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曲线运球》教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依据人教版初中教材足球内容的要求,依据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特点,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把足球这项运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引发学生兴趣并促其积极参与,掌握足球学习方法,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并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协作精神为指导思想。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练习与活动,提高学生变向运球的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反应、协调等运动能力。
2、运动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曲线运球技术,掌握足球学习方法。
3、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个性,陶冶情操,提高体育道德水平。
4、社会适应: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材学情分析:
足球,是中学教材中最基本的三大球类之一,是世界性比赛之一。根据初中教材要求使学生掌握各种脚法的运球技术,能充分运用到游戏和比赛中去,是教学的核心目的。初中生模仿能力强,但是不喜欢单调的练习活动,教学中采用游戏和比赛的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此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热爱足球运动。
四,设计思路:
本课是足球单元教学中第六课时,针对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克服我校学生多,场地小的教学困难,采用小场地,多器材,大密度的教学方法,并采用游戏,分组,比赛等教学手法,提高学生足球参与兴趣,提高比赛竞争能力为设计思路而促成教学目标达成。具体思路如下:
1,热身采用球操和熟悉球性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通过复习前几节课运球技术,进一步巩固强化动作,增强学生运球能力。
3, 新授曲线运球,先采用探讨、研究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互学能力。教师再采用引导运球变向,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对运球变向的理解能力。最后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提高了运动参与的兴趣,实现课目标达成。
五,重点难点分析以及解决办法:
1,重点:两脚运球协调性
2,难点:两脚运球协调性及触球力量合适,在自己控制范围内
3,教学办法:分解练习,逐渐过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并且口令提醒。
六,教学过程详见教案。
足球曲线运球教案
教学内容 足球:曲线运球 班级 七年级 授课教师 周绪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活动,提高学生变向运球的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反应、协调等运动能力。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曲线运球技术,掌握足球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个性,陶冶情操,提高体育道德水平。4、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重点 两脚运球协调过障碍
难点 两脚运球协调性及触球力量合适,在自己控制范围内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时间 强度
热身与导入 一,课堂常规二,热身活动1、伸展运动 体转运动 踢腿运动 两脚交替踩球 推拉球 两脚拨球2、复习运球技术 1、体育委员整队并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目标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5、教师带领学生做熟悉球性练习(图1)6、教师带领学生运球跑 xxxxxxxxxxxxxxxxxxxxoooooooooooooooooooo△ ★(图1)要求:注意力集中,快,静,齐 222 小中中
实践与提高 一,学生自由体验二,学习曲线运球技术动作动作要领: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前倾并稍向运球方向转动,两臂自然摆动,步幅要小些。支撑脚放于球的侧面,并弯曲。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屈,脚跟提起,脚尖稍外转,用脚内侧向前侧推拨球,然后降低重心迅速跟上,两脚交替进行。三,曲线运球教学比赛(障碍运球接力)规则:每组1或2球,第一个同学依次过完障碍之后把球传或运给第二个同学,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名回来游戏结束,用时最快一组获胜。奖惩措施:获胜一组大家集体为他们祝贺。 1、学生看图讨论体验,教师启示(图2)2、优秀学生讲心得,并展示3、教师总结学生体验成果,并进行完整示范讲解6、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图3)7、教学比赛(图4) (图2)(图3)(图4)要求:1、注意观察,思维,讨论,看谁的动作好,取长补短。2、精诚团结,互相鼓励。 336107 中小 中中大
调节与恢复 放松练习2.总结全课3.回收器材 1、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2、总结评价 散点 3 小
场地器材 平整空地一块,31个足球,.呼啦圈8个,标志桶12个 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 50%左右
平均心率 100--120次每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