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区第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天体类型与其视觉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恒星——星光闪烁 B.行星——一闪即逝
C.星云——轮廓模糊 D.彗星——拖着长尾
2.下列关于图示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天体系统共有五级
B.图示天体系统中,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
C.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D.可观测宇宙就是宇宙
3.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宇宙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下图为某国外摄影师拍摄的号称“日全食最牛”的一张照片。据此完成4~5题。
4.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
②产生磁暴活动的主要原因
③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④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大气层在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青藏高原气温异常升高
B.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弱
C.海洋中正在航行的轮船导航失灵
D.高纬地区的流星现象增多
读地层分布图,完成6~7题。
6.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反映浅海环境的地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地质年代,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8~10题。
8.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9.爬行类动物种类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中生代 ⑤古生代
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③④
10.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甲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1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光伏农业大棚(下图)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大棚能同时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据此完成第13题。
13.图中主干道路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西南—东北走向
14.下列有关A(40°N,110°E)和B(37°S,148°E)两地方向辨别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南坡积雪融化快,北坡积雪融化慢
B.A地树木年轮北疏南密
C.B地不能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
D.B地房屋一般坐北朝南
天通一号02星于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2日23时59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天通一号02星为高轨卫星,其轨道高度为35 800千米。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15~16题。
15.天通一号02星升空过程中( )
A.气温越来越高
B.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C.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16.下列关于对流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流水平运动明显
B.有极光现象发生
C.大气层比较稳定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只出现在晚上 B.①为长波辐射,②为短波辐射
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③ D.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②
18.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的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与②的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①③的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的大小有关
某中学生在我国西北某地野外考察时,感受到林地和沙地间存在热力环流。读下图,回答19~20题。
19.该同学由沙地走向林地过程中感觉到风( )
A.从东南方向吹来
B.从东北方向吹来
C.从西南方向吹来
D.从西北方向吹来
20.下列关于该同学依据观察结论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读图,回答21~22题。
21.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天体属于( )
A. 恒星 B. 卫星 C. 行星 D. 彗星
22. 在月球绕地运行过程中,月球探测器( )
A. 在①处经受太阳高温考验
B. 在①处观测不到水星和金星
C. 在②处能拍摄到地球照片
D. 在②处可以观察到太阳黑子
北京时间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的恰当时段于黄海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卫星顺利进入预定的600 km高度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据此回答23~24题。
23. 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试验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
A. 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方向错乱
B. 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 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
D. 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24. 和陆地航天发射相比,海上航天发射的优势有( )
①发射更加灵活、经济 ②配套设施和补给压力较小 ③对环境适应性和发射平台稳定性的要求较低 ④火箭弹道沿线更加安全(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图示为地球圈层结构与水环境及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 图示中代表水圈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 臭氧大量存在的圈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8年4月初北京突降大雪,积雪初融之后,有网友在市区某停车场拍到了“雪馒头”的景观(如图)。每个“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的正中央,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露出土壤。读图,回答27~28题。
27. “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B. 砖地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C. 土壤降温速度比砖地慢
D. 砖地与土壤升温速度不同
28. 此次北京“四月飞雪”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 加剧了华北地区的春旱
B. 改变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C. 容易出现城市内涝现象
D. 改善北京大气环境质量
甲图为我国某地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回答29~30题。
29. 乙图中( )
A. 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 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 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 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30. 照片拍摄季节,当地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
A. 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 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12月~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 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图示示意我国某地区“穿堂风”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31~32题。
31. “穿堂风”( )
A. 风向始终如图所示
B. 正午时刻风力达最大
C. 石质地面越大风力越小
D. 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
32. 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用途是( )
A. 减轻大气污染 B. 增加生活用能
C. 降低室内温度 D. 提高室内湿度
图示为某同学为我国北方地区设计的一幢高效太阳能的房屋模型。据此回答33~34题。
33. 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
A. 节约建造成本 B. 雨季及时排水
C. 充分利用太阳能 D. 利于空气流动
34. 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
A. 冷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甲
B. 暖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甲
C. 冷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乙
D. 暖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乙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 (甲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乙图),回答35~36题。
35.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 E→F→H→G→E B. G→E→F→H→G
C. G→E→H→F→G D. G→H→F→E→G
36. 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 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 甲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 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读赤道附近海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37~38题。
37. 此时O点的风向更接近于(注:海上摩擦力忽略不计)(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8. O点附近等压面与下图中接近的是( )
,
A B C D
图示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a~h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39~40题。
39.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且PM>PN,则O点风向为( )
①e ②f ③g ④h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0.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且PM<PN,则O点风向为( )
①a ②b ③c ④g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0分。
41.科研人员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一个宽约20千米的液态水湖泊。这是一项“重大科学发现”。阅读地球和火星的相关资料(如下表),完成下列各题。(10分)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百万千米) 赤道半径(km)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 (地球 为1)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球 149.6 6 378 1年 23小时56分4秒 1 1 23°26′
火星 227.9 3 396 约1.9年 24小时27分22秒 0.11 0.15 23°59′
(1)按由近及远的顺序,火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第________轨道上;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_______(填“长”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________(填“高”或“低”)。
42.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并说明理由。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图,并分析其原因。
A B C D
(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大丰区第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1-10 BBADC/ABDBB 11-20 CBAAC/DDCAB 21-30 BADCB/ADDDA
31-40 DCCBD/CABBC
41. (每空2分,共10分)
(1)四 长
(2)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低
42. (每空2分,共10分)
(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
(2)C 陆地上,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速度快,故昼夜温差大。
(3)新疆多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