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31张PPT)-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31张PPT)-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0 14:0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学习目标
1.读懂词的含义,学习表现手法。
2.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悼亡词的真挚。
3.鉴赏词作里表现出的情感美艺术美。
诗—“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词—“苏辛” 苏轼 辛弃疾
书—“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文—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 柳宗元
(宋)欧阳修、苏轼、苏洵、
苏辙、曾巩、王安石
作者简介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以词悼亡是作者首创)。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故事背景
朗读课文
感情基调:沉痛凄婉
《江城子》——豪放之外的婉约深情
诗歌题材
悼亡诗
悼亡诗,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
西晋文学家潘安,美姿容。据说驾车走在路上,女人们无不为之倾倒,“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掷果盈车。但是,他和妻子情深意笃。二十四岁结婚,五十岁妻子不幸死亡,夫妇和睦相随二十六载。潘安悲痛之极,为她服丧一年,期满赴任作《悼亡诗三首》。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抚衿长叹,徘徊墓前,不忍离去,最后“挥涕强就车”,“路极悲有余”。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颇为后人赞赏,此诗广泛流传。此后,《悼亡诗》便成为丈夫哀悼亡妻的专用诗题。
最有名的悼亡诗
见过汹涌的大海,他方的水不值一提;
除却巫山彩云,别处的云就相形失色。
经过花丛,懒得回头一看,
半是因为修道,半是因为想你。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最悲情的悼亡诗
唐琬是陆游的结发妻子,情投意合,可由于陆母的干涉阻挠,黯然分手,另娶另嫁。多年后,沈园重遇。陆游怅然良久,写下一首《钗头凤》。据说,唐琬也和了一首,郁郁寡欢,不久抱憾而死。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
沈园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最酸楚的悼亡诗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
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
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画堂春
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经常想念、盼望却不能在一起,看着这一年一年的春色,真不知都是为谁而来?
蓝桥相遇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即使有不死的灵药,也不能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她相会。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渡过天河团聚,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甘心。
这首词并非全篇写梦,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 。而上片实是梦前所思,既思念亡妻,又联想自己十年的坎坷。
本词题目为“记梦”,整篇词都在描写梦中的情景吗?
梦前:
梦中:
梦后:
具体探究-品读鉴赏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生死两茫茫
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凄清之感。
“两茫茫”
词句说的不只是词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
“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
这十年,诗人经历了哪些难言的现实之痛?
现实之痛
丧妻之痛:生死无常,恩爱不再,知音难寻。
仕途之痛:多遭贬斥,颠沛流离,沧桑悲凉。
1068娶王闰之1069返京任职史馆1071任杭州通判1074任密州太守
不思量。自难忘。
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
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可以想见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
“无处话凄凉”一句,也可说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 “纵使” 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夜来幽梦忽还乡。
“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
“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盼望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太快,便依稀透露出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
小轩窗,正梳妆
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
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
“肠断处”是指亡妻的孤坟,“断肠人”则是概指生者与死者。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首尾相接,全诗浑然融为一体,使感情得到充分的发展、强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生死殊途,双方茫然不知。不忍去想却难以相忘。
你长眠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无处诉说独处的凄凉。纵然我们重逢,恐怕你也难以认出我,如今我已经是风尘满面,双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忽然回到故乡。你在小屋窗前对镜梳妆。默默凝视,相对无言,惟有泪水千行。
料想到年年令我伤心的地方,在那明月之夜,短松冈上。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内容层层推进,引出梦中相遇,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基调。
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
小结
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
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
思考:
请用一句诗小结梦前、梦中、梦后的情感
虚实结合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前两联写实。诗人初闻蜀中大地“收蓟北”,意味着盘踞八年的“安史之乱”老巢被摧毁,杜甫禁不住“涕泪满衣裳”!他回头看看与自己一同饱受战乱苦难的妻子儿女,她们哪里还有愁云?遂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收蓟北、涕泪满衣裳、却看、漫卷诗书”都是突然之间“喜欲狂”的生活真实。
后两联写虚。“放歌”、“纵酒”欢庆胜利,共庆失土的收复;焕发青春,返老还童,与年少的儿女作伴还乡,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诗人虽然此时身在异域,思绪早已鼓翼而飞,沿着涪江入嘉陵江,穿巴峡入长江,再出巫峡至襄阳,转向洛阳还故乡。诗人回家畅想曲的节奏轻快、和谐,地点转换让人目不暇接。
拓展深化:赏析陆游《钗头凤》,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钗头凤⑴
红酥手,黄縢酒⑵,满城春色宫墙柳⑶。东风恶⑷,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⑸。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⑹。桃花落,闲池阁⑺。山盟虽在⑻,锦书难托⑼。莫、莫、莫⑽!
⑴钗头凤:词牌名。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⑵黄縢(téng):一作黄藤,此处指美酒。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 [2]
⑶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绍兴的某一段围墙,故有宫墙之说。
⑷东风:喻指陆游的母亲。
⑸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⑹浥(yì):湿润。鲛(jiāo)绡(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
⑺池阁:池上的楼阁。
⑻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
⑼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
⑽莫:相当于今“罢了”意。
1. 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词人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也是不能话凄凉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默写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 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3.“__________ ”,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__________,__________。”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4. 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5. 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