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耐久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耐力为主要目的,通过各种跑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互帮互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降低学生对耐久跑的恐惧心理。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课学习目标,为中考体育打好身体素质基础。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常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学生往往被迫完成教学内容,学习浅尝则止,技术领悟不完整,往往一节课上完学生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相对克服长跑带给身心的不适。因此,本课采用创设情境“青岛地铁线路”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素质个别差异明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但学生普遍耐力素质较差,每年的国家体质建康测试以及体育中考已经很明显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我希望通过本课,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发挥自身潜能享受挑战后带来的收获,从而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中考优秀成绩打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团队意识以及勇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
2、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基本知识,学会耐久跑的方法。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以及心肺功能,提高综合运动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呼吸的调整与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合理分配体力,努力完成任务
六、教法与学法
(1)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学情的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2讨论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能开拓学生思维,也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3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的讲解及优美正确的动作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直观表象。
4评价法:本节课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结果。
5游戏比赛法:寓教学于游戏比赛中,提高教学的娱乐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法: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尝试、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动能力,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与提升。
七、教学流程:
详见教案
七、预计课的效果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能较好的结合,气氛融洽,能较好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40次/min左右。
八、场地器材:
场地:足球场1块
器材:扩音器、标志物、任务卡片等
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
年级:七年级(水平四)
教学内容 合作耐久跑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团队意识以及勇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2、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基本知识,学会耐久跑的方法。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以及心肺功能,提高综合运动能力。
重、难点 重点:呼吸的调整与节奏的掌握 难点:合理分配体力,努力完成任务
结构 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开始部分结束部分 28305 1、培养学生自觉的组织纪律性2、为学生安全参与活动做好准备达到热身目的,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1、了解耐久跑的基本知识2、初步学习体验跑动节奏与呼吸节奏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1、发展学生心肺能力2、提高学生耐力素质3、通过提示语言和音乐来调整呼吸与跑步节奏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1、增加教学的趣味性2、提高学生的积极性1、使学生尽快的恢复身心和体能2、学会调控情绪和评价 一、课的常规1、体育班长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宣布课的内容3、检查服装4、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热身跑学生成一路纵队,在音乐节奏下绕场地慢跑2、行进间徒手操(扩胸、体转、腹背、压腿等)3、游戏(灰太狼抓羊)通过游戏将学生分成4个学习小组一、体验跑4个小组各自在一定的时间内匀速跑(体验呼吸节奏“两步一吸,两步一呼”)二、团队合作跑(青岛地铁7、9、10、12号线)说明:每组的前4名同学沿规定路线从起点乘车出发,其余6名同学沿规定路线“赶车”起点上车的同学跑动一圈之后,其余乘车才可“刷卡”上车,之后每一圈只能上车一名乘客,人满后方可开到终点站任务1:从城阳坐地铁去旅行(跑动自然放松,注意呼吸节奏,在呼气时,通过欢迎上车,请坐稳等提示语言来调整呼吸)任务2:在终点站“下车旅行”(深呼吸,短暂休息,总结得失)任务3:坐地铁返回城阳站途中换座(超越领跑)在歌曲“奔跑吧兄弟”伴奏下跑6圈后方可回站任务4:“网鱼” 学生分散在场地内做“鱼”,另选5人做“渔夫”。游戏开始后,渔夫手拉手做成“网”在鱼塘内捕鱼,被网围住了就算被捉,被捉的学生立即又与渔夫手拉手去捕捉其他的鱼,直至将所有的鱼捉完为止1、“意念”放松2、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感受与心得3、布置作业,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1、提前到场准备与检查器械2、接受体育班长报告,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任务及要求播放音乐,领跑教师领做徒手操1、说明游戏规则2、选出小组长1、讲解一些耐久跑的基本知识2、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跑步节奏和体验呼吸方式1、发放任务单2、说明跑动路线(起点上车的同学跑正方形四条边,赶车同学成一路队形沿对角线跑动)1、提示学生注意跑步姿态、跑动节奏以及呼吸节奏2、教师播放跑步音乐巡回指导3、强调注意安全避免碰撞1、教师适当参与过程2、语言提示1、播放乐曲2、教师哨音提示学生超越领跑3、语言激励,及时评价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2、参与游戏教师领做放松活动,进行总结并表扬与鼓励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向教师问好在跑动中形成练习队形跟随教师做徒手操,充分活动各关节1、积极参与游戏2、听到口令后迅速抱团1、明确要求2、积极调节呼吸节奏(跟随音乐跑)3、相互照顾,克服困难,不能掉队1、组长领取任务单2、各组学生根据任务单上的要求和路线,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任务3、认真研究任务单1、体验呼吸与跑动节奏2、按照路线进行跑动3、通过提示语言来调整呼吸相互交流讨论,积极总结得失1、相互鼓励与帮助,避免掉队2、超越领跑时要从外侧超越3、跟随音乐节奏1、认真听取游戏规则2、积极参与游戏3、不能出鱼塘积极参与放松活动,积极评价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精神饱满,整队快、静、齐1、积极练习2、动作有活力,节奏感强各组可在组长带领下在四个场地自由匀速跑动场地边长25米,正方形按照图示要求进行跑动 7号线 9号线 起点 起点 起点 起点城阳站10号线 12号线起点为“城阳站”的四个角,终点为各个线路的“远端”详见任务卡要求:积极参与,注意秩序,注意安全如上图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场地器材 足球场1块,扩音器1台,标志物若干、任务卡 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密度:45%左右预计平均心率: 140%次/分左右
课后反思 1、任务一时,学生过多关注“上车”,跑动节奏与呼吸节奏没有很好的体会,同时,语言提示音也没有说出来,没有起到以此调节呼吸的作用2、任务二时,学生做深呼吸的节奏过快,起不到作用3、任务三时,超越领跑节奏不太好,学生记不住圈数4、任务四时,游戏环节,学生兴趣比较高,但“网”的调度不够灵活。5、放松活动时,学生不够认真,有笑场学生。
任务卡内容
如下图地铁7号线所示:正方形,边长25米,周长100米
1、正方形四条边为前4名乘客在城阳站上车同学的跑动路线(按逆时针 方向进行跑动)
2、正方形对角线为赶车的后6名乘客的跑动路线(按照 方向成一路队形跑动)
3、正方形四个角(标志杆)为上车打卡区域(与前4名同学的排头击掌即可上车跟随跑动)
4、前4名同学绕图示跑动一圈后,乘客方可上车,每一圈只可上车一名同学
5、所有同学上车后方可到达终点站
6、图中笑脸 代表终点,起点在中间城阳站正方形的四个角
地铁7号线 地铁9号线
7号出发点 9号出发点
10号出发点 12号出发点
城阳站
地铁10号线 地铁12号线
各小组的1号同学为小组长,小组长要带领同学们认真研究任务。
任务一:从城阳站坐地铁去旅行(跑动自然放松,体验呼吸与跑动节奏)
任务二:在终点站“下车旅行”(先做几次深呼吸,总结呼吸、跑的节奏)
任务三:返回城阳站,(超越领跑)最后面同学听到提示后从外侧加速跑到最前面,跑6圈
任务四:“网鱼” 学生分散在场地内做“鱼”,另选5人做“渔夫”。渔夫手拉手做成“网”捕鱼,被网围住了就算被捉,被捉的学生与渔夫手拉手去捕捉其他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