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0 16:1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一、 教材分析
《行路难(其一)》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诗词三首》的选文之一。本单元所选古代诗文皆为传统的名家名篇,散文都是名胜记游之作,诗词则偏于抒发个人的情志、怀抱。学习本单元,要引导学生感知古代诗文的意蕴,感受作者的情怀,体会古人的情感世界,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和美感的陶冶。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行路难(其一)》作于天宝三载(744年),此时的李白在朝廷当了两年翰林学士,由于受到排挤和中伤,被迫离开长安。本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抒发了诗人李白壮志难酬的情怀,体现了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生活态度。
二、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的能力,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语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筛选并概括文本的重要信息。同时,他们能够自主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行路难(其一)》,大部分学生不太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补充。同时,对于李白诗歌跌宕起伏的情感特征,还需要深入理解把握。
三、 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在进行《行路难(其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做好课堂预设的同时,应注意利用课堂生成,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 辨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明确其作用。
3. 品读诗句,体会诗人难中求进,跌宕起伏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难点:品读诗句,体会诗人难中求进,跌宕起伏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幅李白手执酒杯的画像以及李白写的六句诗。
李白《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教师提问:从刚才展示的画像以及诗句中,我们能看出李白是个爱酒的人。同时期的诗人杜甫这样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李白却突然连酒都喝不下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一探究竟。

二、初读感知
(一)全班齐读,纠正字音。
师生共同明确:
1. 斗(dǒu):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2. 塞(sè):阻塞,堵塞。
3. 太行(háng):太行山。
4. 歧(qí):一作“岐”,分岔。
(二)自由朗读,并思考问题:你在读这首诗时,感觉诗人作诗时的心情如何?
预设:茫然、郁闷、自信、乐观。
(三)教师提问:刚才大家读完这首诗后,有人读到了诗人李白心中的茫然、郁闷,有人读到了李白心中的自信、乐观,那李白在诗中的情感变化是直线的上升的呢?还是高低变化的呢?
三、细读品析
(一)教师请刚才读出诗人的茫然心情的同学,站起来谈谈自己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茫然?又是怎么读出来的?
预设: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读出诗人的茫然,从“停杯”、“投箸”这两个动作描写,读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二)教师学生齐读这两句诗,要求学生语调缓慢、沉重,读出诗人内心的茫然、苦闷。
(三)教师提问:李白的内心苦闷、茫然,是因为没有美酒佳肴吗?以至于他停杯投箸不能食?
预设:“金樽”、“玉盘”能看出来这些宴会器具都很华贵,所乘的食物应该也不差。
教师补充:古代人一般喝的是浊酒,我们说“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壶浊酒喜相逢”。在唐朝,喝清酒的人很少,一般的家庭喝不起清酒。“清酒”属于供奉酒,非常贵重。所谓的“清酒”就像现在的人喝的白酒一样,透亮、透明。“珍羞”指珍奇名贵的食物。如此可见,李白并不是没有好酒佳肴。
(四)教师提问:那究竟是什么让自称“酒中仙”的李白,连珍贵的清酒都喝不下去了呢?
请学生翻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预设:想要渡过黄河,冰霜却冻封了河川;想要登上太行山,风雪却覆盖了去路。
教师提问:李白写这句诗,只是单纯写自然状况吗?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言外之意呢?
教师补充写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五)教师提问:当年抱着宏愿入京的李白,两年后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被排挤,赐金放还,功业追求化为泡影,这样的人生处境,是不是就像诗中所写“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的人生,似乎是走投无路了,此时的李白内心,是既茫然,又绝望。但李白就此消沉了吗?
教师请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谈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诗人提到了什么人?这些人有怎样的共同特点?诗人想借他们的故事抒发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师生共同明确:这两句诗中提到的人物分别是姜子牙和伊尹,他们在仕途上都是开始不太顺利,但最终大有所为。诗人想借用他们的故事,表达自己心中对从政的希望,期待自己还能够实现心中的政治抱负。这里诗人运用了“用典”这一写作手法。
(六)教师请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学过的古诗词,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典故。
教师补充:用典是指在古典诗词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前人的诗文名句等典故,委婉含蓄地说明自己的观点。用典既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又可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深刻,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对比赏读
(一)教师展示对诗歌的改动,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古诗追求句式整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几句诗在句式和结构上与全诗不太一致,是否可以改为“行路难兮行路难,多歧路兮今安在?”
小组代表发言后,师生共同明确:三个字的短句更简短有力,有气势,能抒发出诗人内心的愤慨。如果改成七个字的话,显得语意更加哀伤绵连,情感没有短句那么浓烈。
(二)教师展示以下诗句,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身处困境的诗人,在去留、进退之间,又该如何抉择?与前辈陶渊明、鲍照等人相比,李白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小组代表发言后,师生共同明确:他们的境遇相同,却有不同的抉择。东晋陶渊明选择了避世归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南朝鲍照选择了弃官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诗人李白以宗悫的故事自勉,激励自己及后辈面对困境时,乐观豁达,百折不挠。
(三)教师播放音频,请学生代表进行配乐试读,要求读出李白诗中的情感变化。
教师总结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通读完了整首诗歌,是不是发现读李白的诗歌,情感体验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李白的诗歌往往有着这样的特征,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情感张力极强。这就是李白,一个虽怀才不遇,但悲愤中仍不失豪迈,失意中仍有希望的李白。一个歧路前迎难而上、乐观前行的李白。李白的人生之路曲折坎坷,我们的未来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但同学们在成长路上遇到失败、挫折时,希望大家能拿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勉励自己,做一个李白一样的行者。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诗歌,并将用自己的语言将这首诗改写为一篇300-400字的抒情散文。
教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