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为什么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会熄灭?小白鼠会死去呢?
想一想
那是因为密闭的玻璃罩内氧气有限,被蜡烛的燃烧和小白鼠的呼吸耗尽之后,蜡烛就熄灭了,小白鼠也死去了
实验一
普利斯特利实验
为什么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熄灭?其燃烧所需的氧气从哪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的生长?
想一想
那是因为蜡烛燃烧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除了供给植物自己的呼吸的需要外,还供给了蜡烛的燃烧。
普利斯特利实验
实验二
为什么密闭的玻璃罩内,植物和小白鼠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的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
那是因为小白鼠呼吸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除了满足植物自己呼吸的需要外,还给小白鼠的呼吸提供了氧气。
普利斯特利实验
实验三
想一想
1、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设计三个实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甲
乙
丙
丁
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
2、通过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想一想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除了满足自己呼吸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其他生物利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具有助燃性,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或卫生香)复燃。
小知识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吗?
请你探究
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
尝试设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探究实验,写出实验设计方案。
课后探究
提示1: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到它。
提示2:另一种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指示剂,当有较多二氧化碳存在时,它的溶液呈黄绿色,很少或没有时溶液呈蓝色。
提示3:碳酸氢钠溶液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提示4:可选择的实验材料:栽在小花盆或插在烧杯内的天竺葵枝条、水生植物金鱼藻,其他材料用具可参考前面做过或课文中介绍过的实验来确定。
提示5:设计对照实验,保证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
提示6:写出选用主要实验材料的原因;写出所选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作用;写出每个实验步骤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探究乐园
1、取甲、乙、丙3只大广口瓶,甲、乙瓶内各放入1盆枝叶茂盛的植株,丙瓶内不放植株。用导管分别向各瓶内深吐气十余次,使瓶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并用凡士林封口。
步骤:
2、把甲瓶放到黑暗处,把乙、丙两瓶放到阳光下。2小时后,揭开瓶塞,向甲、乙、丙3个瓶内各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请你推测各瓶内的澄清石灰水有什么变化?说说你的理由。
小知识: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甲
乙
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呼吸作用、燃烧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公顷的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
你想到了什么?
你又想到了什么?
本世纪初全球森林面积只有8000年前的30%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
人类如果不控制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到2025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升高1℃,极地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全球温度升高1℃—3℃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0厘米—100厘米,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泰国的曼谷、中国的上海等30多个特大城市将受到严重影响。以中国为例,到2050年, 中国沿海可能有近48个城市,9.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受到淹没的危险,大约有6700万人口将要背井离乡。
温 室 效 应
维持碳——氧平衡的措施
1、寻求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发挥绿色植物的作用。
作为生物圈中一员,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