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第一单元复习卷--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专题:第一单元复习卷--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20 18: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有腐蚀性药物的瓶子上应贴的图标是(  )
A.B.C. D.
2.小明要加热液体,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规范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3.下列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③取出温度计;④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②①⑤⑥③ C.④②①⑤③⑥ D.②①③⑥⑤④
4.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铅笔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17.54cm、17.56cm、17.55cm、17.95cm。则铅笔的长度应记为(  )
A.17.54cm B.17.55cm C.17.56cm D.17.65cm
5.分别用材料甲和材料乙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15℃时测得长度相同,在40℃时测得长度分别为L1和L2,且L1A.甲更明显 B.乙更明显 C.一样明显 D.无法确定
6.小明是体育委员,一次他协助体育老师测量60m的跑道的长度,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该选择(  )
A.长度为20m,分度值为1cm的皮卷尺
B.长度为50m,分度值为1m的钢卷尺
C.长度为2m,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
D.长度为30cm,分度值为0.5mm的钢卷尺
7.量筒中有一定量的液体,小宁读得体积为25mL;倒出部分液体后,小宁又读得体积为19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第一次仰视读数第二次俯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B.若第一次平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C.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仰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D.若第一次俯视读数第二次平视读数,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8.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B 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如果把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C 使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待稳定后再读数
D 使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9.小红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 测了几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结果是 B.测量多次取平均值是可以减小误差
C.选择最小刻度越小的刻度尺越好 D.若到冬天来测量,测量值一定都变小了
10.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0℃时水银柱长3cm;在100℃时水银柱长28cm。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cm,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①;当温度为80℃时,水银柱长为②;则下列选项中与①②对应的是(  )
A.①35℃ ②21cm B.①36℃ ②23cm C.①36℃ ②17cm D.①27℃ ②23cm
11.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敏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晒伤程度。
小英 第一天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晒伤的程度。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披晒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晒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A.小玲 B.小敏
C.小英 D.小红
1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小方桌的边长为0.970m,后来把该尺与标准尺校对,发现它的实际长度是1.003m,则小方桌的每边的实际长度是( )
A.1.000m B.0.973m C.0.967m D.1.030m
13.下列有关叙述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里使用的粉笔长约0.08米
B.一般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25秒
C.这两天教室里的温度大约为
D.一罐普通的易拉罐饮料的体积为50毫升
14.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只是量程不同
B.体温计内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
C.体温计的玻璃泡比普通温度计大,玻璃管比普通温度计细,所以比普通温度计精确
D.体温计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普通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15.腮腺炎是由腿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两位同学因疑似腮腺炎而去医务室量体温,医生用体温计测得甲同学的体温是38.2℃,之后忘了用力甩几下。将体温计消毒后立即去测乙同学的体温,结果仍为38.2℃,则乙同学的真实体温是(  )
A.一定大于38.2℃ B.一定不大于38.2℃ C.一定不小于38.2℃ D.一定等于38.2℃
16.如图,一根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处,离顶部6.2厘米,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项部3.2厘米处。此温度的最大刻度值是(  )℃,表示人体正常体温37℃刻度值位置距顶部(  )厘米。
A.42,5 B.42,4.2 C.44,5 D.44,4.2
17.下列单位的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3.4米=3.4×1000=3400毫米 B.3.4米=3.4米×1000=3400毫米
C.3.4米=3.4米×1000毫米=3400毫米 D.3.4米=3.4×1000毫米=3400毫米
18.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和心率为(  )
A.0.8s 75次/min B.0.08s 1.25次/s C.0.6s 1.25次/s D.1.25s 75次/min
19.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20.下图是某同学测量一物块长度的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物块的长度是1. 44厘米 B.该刻度尺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C.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0. 1毫米 D.该刻度尺的单位是毫米
二、填空题
21.填上合适的数字或单位:
(1)某同学身高17.0_________
(2)我们正在喝的温开水的温度为45______
(3)一个量筒的测量范围为0~100______
(4)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480________
22.科学测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填空。
(1)如图A,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该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若用刻度尺测得一本1000页的书的厚度是4c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mm。
(2)如图B,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3.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_mm。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_______(填“大”或“小”)
24.有一个小木球掉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吸收了自身体积的水,且有浮出水面,量筒中水位上升至55mL。若木球吸水后体积不膨胀,则木球的体积是_____cm3。
25.(1)某同学以铅笔长为单位长L,测得一桌子的长度为单位长的5.6倍,则桌子的长应记作_____。
(2)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47米,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0.980米。则用该标准米尺测量小桌每边真实长度是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小伟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他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a,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径为d,外半径为D,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
26.很多学校都采取晨检,没有红外线测温仪器的学校都普遍使用普通体温计给学生测量体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2)体温计和一般温度计构造有所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体温计能准确到0.1 ℃ B.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显示人体的温度
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 ℃之间 D.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3)有位同学测量体温示数为38 ℃,他没有甩就给小林同学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是38 ℃,则小林同学的体温____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等于38 ℃ B.一定低于38 ℃ C.可能高于38 ℃ D.一定不高于38 ℃
(4)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刻度2 ℃处,放在沸水中(标准大气压)水银面的位置在刻度98 ℃处。已知某杯水的真实温度是40 ℃,那么用这支温度计测量这杯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朝上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酒瓶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高度为l2,则可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是小科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下降时,瓶内气体体积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液柱向____________移动;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稳定处的刻度应标__________℃。
三、探究题
29.小云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这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这两只盒内各放一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100℃的等量热水,然后盖上盖子,并依次记录温度每下降20℃时所用的时间,直到温度变为20℃时停止实验。
材料 阻燃型 普通
测量次数 温度差/ 用时/min 温度差/ 用时/min
第1次 20 20
第2次 20 20
第3次 20 20
第4次 20 20
(1)本实验的测量仪器除温度计外,还需要_______。
(2)本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来判断上述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好坏。
(3)通过实验发现阻燃型保温材料比普通保温材料保温性能更好。如图为普通保温材料盒内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中画出:从实验开始到结束,阻燃型保温材料盒内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_________。
30.某同学发现家里有个废弃的小灯泡,突发奇想,想测出灯泡的体积,小灯泡不能沉入水中,为测量废弃小灯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
(1)图中实验测量最没有必要的是__________(填图下字母)。
(2)小灯泡的体积是___________cm 。
(3)如果做D步骤时,该同学读数时是俯视的,实验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明显影响”)。
(4)量筒中水的多少对实验有没有影响,并说出理由_________。
31.小安为研究:影响蜂蜜黏性与什么有关?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某一品牌的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段时间。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淌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___________来表示。
A. B. C. D.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___________转换成可以测量的___________。
(4)小王认为小安的实验存在不足,请你帮他指出不足之处。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32.小明看到一个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他想这个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啊!为了预算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他找来了停表和量筒。将量筒放在水龙头下,当听到水滴滴在量筒里的声音时开启停表计时,并数“1”到“40”,按下停表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为 12 秒,量筒里水的体积是 10 毫升。(1)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几毫升? (2)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多少升?
33.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计示数各为多少?________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 ________
(3)分析图象信息,写出 T 与 t 数学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A
6.A
7.A
8.C
9.B
10.B
11.B
12.B
13.A
14.C
15.B
16.A
17.D
18.A
19.D
20.A
21.dm ℃ mL mg
22.1mm 3.15 0.08 -7
23.1.3 大
24.12
25.5.6L 0.46m
26.液体的热胀冷缩 D D
27.)
28.气体的热胀冷缩 变小 右 0
29.秒表 每下降20℃时所用的时间
30.AC 20 偏大 有影响,因为测量物体的体积采用的是排水法,需要使得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水过少,则无法使物体全部浸没;水过多,则放入物体后可能使水的体积超过量筒的量程,无法读数;只有当水的体积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1.蜂蜜黏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黏性/粘度 蜂蜜流淌时间 只做了一组实验/没有换用不同种类或品牌的蜂蜜做实验
32.(1) 0.25mL(2) 72L
33.5℃ ; 95℃ 20℃ T=0.9t+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