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0 12:4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理解其意义
2、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体验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二)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第七章力之后,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对科学探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方法和经验。学生对“用推理的方法推导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有一定难度。学生对于“质量是决定惯性的唯一因素”学生更是缺乏感性认识,很可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速度也是影响惯性的一个因素。所以在课堂上要充分引导,让学生亲自进行探究活动,再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概念。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情境导入
自行车比赛中,车手用力蹬车,自行车就向前运动;不蹬,自行车则停下来。
那么运动和力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16—18页,初步了解
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②什么是惯性?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学生活动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①探究目的: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②实验思路:逐步增大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使小车运动的尽可能远
③相同条件:使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
④不同条件:水平轨道粗糙程度不同
⑤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板、绵布、毛巾
⑥请在下面空白处设计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1 毛巾 最大 最短
2 棉布 较大 较长
3 木板 较小 长
推理 理想平面 无阻力 无限长
学生组进行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设计的表格中,根据数据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分析:毛巾表面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大,运动距离最短;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距离最长。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但在毛巾、绵布、木板三种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在毛巾平面运动距离最短,在绵布平面运动距离最远,可见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速度减小得越慢 。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就不会停下来
(二)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介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进行了分析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教师强调: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2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惯性
学生活动2
1、把橡皮放在纸条上,迅速抽出纸条,观察现象
2、学生合作完成教材18页想想议议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什么是惯性
教师强调:⑴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⑵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
学生活动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9页科学世界
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人们利用物体的惯性的事例
2、知道惯性有时也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题精讲:
例1、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消失,那么它会( C )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原来的速度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
思路引导: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______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所以人就向前倾倒.
三、惯性讲解:
1、行使的汽车突然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向前倾,如图示:请你分析人会向前倾的原因?
2、列举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
四、检测反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物体的惯性。
B物体只有从静止变为运动,或者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C不受力的物体具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 它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3、教材12页图⒎3-8用一根细绳栓住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此时若绳子突然断裂,将橡皮(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 )
A 骑车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B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 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 D 滚动的小球速度越来越慢
5、现在高档轿车中都有安全气囊,当轿车遇到特殊情况时,它会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以免使人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那么安全气囊最有可能在下列那种情况下 “蹦”出来 ( )
A 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时 B轿车在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
C 刚开始突然启动时 D 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五、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惯性。
⑴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⑵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