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字词句专项练习
第二单元
一、夯实基础,认真选择。
1. 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豆荚(dòu jiá) 洋溢(yáng yì) B.水笕(shuǐ jiǎn) 窗框(chuāng kuàng)
C.家雀(jiā qiǎo) 潜入(qiǎn rù) D.船舶(chuán bó)喧嚷(xuān rǎng)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建筑师仿照苏州园林的风格修建了这座花园。
B.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C.老师总是耐心地为我们解答各种问题。
D.火药是中国最早发现的。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那亲切的笑脸。
B.时间很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
C.通过反复试验,使科学家们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D.春天的北京是美好的季节。
4. 下列词语中,与“浩如烟海”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骄阳似火 B.水平如镜 C.含苞欲放 D.呆若木鸡
5.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与这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远处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C.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D.“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豌豆说。
6. 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题。下列针对《蝙蝠和雷达》一文的提问,哪一个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提出的?( )
A.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B.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C.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弄清了什么问题?
D.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动物的启发?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架驶 研究 B.萤屏 豌豆 C.僵硬 世记 D.即使 既然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女孩的身体非常虚弱。
B.飞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
C.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D.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良。
9.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获得(huò) 依赖(nài) 百亿(yì) 炊烟(chuī)
B.潜入(qián) 斑斓(lán) 哲学(zhé) 物质(zhì)
C.兰花(lán) 探索(sǔ) 朴素(sù) 藏身(cáng)
D.家雀(què) 躲避(bì) 震撼(hàn) 喧嚷(xuān)
10.老师要求同学把三对近义词和反义词分成组写在一起,可是有一组写错了,错的一组是( )
A.姿态—姿势 从容—镇静 攀谈—交谈
B.勇猛—胆小 讨厌—喜欢 仔细—马虎
C.凄惨—悲惨 凝视—注视 郑重—庄重
D.反抗—顺从 淘气—调皮 茂密—稀疏
11.下列选项中的三个词语不是同类的一项是( )。
A.晚饭 成绩 家庭 B.靠近 研究 探索
C.紧密 愉快 豌豆 D.温和 虚弱 暖和
1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呼风唤雨)
B.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腾云驾雾)
C.归结到根本上。(归跟到底)
D.形容纵横杂乱。(乱七糟八)
13.关于 “雀”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雀”字共12笔,第四笔是“丿”。
B.“雀”字共11笔,第三笔是“丶”。
C.“雀”字共12笔,部首是“少”。
D.“雀”字共11笔,第一笔是“丿”。
14.将下面的句子插人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就在这时,我看见我的同桌站在队伍的前面,好像在向我打招呼。
①购买车票的队伍长长的,轮到我得好久。
②我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呢,心里十分着急。
③我灵机一动,悄悄地走到她身旁,趁势站在她前边。
④站着站着,我想到《小学生守则》,感到很惭愧,悄悄退回原位。
A.①之前 B.①一②之间 C.②一③之间 D.③一④之间
1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告诉我们要实现价值,就要有远大的理想。
B.《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中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耳朵。
C.曾经被我们的祖先寄托美好愿望的“千里眼”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如:望远镜、视频等。
D.《蝴蝶的家》一课中作者很为蝴蝶着急,因为他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
16.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她用自己________的双手,绣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②电子温度计很________,能随时显示出气温的变化。
③叔叔头脑________,思维敏捷,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侦察兵。
A.灵巧 灵敏 灵活 B.灵敏 灵巧 灵活
C.灵活 灵敏 灵巧 D.灵敏 灵活 灵巧
17.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身体虚弱 眼睛敏锐 B.温暖的阳光 美好的愿望
C.揭开秘密 发明问题 D.灵巧地避开 静静地欣赏
18.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窗框(kuāng) B.船舶(bō) C.家雀儿(qiǎo) D.蝙蝠(biǎn)
19.下列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 )
A.缝:裂缝 门缝 缝补 B.曾: 曾经 曾孙 何曾
C.屏:屏风 屏幕 屏息 D.便:便利 便衣 随便
20.下列句子中表达形式不同的是哪一组?( )
A.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 B.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C.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润物的细雨。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1.“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句中的破折号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移
C.反语,表示否定 D.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22.下列句子不是设问句的一项是( )
A.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B.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C.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D.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3.王红读了《蝙蝠和雷达》后提出了以下问题,其中从写作角度提问的是哪一项?( )
A.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B.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启发的?
C.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有哪些相似地方?
D.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
24.《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中,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
A.因为小女孩的妈妈为她找到了好医生,所以她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
B.因为小女孩从豌豆的生长中获得了战胜疾病的力量和信心。
C.因为豌豆苗的营养十分丰富,是小女孩的治病良药。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认真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B C A B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C D B C C A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C D A D B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