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0 10:3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5小题,共30分。
如右图为巴西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2小题。
1.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 )
A.海拔高,地形复杂
B.气候温差大,潮湿闷热
C.经济落后,资源贫乏
D.分布热带雨林,开发晚
2.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______和直接原因______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增长和贫困——根本原因
②世界木材的需求量上升——根本原因
③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直接原因
④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直接原因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3、4小题。
3.下列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4.近年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人口迁出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5、6小题。
5.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山东某农民去深圳打工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七次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数量为14.1178亿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减少了0.48人。数据公布之后,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右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平均增长率统计。据此完成7-9小题。
7.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
A.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 B.年均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
C.人口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全国家庭户数有所减少
8.影响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家庭户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口流动频繁②住房条件改善③人均寿命延长④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我国实施一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基于( )
①改善人口年龄结构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③保持人力资源优势④减缓城乡人口流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亿,与2010年相比,总人口增长5.38%.下图为全国及部分省份人口年龄构成统计图。据此完成10、11小题。
10.广东省15-59岁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 )
A.科技水平较高
B.工业产值比重高
C.自然增长率高
D.外来人口规模大
11.与广东相比,辽宁省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少儿抚养负担重
C.人口数量增长快
D.劳动年龄人口多
实践证明,能否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2、13小题。
12.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能做出估计的原因是( )
A.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 B.环境人口容量相对性
C.科学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D.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处在不断变化中
13.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C.追求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复活节岛是位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图。读图,完成14、15小题。
14.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t2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15.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有关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D.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二、双选题。每小题均有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只选对一个且没有错误得1分,全对得3分。共10小题,共30分。
16.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两极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人口多分布在热量较较丰富的河谷地区.
C.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D.发达国家人口稠密,发展中国家人口稀少
17.据统计,2000-2010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城市化速度较快 B.东部人口增长率低
C.东部青壮年劳动力增多 D.国家人口政策调整
下表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对比,据此完成18、19小题。
18.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A.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B.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C.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D.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19.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承载人口数量远超过去预测的极限,主要原因可能有
A.消费水平上升 B.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C.科技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增多
下图为“某地1992年-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净迁入率)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20、21小题。
20.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变化情况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2001年开始人口增长以净迁入为主
C.人口数量最少的年份是1992年
D.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
21.对该地人口状况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B.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交通、社会秩序的压力加大
C.净迁入率的变化减缓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
D.该地区净迁入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
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22、23小题。
22.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 )
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
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
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
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
23.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
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
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
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读下图,完成24、25小题。
24.图中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北美东部
25.D 处形成孤岛的原因是( )
A.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B.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C.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D.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三、综合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人口统计图是进行人口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下图甲、乙、丙分别为济南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预测图、山东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受教育情况比较图以及淄博的人口来源地分析图。
(1)据图甲分析,济南0~14岁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是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是 ;为应对这一变化趋势,提出该城市可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措施:

(2)据图乙分析,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差异;分析人口迁入对两城市发展的主要有利影响。(8分)
差异:

影响:

(3)图丙中,人口迁出总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迁往淄博市的人口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 银川市 石嘴山市 中卫市 固原市 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 9025.4 5310 17441.6 10541.4 21400
人口(万人) 229.31 80.59 117.46 125.05 142.25
材料2 “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1)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4分)
(2)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6分)
(3)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6分)
(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4分)
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5小题,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只选对一个且没有选错得1分,全对得3分。10*3=3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5小题,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C D B A C A D A B A B 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只选对一个且没有选错得1分,全对得3分。10*3=3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C AC CD BC BD BC AC CD AB AC
三、综合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6.(1)先增加后下降 增加 完善养老制度,加强养老事业发展;适当调整人口政策,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迟退休
(2)济南市迁入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济南市迁入高学历人口比重比淄博市大 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3)四川 黑龙江
27.(1)人口分布不均衡;南部人口相对稀疏,北部人口相对稠密。(4分)
(2)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6分)
(3)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6分)
(4)使人口容量趋于合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生态系统得以修复。(4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