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11课《春》的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11课《春》的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24 22:5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11课《春》的说课稿
一、学习目标设计
(一)依据一:语文课程标准摘引
1、熟练使用字典独立识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了解常用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二)依据二:单元学习要求
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
2、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深入作品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依据三: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充满求知的渴望,胆子大,想法多,敢发言,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一定要培养和保护孩子们这种天真、自信的学习心态,一句表扬的话语,就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创设多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舞台。
(四)根据课标摘引
第一步:确定行为主体是:学生。
第二、三步:确定行为动词并细化为:“使用”可细化为:标明、标注。
“体味”“推敲”可细化为:指出、交流、评价、说出
“了解”“体会”可细化为:划出、交流、浅谈。
第四步确定核心概念为:“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五步确定行为条件为: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引导。
第六步:基于上述分解,确立本课学习目标为:
1、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情况划出生词;借助工具书标明读音,标注意思。
2、通读课文,重要段落反复朗读,在此基础上简单扼要的总结段落大意和文章内容。小组合作说出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划出描写精彩的语句,浅谈修辞及表达上的妙处
二、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为达成目标,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滴哩滴哩》歌曲,请全班同学一起打拍子,先打正常节奏的节拍,然后打一种加快的节拍,请学生结合歌曲内容和节拍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出课文的教学。
(二)教学步骤
1、自学释疑
积累生字词,自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发现式教学,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学习中的浅层次问题。具体做法是请同学们通读课文,自己划出本课中自己觉得需要积累的生字词,读准字音,并简单解释这些字的意思。其它同学补充。然后老师适当强调。(完成学习目标一)
2、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走进春天,通过小组合作总结段落大意和文章内容。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约定阅读时间,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信息量。通过总结文意,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
文章内容概括为:
盼春 第(1)段—引子,点题,“盼、来、近”,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总 宏观勾勒《春》:“一切、、、、、、张开了眼”“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绘春 第(2-7)段—主体: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
分 微观描绘
赞春 第(8-10)段—总结、点睛之笔;三个比喻突出春天的特质“新、美、力”,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把不同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形成较为完整的总结内容,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从而集体突破重点。
(2)品读课文感受春天,说出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本课学习难点。(重点品读最后三段)指导学生用亲切、热烈,奋进的语调来品读,从而达到以读代讲,在语境中体会作者纵情赞美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感受三个形象的比喻,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戛然有力的归结全文。从而带领学生解决难点。(完成学习目标二)
(3)再读课文畅想春天,划出自己喜爱的语句,说出喜欢的原因?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美并能品析语言美的能力,并为中招考试中解答此类题目打下基础。
示例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明确:“偷偷”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小草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不声不响生长的情态。“钻”写出了小草冲破坚硬的土层,顽强生长的动态。“嫩嫩”写出了初生小草的质地,鲜嫩可爱,“绿绿”写出了它悦目的色彩。“一大片”“满”,写出了数量之多,生长范围之广,长势之盛,这些词句传神地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示例二: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个非常贴切的比喻,从触觉的感受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轻柔。
这个环节老师要指导学生在大胆说出自己真实内心感受的同时,学会规范解答赏析类题目:指出修辞;抓住关键词;根据语境写出感受三个具体步骤。(完成学习目标三)
(4)延伸迁移模写春天,具体设计:
请同学们按照课文最后三段的句式,试着写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能为中招考试仿写类题目进行练习。
三、反馈校正,检测目标(这是本次说课的第三个环节)
利用我们精心制作的教学案,分别检查课前设计的三个学习目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一年之计在于春”,是的,刚开头,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工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请你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2分)
四、板书设计
盼春:盼、来、近(总领全篇,引出下文)
总写山、水
春 绘春:草、花、风、雨、人
颂春:三个比喻:新、美、力
五、课后反思
以上是我对本篇课文的各种预设,而实际教学活动都有其不确定性和生成性。课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1、我对学情的分析和目标的定位准确吗?2、教学流程的设计能引导学生完成目标吗?3、目标检测题能准确反映目标的达成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