.TIF" INCLUDEPICTURE "A组学考达标JS.TIF" \* MERGEFORMAT
1.(2020·湖北合格考)下列有关计量单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
B.物质的量的单位为g·mol-1
C.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1
D.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为mol·L-1
【解析】选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
2.(2020·湖北合格考)氯化钾在灼烧时火焰呈(  )
A.红色 B.紫色 C.绿色 D.黄色
【解析】选B。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3.(2020·湖北合格考)下列仪器为“容量瓶”的是(  )
【解析】选D。A是锥形瓶,B是圆底烧瓶,C是广口瓶,D是容量瓶。
4.(2020·山东合格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2 g O2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
B.0.2 mol C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NA
C.0.1 mol CO2、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解析】选D。3.2 g 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原子数为0.2 mol即原子数为0.2NA,A正确;1个CH4分子含10个电子,故0.2 mol CH4中含电子数为2NA,B正确;CO2、SO2均为3原子分子且均含有2个O原子,故0.1 mol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0.2NA,C正确;H2O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无法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错误。
5.(2020·山东合格考)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和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混合前CaCl2溶液中c(Cl-)=0.2 mol·L-1
B.混合前KCl、CaCl2溶液中c(Cl-)之比为1∶2
C.混合前后K+、Ca2+的物质的量不变
D.混合溶液中c(Cl-)=0.3 mol·L-1
【解析】选D。混合前,c(CaCl2)=0.1 mol·L-1,则CaCl2溶液中c(Cl-)=
0.2 mol·L-1,A项正确;混合前KCl溶液中c(Cl-)=c(KCl)=0.1 mol·L-1,B项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前后各微粒的物质的量不变,C正确;混合后
c(Cl-)=0.15 mol·L-1,D错误。
6.(2020·山东合格考)配制100 mL 0.5 mol·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
是(  )
A.选用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B.将Na2CO3固体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移至容量瓶中
C.移液后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两次,洗涤液移至容量瓶中
D.沿玻璃棒向容量瓶注入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解析】选D。定容时应用胶头滴管,D错误。
INCLUDEPICTURE "B组高考闯关JS.TIF" INCLUDEPICTURE "B组高考闯关JS.TIF" \* MERGEFORMAT
1.(2020·天津等级考)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NaOH  B.NaCl  C.NaClO  D.Na2CO3
【解析】选C。制取“84消毒液”的化学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NaClO,C项正确。
2.(2020·全国Ⅱ卷节选)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Cl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________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 000 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保留整数)。
【解析】(1)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Cl2O,该反应为歧化反应,则一部分氯化合价降低生成HgCl2。根据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2Cl2+HgO===HgCl2+Cl2O。(2)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还原产物为NaCl,每生成1 mol ClO2,转移1 mol电子,则生成的NaCl为1 mol÷4=0.25 mol,由氯元素守恒可知消耗NaClO2的量为1.25 mol; 由反应物可知产生“气泡”为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NaHSO4===CO2↑+Na2SO4+H2O。(3)酸性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HCl,与NaClO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为ClO- +Cl-+2H+===Cl2↑+H2O。设消耗氯气的质量为x kg,由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得消耗的NaOH的质量为,由题意得(1 000 kg-x kg)×30%-=1 000 kg×1%;x=203。
答案:(1)2Cl2+HgO===HgCl2+Cl2O (2)1.25  NaHCO3+NaHSO4===CO2↑+Na2SO4+H2O
(3)ClO-+Cl-+2H+===Cl2↑+H2O 203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