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田径——耐久跑_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田径——耐久跑_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2-20 18: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耐久跑 单元教学计划(七年级)
单元目标 1.找寻适合自己的耐久跑呼吸方法和跑步节奏,采用正确跑步姿势,合理分配体能,按要求完成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耐久跑内容; 2.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能够克服“极点”;3.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有效促进学生耐力素质;4.培养学生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发扬长征精神,从耐久跑活动中得到身心的愉悦。
课次 课时目标 教学内容 重、难点 学 习 策 略
1 1.学习和体会耐久跑的正确呼吸方法,正确跑步姿势, 提升学习的兴趣。 自然地形跑游戏:捕鱼 重点:呼吸节奏难点:呼吸节奏与跑动节奏配合 1.原地体验与跑动练习结合;2.小组体验与比赛结合;3.情景教学;
2 1.通过练习和体验用正确的跑步姿势,找寻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呼吸方法,提高合理分配体能的能力;2.发展学生有氧耐力,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提高耐久跑的能力;3.懂得团结与合作,品味毅力与竞争,让跑步和“终身体育”浸润生命与健康; 趣味耐久跑——奔跑吧,奥林匹克 重点:跑动节奏与呼吸节奏的配合难点:合理分配体力,积极主动跑步 1.整节课设置大情境,通过环节目标引领完成学习内容;2.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3.主题环节的使用,让学生目标更明显;4.通过评价,将以体育人延伸到课堂之外;
3 1.巩固提高耐久跑的呼吸方法和跑动节奏,了解“极点”知识;2.提高学生有氧耐力和心肺功能;3.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1500——2000米跑走交替游戏: 重点:跑动节奏,体能分配难点:极点克服 体能练习分组进行;每圈与老师击掌报数;设立调整区;评价鼓励;
4 1.合理分配耐久跑不同阶段的体能、呼吸和节奏配合科学有效;2.进一步提升耐久跑的能力、增强心肺功能;3.发扬长征精神,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小组合作能力; 12分钟定时(红军长征)游戏:“速度与激情 ” 重点:节奏保持。难点:后程速度的持续 1.定时与距离的有效评价;2.伙伴互动与小组互动结合;3.情境教学;
5 1.科学使用耐久跑呼吸和节奏的方法,结合自身情况,完成考核任务;2.心肺功能得到提升竞争意识和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得到加强,提升自信心; 检测800米、1000米放松活动 重点:用合理的耐久跑方法完成任务 1.考核的形式提升2.目标考核法
评价标准 性别 优(分) 良(分) 达 标(分)
男 4’15 4’30 5’20
女 3’49 4’05 4’55
《“奔跑吧,奥林匹克”——趣味耐久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和运动安全教育,本课力求新颖、活泼、富有感染力,将“以体育人”主题化;将枯燥的耐久跑教学趣味化、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良好的个体间协作,出色完成各环节目标;并通过“情景导学、任务驱动”创造宽松、有序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形体、有氧耐力、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田径类运动项目中长跑的教学内容,耐力跑是一种运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它对场地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且技术简单,它贯穿于水平四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最容易掌握和开展,终生都可以参与的体育项目。是发展健康性体能最有效、最简单的途径之一。既能有效的提高心肺功能,又能塑造健美体形和增强意志品质,很好的体现“以体育人”理念。七年级第一学期耐久跑,共五个课次,本课为第二课次,重点是呼吸节奏和跑动节奏的配合,合理的体力分配。通过不同主题形式的跑,让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和跑步节奏,愉快的参与耐久跑,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素质。
三、学情分析
趣味耐久跑很适合七年级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生身体柔韧性好,但肌肉收缩力量和工作耐久力差,且运动能力、性格、爱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具有好奇、好动、好玩的鲜明特性,因此“故事主题化”的趣味耐久跑教学在满足他们心理、生理需求的同时,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去学习,去感受,去展示,去张扬,让学生自由、创造性的学习,最终找到跑的乐趣,贯彻终身体育意识。
四、教学目标
1.能够在耐久跑中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并且调控呼吸节奏,了解正确的跑姿跑态,体验呼吸节律与运动节奏的协调配合,提高合理分配体能的能力。
2.了解“马拉松”的起源,清楚的知道“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常识。
3.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4.懂得团结与合作,品味毅力与竞争,让跑步和“终身体育”浸润生命与健康。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跑动节奏与呼吸节奏的配合。
难点:合理分配体能,积极主动跑步。
六、教学策略
1.整节课设置大情境,通过环节目标引领完成学习内容;
2.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3.每一任务关键词的使用,让学生目标更明确;
4.通过评价,将“以体育人”延伸到课堂之外;
七、教学方法
1.教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评价法、游戏竞赛法。
2.学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安排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和总结反思法。
八、器械准备
运动场地一块;大标志筒32个;游戏币若干;U盘1 ;便携式音箱 1;任务单;笔
“奔跑吧,奥林匹克”——趣味耐久跑课时计划
教学内容 趣味耐久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在耐久跑中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并且调控呼吸节奏,了解正确的跑姿跑态,体验呼吸节律与运动节奏的协调配合,提高合理分配体能的能力;了解“马拉松”的由来,清楚的知道“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常识;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提高耐久跑的能力;懂得团结与合作,品味毅力、竞争与荣誉,让跑步和“终身体育”浸润生命与健康。
重 点 难 点 1.教学重点:呼吸节律和运动节奏的协调配合。2.教学难点:合理分配体能,积极主动跑步。
场 地器 材 操场 音响 口哨 标志桶32个 游戏币若干 笔
内容与时 间 环节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动员身心10′ 课堂常规2′ 进入课堂,懂得纪律。 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2.宣布教学内容与要求。3.整理服装,安排见习生。 1.按指定地点集合整队,师生问好。2.明确学习内容及要求。3.整理好衣服、鞋带,见习生出列。 组织:圆形队伍。 要求: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认真听讲。
贮备阶段8′ 充实理论,启动机能,充分热身,点燃热情。 创设情境,引入“奥林匹克”,带学生进行4分钟跑前专项热身。2.进行团队建设(选队长、定队名、呼口号)。3.引入“马拉松”的由来。 1.学生跟随教师积极热身,动作协调。2.主动参与团队建设。3.认真听讲,清楚的知道“马拉松”的由来。 组织:圆形队伍。 要求: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积极体验。
发展身心25′ 尝试练习10′ 体会节奏,分配体能,合作竞争,获得乐趣。 1.“迷你马拉松”任务一:四点跑动。各队根据任务单上的“地图”所示进行体验式跑动。获取通关的“密函”。2.重难点的传授:讲授呼吸、跑姿跑态,原地练习。3.带领学生“环形跑”,体验呼吸节律与跑步节奏的配合。4.“小小马拉松”任务二:五点跑动。根据“密函地图”设计出最远五点跑动路线,给对手组体验。。 有团队意识,渗透合作观念。认真视图,学生体验教师布点,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认真练习,体验呼吸方法,学会跑步姿态。4.准确布点,积极主动参与跑步,相互鼓劲加油,注意体验呼吸方法和跑动节奏,合理分配体能。 组织:分组练习。要求:1.跑动过程中注意团队合作,品味毅力与竞争。2.注意安全,合理调整体能。组织:环形队伍。要求:积极体验,注意节奏。
稳步提升8′ 克服疲惫,调整身心,团结友爱,科学运动。 任务三:根据任务并尝试拨号练习2组,先拨1-6,再拨6-1。随着时代的变迁,运动会越来越有仪式感,在数字化的时代,各种比赛讯息有序传播。采用播电报的形式将胜利的讯息传回自己的祖国。2.“数字传输”:教师出示电报密码,集体进行比赛。 1.认真听清练习规则。组长带领尝试练习拨号2组,熟记号码的顺序。3.学生分四组挑战,根据教师提供的电报密码,进行比赛。要求:速度适中,队伍不能中断,注意跑步与呼吸的节奏。 组织:四组队伍。要求:1.队伍整齐,不中断,队尾的同学负责按下“按钮”。2.气氛活跃,情绪高涨;注意安全。
提高练习7′ 超越极限,坚持到底,遵规守矩,收获成功,品味喜悦。 游戏竞赛:每组将自己获得的游戏币平均分布在标志桶的周围(每个桶周围只能放三枚),听到口令后,所有同学到其他组运回游戏币,每人每次只能运一枚,放在自己组标志桶的旁边。时间停止后清点自己的收获,奖牌数多得组获胜。 按照游戏规则,积极投入比赛,注意安全,严格遵守规则,不能违反比赛秩序。每次违规,扣掉一枚游戏币。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下,只有努力拼搏,科学训练才能取得胜利。 组织: 要求:1.注意安全,遵守规则;气氛活跃,情绪高涨;大胆细心,以礼相待。
身心放松5′ 放松拉伸3′ 放松身心,强化意识,升华理念,关注健康。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跑后舒缓拉伸放松。 学生跟口令和舒缓的民族音乐《牧童短笛》做放松练习。 组织:散点圆形。 要求:身心投入、充分放松。
下课常规2′ 分享总结,感恩收获。 1.分享、总结。2.宣布下节课内容。3.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1.各小组回收器材。2.师生再见。 组织:四列横队。▲
预计生理负荷 教师点评
任务一
起点 48 46 41 44 终点
任务二
起点 终点
1
2
4
3
要求:
1.按照地图上标示的路线进行跑动,绕过每一个点的标志桶。
2.在跑动过程中注意队伍的完整性。
3.按路线跑2遍,在第二次经过在44号点将任务二带回。
要求:
1.给对手设计一张五个点的路线图,要求路线尽量远。
2.在跑动过程中注意队伍的完整性。
3.按路线跑1遍,在终点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