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花山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马鞍山花山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21 12:50:19

文档简介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试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第 1~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二、选择题:第 16~20 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D C B D C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D A D BC B AB 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21.(9 分)
(1) BC(2 分,全对得 2 分,不全得 1 分,有错得 0 分);
+
(2) NaHSO4 === Na + HSO 4 (2 分);
+ 2+
(3) 2H + Zn === Zn + H2↑ (2 分);
+ 2 2+
(4) H + SO 4 + Ba + OH === BaSO4 ↓ + H2O (2 分), >(1 分)。
22.(6 分)
(1) S 、KNO3 (2 分,全对得 2 分,不全得 1 分,有错得 0 分)
(2) 还原性 (1 分)
(3) (3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电子转移 1 分)
23.(7 分)
(1) ①(1 分) a b(2 分,全对得 2 分,不全得 1 分,有错得 0 分)
+
(2) Cl + ClO + 2 H === Cl2↑ + H2O(2 分)
(3) ① >(1 分) ② 0.2(1 分)
1
24.(6 分)
(1) 0.25mol(1 分)、 7g(1 分)
(2) 5.6 L (2 分)
(3) 11∶7 (2 分)
25.(10 分)
+ 2+ (1) CaCO3 + 2H ══ Ca + CO2 ↑ + H2O(2 分);
(2) ① 除去 CO2 中混有的 HCl 气体 (1 分),
② NaOH 溶液(1 分),
③ 除去生成的 O2 中混有的未反应完的 CO2 气体(1 分);
(3)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 2 分),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 分);
(4) O2(1 分)。
26.(12 分)
(1) +3(1 分);
(2) 2NaClO3 + SO2 + H2SO4 ══ 2ClO2 + 2NaHSO4 (2 分);
(3) ① NaOH 溶液 (1 分), Na2CO3 溶液 (1 分);
② NaCl (或 Cl )(1 分),
③ Cl2 + 2OH ══ Cl + ClO + H2O(2 分);
(4) 洗涤(1 分), 38℃~60℃(1 分);
(5) 1.57(2 分)。
2马鞍山市花山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试
高一化学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e 20 Na 23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生活中的物质 食盐 小苏打 复方氢氧化铝片 漂白粉
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NaCl Na2CO3 Al(OH)3 Ca(ClO)2
用途 做调味品 做发酵粉 做抗酸药 做消毒剂
2.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干冰、铁、氯化氢 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 烧碱、液态氧、碘酒 D. 空气、氮气、胆矾
3.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Fe(OH)3 胶体 ②水 ③蔗糖溶液 ④FeCl3 溶液 ⑤云、雾
A. ②③④ B. 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 KNO3不是电解质
B. 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 NaCl 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D. 熔融的 MgCl2 能导电,所以 MgCl2是电解质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 2+Cu + 2H ═ Cu +H2↑
B. 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uSO4 + 2OH ═ Cu(OH)2↓+ SO
2
4
C. 将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 + 2+ MgO + 2H ═ Mg + H2O
1
D. 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 2+ Cu + Ag ═ Cu + Ag
6.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K 、H 、 SO2 4 、
+ 2+
OH B. Na 、 Cu 、 Cl 、 SO2 4
+ + + 2+
C. Na 、H 、Cl 、 CO2 3 D. Na 、Ca 、 CO
2
3 、NO

3
7.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CO3+2HCl ══ CaC12 + CO2↑+ H2O B. CaO + H2O ══ Ca(OH)2
高温 高温
C. CaCO3 CaO+ CO2↑ D. WO3 + 3H2 W + 3H2O
8. 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HCO → 2+ 3+3 CO2 B. I2→I C. Fe →Fe D. MnO

4→MnO2
9. 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 1 价。NaH 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NaH + H2O ═ NaOH + 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NaH 是氧化剂 D. H2O 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10.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 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C.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D. 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1 个电子
11.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之间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CuCl2 B. FeCl2 C. HCl D. AlCl3
12.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 Na2CO3 和 NaHCO3的混合物中 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 取 ag 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 bg
B. 取 ag 混合物与足量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得到 bg 溶液
C. 取 ag 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 bg 固体
D.取 ag 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 bg
13. 如右图所示,在 A 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 B 阀时,C 处的红布条
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 B 阀后,C 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 D 瓶中
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①浓硫酸 ②NaOH 溶液 ③H2O ④饱和 NaCl 溶液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14. 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矿石时,把浓盐酸和软锰矿矿石混合加热,意外得到了氯气,
MnO2 + 4HCl(浓)
△ M nCl2 + Cl2 ↑+ 2H2O 。关于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MnO2 是氧化剂 B.HCl 具有还原性
C.MnO2 被 HCl 还原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15. 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1∶4 时极易发生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A. 1∶2 B. 1∶4 C. 1∶1 D. 2∶1
二、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操作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黄豆
A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
B 检验 NaHCO3 与 Na2CO3 溶液
澄清石灰水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
C 检验 Na2CO3 与 K2CO3 溶液
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
Na2O2 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 CO2 的
D 证明 Na2O2与 CO2是放热反应
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
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 Ba(OH)2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右图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 BaSO4不是电解质
B. B 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 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a 时刻 Ba(OH)2 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D. BC 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 Ba(OH)2
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18. 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下午6∶02被誉为“摩尔日”(MoleDay),
23
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 6∶02/10/23,外观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6.02×10 相似。设 NA表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 g CO2与 8.5 g NH3所含分子数不相等
+
B.17 g OH 与 19 g H3O 所含电子数相等
3
C.NA个氧气分子与 NA个氖气分子的质量比是 4∶5
D.在标准状况下,20mLNH3 和 60mLO2 所含原子个数比为 1∶3
19.在一定条件下,使 12g CO 和 O2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 Na2O2固
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 7g,则原混合气体中 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33.3% B.41.7% C.58.3% D.66.7%
20.“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
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 气体是 NH3,B 气体是 CO2
B.第Ⅲ步得到晶体是 Na2CO3·10H2O
C.第Ⅳ步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是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D.在整个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 NH3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21.(9 分) 已知:NaHSO4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NaHSO4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填选项编号)
A. 酸 B. 钠盐 C. 酸式盐 D. 氧化物
(2) NaHSO4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
(3)NaHSO4水溶液与Z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某同学为了探究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烧杯中所盛液体是NaHSO4溶液,滴定管内是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的滴加,灯泡逐
渐变暗,滴加至沉淀量最大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此时溶液PH 7(填“> ”、“═ ”或“ <”)。
4
22.(6分)氧化还原反应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
炸时的反应为:S + 2KNO3 +3C ══ K2S + N2↑+ 3CO2↑。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
化学式)。
(2)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发色剂亚硝酸钠(NaNO2)时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确保使用安全。
2+ +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 转化为
3
Fe 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除NaNO2引起的中毒。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成分之一,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
化转换装置,使 NO 和 CO 反应,生成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
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3.(7 分)双氧水和 84 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消毒剂,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品
的基础和前提。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 H2O2 的性质
序号 实验 实验现象
a. 溶液紫色褪去
① 向 5%H2O2 溶液中滴加酸性 KMnO4 溶液
b. 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 向 5%H2O2 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c. 溶液变蓝
能证明 H2O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是 (填序号)。可作为证据的实验现象是 (填
字母序号)。
(2)家庭中常用 84 消毒液(主要成分为 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 84
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下图。
注意事项:
1.本品对棉织品有漂白脱色作用,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
2.密封保存,请勿与洁厕灵同时使用。
3.保质期为一年
“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2016 年巴西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 84 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
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可能的原因是 NaClO 与 H2O2 反应产生 O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
① 该反应说明氧化性:NaClO H2O2(填“>”或“<” )。
② 当有 0.1mol O2 生成时,转移电子 mol。
5
24.(6 分)CO 和 CO2是碳的两种重要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 1 ) 在标准状况下,5.6 L CO 的物质的量为 ,质量为 。
( 2 ) 在标准状况下,11g CO2的体积为 。
( 3 )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 CO 和 CO2 的体积比为 。
25.(10 分)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所示的装置(C 中盛放的是过氧化钠)进行
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
( 1 ) A 是实验室中制取 CO2 的装置。写出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 ) 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装置序号 加入的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 NaHCO3 溶液 ①
D ② ③
( 3 ) 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 ) F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6.(12 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
38℃时析出的晶体是 NaClO2 3H2O,高于 38℃时析出晶体是 NaClO2,高于 60℃时 NaClO2分解
成 NaClO3和 NaCl。制取亚氯酸钠的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6
(1) NaClO2中 Cl 的化合价为_______。
(2) 反应Ⅰ:
写出“反应Ⅰ”步骤中生成 ClO2的化学方程式 。
(3) 电解Ⅱ:
2+ 2+
①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 Mg 和 Ca ,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
③可用 NaOH 溶液吸收电解产生的 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操作Ⅲ:
滤液获得 NaClO2产品的操作步骤为:①加热蒸发,②趁热过滤,③ ,④干燥,得到产品。
趁热过滤时应控制温度的范围是 。
(5) “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
于多少克 Cl2 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