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及其性质
——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有关硫酸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组成:硫酸溶液中和的数目相同
B. 性质:能与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 用途: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
D. 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处理后直接排放
2.根据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
A.
B.
C.
D.
3.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稀硫酸与铁反应放出氢气
4.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其过程被化学家描述为“交换舞伴的交谊舞”。下列图示可以被理解为复分解反应过程的是描述( )
A.
B.
C.
D.
5.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倾倒稀硫酸 D.滴加稀硫酸
6.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7.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则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
C.中和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在生成物中可能有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产生
D.在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不可能同时出现水、沉淀和气体
8.下列有关酸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敞口放置浓盐酸和浓硫酸质量都减小
B.浓盐酸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炭化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D.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氢气
9.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的变化是( )
A.溶质的质量变小
B.溶剂的质量变小
C.溶液的质量变小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0.下列各组中的气体,既可用浓干燥,又可以用碱石灰干燥的一组是( )
A. B. C. D.
11.下图是某同学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设计的5个实验方案,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通过对比实验①与实验②,可以得出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B.实验③中有气泡产生是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共同现象
C.实验④无明显现象,说明酸碱中和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则铁元素在生成物中显+3价
12.某同学取ZnO、、Cu的混合固体8g,加入2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73g稀盐酸。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溶液最终呈蓝色
B.实验过程中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C.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水的总质量为62g
D.原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8%
13.硫酸和盐酸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浓盐酸因为有________而要密封保存。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镁条的反应:________;
②和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
③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_;体现酸的共同性质的有_________,酸具有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不同的酸性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14.将一定质量的某液体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1)如果该液体是浓盐酸,则表示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它的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如果该液体是浓硫酸,则表示浓硫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15.化学课上同学们进行实验验证酸的性质。
Ⅰ.与指示剂作用。
(1)在白色点滴板孔穴1、3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_____色。
(2)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到孔穴2、4中,观察到孔穴4中溶液为无色,而孔穴2中溶液变为橙色。
同学们猜想孔穴2中的异常现象与硫酸的浓度过高有关,并通过以下实验证明该猜想正确:取少量上述橙色溶液于试管中,加水稀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Ⅱ.与铁锈反应。
实验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1 锈蚀铁钉+10mL稀盐酸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较快消失,溶液颜色变黄
2 锈蚀铁钉+10mL稀硫酸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减少速率缓慢,溶液颜色未变黄
【提出问题】实验1、2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HCl在水中会解离出和,在水中会解离出和。
【假设猜想】可能和溶液中阴离子不同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2 锈蚀铁钉+10mL稀硫酸+A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减少速率比实验2快,溶液颜色变黄
3 锈蚀铁钉+10mL稀盐酸+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减少速率比实验1慢,溶液颜色变黄
【解释和结论】
(3)铁锈(主要成分为)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1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3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1~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在水溶液中发生解离:,和的数目比是2:1,A错误。硫酸与不发生反应,B错误。氯化钙与硫酸不反应,不能用来处理含硫酸的工业废水,D错误。
2.答案:D
解析: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全部是,因此它不属于酸,故A错误;KCl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是,因此它不属于酸,故B错误;NaOH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是,因此它不属于酸,故C错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因此它属于酸,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溶液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铁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氢气,A、B、D属于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纸张、木材、布料、皮肤脱水炭化,生成黑色的炭,这是浓硫酸的特性。
4.答案:B
解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扩散,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B × 测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且稀硫酸显酸性,用水湿润pH试纸,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会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
C × 取用液体时,试剂瓶口要与试管口紧挨,防止液体流出;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瓶塞被污染,从而污染试剂
D √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于容器口正上方
6.答案:C
解析: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附着在块状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实验室用块状的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复分解反应的相关知识。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A错误;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因为反应物可能剩余,B错误;由中和反应的概念,可知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属于复分解反应,既是中和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C正确;属于复分解反应,且生成物同时出现水、沉淀和气体,D错误。
8.答案:C
9.答案:D
解析:浓盐酸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质减少;浓硫酸溶质质量不变,故A错误。浓盐酸溶剂质量不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剂质量增加,故B错误。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C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故D正确。
10.答案:B
解析:A、能和碱反应,所以只能用浓硫酸干燥;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错误;
B、都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正确;
C、HCl能和碱反应,所以只能用浓硫酸干燥;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错误;
D、能与浓硫酸反应,所以只能用碱石灰干燥;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铜不和稀盐酸反应,铁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对比实验①与实验②,可以得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A合理;碳酸盐中的碳酸根离子能和酸中的氢离子结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是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共同现象,B合理;有的酸碱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有的酸碱中和反应有明显现象,如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不合理;实验⑤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变,铁元素在生成物中显+3价,D合理。
12.答案:C
解析:A、金属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则反应结束后溶液为无色,故选项错误;
B、实验过程中唯一单质铜,不参与反应,所以无置换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C、稀盐酸中水的质量=73g×80%=58.4g,HCl中的H元素完全转化为水,则通过反应得到水的质量为=3.6,则水的总质量为58.4g+3.6g=62g,故选项正确;
D、生成水的质量为3.6g,则氧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完全来自于金属氧化物,则混合物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 ,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3.答案:(1)吸水性;挥发性
(2)①;②;③;②③;①②;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酸根离子不同
(3)②③
解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常用作干燥剂;浓盐酸因为有挥发性而要密封保存。
(2)①稀硫酸和镁条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②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③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①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其他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①不属于复分解反应,②③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其他酸也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也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盐酸、硝酸不能与氯化钡反应,因此体现酸的共同性质的是①②。酸具有共性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不同的酸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酸根离子不同。
(3)①盐酸和硫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金属表面除锈可以用硫酸代替盐酸;②硫酸中不含氯元素,制造药物氯化锌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③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会引入新的杂质,因此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14.答案:(1)乙;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甲
解析:(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变小;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大。
15.答案:(1)红
(2)溶液橙色消失,变为无色
(3)
(4)氢气
(5)氯化钠
(6)稀硫酸、稀盐酸与锈蚀铁钉反应的现象不同与溶液中阴离子不同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1)稀盐酸、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因此孔穴1、3中溶液变为红色。
(2)由于猜想孔穴2中溶液变为橙色与硫酸的浓度过髙有关,因此取少量橙色溶液于试管中,加水稀释,橙色消失,则证明猜想正确。
(3)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锈蚀的铁钉中含有铁,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实验1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