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第 八 单 元
24 司马光
一、读拼音,写词语。
tínɡ yuàn fànɡ qì jiān chí
dēnɡ shān ɡōnɡ sī diē dǎo
庭 院
放 弃
坚 持
登 山
公 司
跌 倒
二、比一比,再组词。
可 ( )
司 ( )
庭 ( )
挺 ( )
跌 ( )
铁 ( )
持 ( )
诗 ( )
公司
挺立
铁板
古诗
可以
家庭
跌倒
坚持
三、下面的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儿戏/于/庭 B.光/持石/击瓮/破之
C.众/皆弃去 D.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A
四、按要求写出文中的句子。
1.写出描写司马光是怎样救出落水的小朋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描写小朋友落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持石击瓮破之。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méi mò)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dé děi)活。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庭:________ 皆:________
持:________ 迸:________
3.请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院。
全,都。
拿。
涌出。
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破了缸,水涌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马光是一个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人。(共18张PPT)
第 八 单 元
25 灰 雀
一、读拼音,写字词。
当 再次带着 来到 喂那
两只灰雀时,它们却一只也没有来。“也许是天气太
,它们飞走了 死了。”他心里想着。
nán hái
ɡǔ lì
lěnɡ
huò zhědònɡ
jiāo wài
男 孩
谷 粒
郊 外
冷
或 者
冻
二、选字组词。
[城 诚] ( )市 ( )实 真( )
[错 惜] 可( ) 珍( ) ( )误
[郊 效] ( )外 ( )果 ( )区
城
诚
诚
惜
惜
错
郊
效
郊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字母)
“惹”的解释有:①招引;引起(不好的事情);②(人或事物的特点)引起爱憎等的反应;③(言语、行为)触动对方。
1.在“惹人喜爱”一词中应选( )。
2.在“惹是生非”一词中应选( )。
②
①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给句子加标点)
2.列宁把周围的树林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灰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周围的树林都被列宁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灰雀。
示例:路边的柳枝晃动着,像是在随风舞蹈。
五、体会句子表达的人物的心情。(填字母)
A.担心和惋惜 B.想说不敢说
C.决心改正错误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 )
2.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 )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 )
B
A
C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非常—( ) 欢快—( )
喜爱—( ) 经常—( )
2.用“ ”画出描写灰雀样子的句子。
3.用“____”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特别
欢乐
喜欢
常常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4.“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词,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宁非常喜爱这三只灰雀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校长陶行知发现并(制止 停止)后,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
√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了手,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男生更惊疑了。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 检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
√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选自《老友》2017年第6期
1.给短文选择恰当的标题。( )
A.陶行知的糖果 B.奖励 C.谈话
2.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3.男生被叫到校长室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他看到校长给自己糖果的时候很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填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他拿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
惊疑
他认为自己肯定会被训斥,结果却被奖励
4.你觉得陶行知和课文中的列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都尊重、爱护孩子。
八、观察图画,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
1.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鸟飞向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打开鸟笼,放飞小鸟。小鸟飞向森林。
2.你觉得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想告诉大家,不要把小鸟关在笼子里,森林才是小鸟真正的家园。(共19张PPT)
第 八 单 元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一、选字组词。
棒 捧 吹 木 起 当头一
讯 迅 速 通 息 猛
秒 妙 美 杀 奇 争分夺
捧
棒
捧
棒
迅
讯
讯
迅
妙
秒
妙
秒
二、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大(dà dài)家都劝白求恩大(dà dài)夫离开前线,可他不肯。
2.我斗(dǒu dòu)胆对爸爸说:“这件事,您做错了。”
3.战斗(dǒu dòu)打响了,日军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
√
√
√
三、读拼音,写词语。
白求恩 正在给伤员做 。部长恳求白求恩同志 阵地。白求恩不顾 ,继续工作着。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
。
dài fu
shǒushù
lí kāi
wēixiǎn
xuè sī
大 夫
手 术
离 开
危 险
血 丝
四、选词填空。
1.我军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
2.白求恩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术。
3.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连续 断续 陆续
陆续
继续
连续
4.经过( )的争论,最终他被说服了。
5.战士们冒着敌人( )的炮火匍匐前进。
激烈 猛烈
激烈
猛烈
五、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迎头一棒子。比喻受到了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 )
2.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
3.形容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 )
4.形容战况比较激烈,场面很混乱。 ( )
当头一棒
争分夺秒
气焰嚣张
硝烟滚滚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被助手们赶快扑灭了。
你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敌人。
3.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丢在盘子里。(写一句话,连续用三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放下书包,拿出书本,开始写作业。
七、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1.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2.对“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夸张的说法,说明白求恩把抢救伤员看作打
仗,把手术台看作打仗的阵地
B.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医生不能不顾自己的伤员,
独自离开
C.这表现了白求恩坚守阵地、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
A
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镇定—( ) 敏捷—( )
2.用“ ”画出文中描写环境非常危险的句子。
慌张
笨拙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3.文中描写白求恩大夫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形容白求恩大夫动作快的词语是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求恩大夫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医生。
镇定
敏捷
尽职尽责、勇敢镇定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全球并肩抗疫,____________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席卷全球。
面对肆虐的疫情,我国先后派出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塞尔维亚、巴基斯坦等国分享抗疫经验。专
中国彰显担当
家组抵达各国后,立即展开行动。其中,赴塞尔维亚专家组抵达后,没有休息过一天,3个星期的时间,从南到北,走访了7座城市、22家医疗机构,足迹几乎覆盖了塞尔维亚所有出现疫情的地区,为塞尔维亚抗击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此次全球并肩抗疫的过程中,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医疗专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1.短文的题目还缺一半,怎么补全会比较合适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短文,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
2.短文中的“疫情”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
3.结合短文第二自然段,我会用__________一词来形容赴国外的医疗专家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席卷全球。
舍己为人
4.下面哪些名句可以用来形容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并肩抗疫的精神?在括号里画“√”。
①团结就是力量。 ( )
②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 )
③人心齐,泰山移。 ( )
④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 )
√
√
√
√(共9张PPT)
第 八 单 元
27* 一个粗瓷大碗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陈列(chén chéng) 高粱(niánɡ liánɡ)
急得直叫(de děi) 侦察(zhēn zhēng)
不禁(jīn jìn) 抗日联军(lián nián)
√
√
√
√
√
二、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hái ②huán ①dòu ②dǒu
还有( ) 送还( ) 战斗( ) 斗胆( )
还书( ) 还剩( ) 奋斗( ) 筋斗( )
① ②
② ①
① ②
② ①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故事 ( )的生活 一( )锅
一( )战士 一( )袭击 一( )饭
令人感动
艰苦
口
个
场
顿
四、用“____”画出括号内搭配恰当的词语。
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摆放 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
2.那些日子非常(艰苦 痛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3.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流着 含着)泪花。
五、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这……这……敌人都被消灭,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
(1)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通讯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碗是在战斗中找到的,现在敌人已被消灭,不知道还给谁,还到哪里。
2.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读完这句话,你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样艰苦的年代,赵一曼体贴照顾同志胜过关心自己。(共14张PPT)
第 八 单 元
习作指导八 那次玩得真高兴
【审题】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本次习作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人、记事、写景)的文章。
2.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清楚玩的______________,表达出“我”当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记事
过程
高兴
【选材】选一选,在适合作为本次习作主题的素材后画“√”。
1.星期天,爸爸带我去迪斯尼乐园,我们玩得真高兴。
( )
2.今天是朋友小文的生日,我们玩得真高兴。 ( )
3.教室里正在进行贴鼻子游戏,大家玩得可开心啦!
( )
√
√
√
4.我去乡下爷爷家,爷爷教我钓鱼,我觉得真高兴。
( )
5.哥哥考上了大学,听了这个消息,我真高兴。( )
√
【思维导图】
回忆一下,平时喜欢玩什么,可以借助照片回忆那些难忘的事情。如,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做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以及家庭聚会等。然后选一件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选择某一点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如,
开头:交代生活里的一次让我记忆深刻的玩耍。
(略写)
中间:具体介绍玩耍的过程,流露出快乐之情。
(详写)
结尾:指出在玩耍的过程中我明白的道理。(略写)
【练笔】写一写,根据提示将下面的习作补充完整。
那次玩得真高兴
今天的体育课上我们玩了一次有趣的游戏——打野鸭。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当“野鸭”,另一组则当“猎人”。
我们组先当“野鸭”,大家来到圈内,高兴得___________。陈老师一吹哨,他便把球给了旁边的“猎人”侯文杰。他把球举过头顶,手向前伸,然后用力一扔。球向着我们“野鸭”飞来了,我们个个都______躲过了。球滚到了“猎人”高馨怡的脚下,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是怎么做的)“嗬,砸中了两个!”圈外的“猎
手舞足蹈
轻巧地
拿起球就砸向那些还在发愣的“野鸭”们
人”们欣喜若狂。这时,那两只“野鸭”只好灰溜溜地走出圈外。“猎人”雷鸣还_________说:“打得好,打得妙,打得‘野鸭’们呱呱叫!”大家听了都__________。我们“野鸭”当然不服气,硬是躲过了向我们扔过来的球,但也有些在发愣的“野鸭”不幸被砸中了……到了两个球的时候,老师把球分别给了
俏皮地
哈哈大笑
“猎人”吴奕颖和谈君逸。老师一吹哨,球就从两边向我们扔来,我们________________躲开并随时注意着两个球。“猎人”梁鑫海趁我不注意时,用球击中了我的小腿,我只好从“野鸭”变成了“猎人”。我和“猎人”姜文英想给“野鸭”们一个“下马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速地
她把球悄悄地藏在我身后,我趁“野鸭”刘宇涵不注意时,“扑”地一下击中了她的头颈
我和姜文英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写我们玩的过程)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了,这才停止了这次有趣的游戏。
这次愉快的打野鸭游戏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写一写我的感受)
拍手击掌
玩得真开心,操场上一直回荡着我们欢快的笑声
点出我们玩的游戏——具体写我们玩游戏的过程——我玩游戏的感受)(共10张PPT)
第 八 单 元
语文园地八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眨眼(zhǎ fá) 眼眶(kuàng kuāng)
目睹(dǒu dǔ) 瞅-瞅(chǒu qiū)
睡眠(mín mián) 目瞪口呆(dèng dèn)
√
√
√
√
√
√
二、选词填空。(填序号)
A.目瞪口呆 B.耳闻目睹 C.怒目圆睁
1.鲁智深听说镇关西强占民女,顿时______,怒发冲冠。
2.他听了父亲的话,一时______,大气都不敢出。
3.我______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兴旺发达。
C
A
B
三、选出下面各题中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画上“___”。
1.鲫鱼 饺子 馒头 毛毯
2.字典 圆规 直尺 菜板
3.拖把 饼干 衣架 垃圾桶
4.饮料 洗发水 沐浴液 牙膏
四、请将下列名人名言补充完整。
1.爱人______________。 ——《墨子》
2.____________,不贰过。 ——《论语》
3.仁者______,有礼者________。 ——《孟子》
4.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荀子》
若爱其身
不迁怒
爱人
敬人
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五、读句子,再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1.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课了,同学们陆续回到教室。
他关掉闹钟,继续睡懒觉。
小明连续五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
六、口语交际。
川川是个粗心的男孩,会经常因为上学的时候忘了佩戴学生证而被门卫爷爷拦在校门口。可是他发现好朋友阳阳从来没有犯过这个错误,一定是阳阳有什么好办法。他想向阳阳请教,他该怎么说呢?请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川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阳,我经常会忘记佩戴学生证而被门卫爷爷拦在校门口,请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教教我吗?
阳阳:当然可以了。我每次睡觉前都会提前理清要带的东西,例如把学生证先装进书包里,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川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办法真好,我也试试!谢谢你!(共14张PPT)
第 八 单 元
第八单元知识梳理
一、多音字
斗 大
dòu(战斗)
dǒu(斗笠)
dài(大夫)
dà(大人)
二、易读错的字
放弃(qì) 持续(chí) 姿势(shì)
投向(tóu) 情况(kuànɡ) 热烈(liè)
普通(pǔ) 忧郁(yōu) 联欢会(lián)
列宁(nínɡ) 或者(huò) 诚实(chénɡ)
血丝(xuè) 布帘(lián) 撤走(chè)
眨眼(zhǎ) 瞅见(chǒu) 跌倒(diē)
眼眶(kuànɡ) 目瞪口呆(dènɡ)
胸脯( pú) 耳闻目睹(dǔ)
三、形近字
庭(庭院)
挺(挺直)
持(主持)
诗(诗人)
烈(猛烈)
列(排列)
诚(诚信)
城(城市)
郊(郊外)
效(效果)
投(投入)
没(没有)
四、近义词
姿势—姿态 犹豫—迟疑 忧郁—忧愁
婉转—动听 陆续—连续 骤然—突然
鼓励—鼓舞 敏捷—灵敏
五、反义词
犹豫—果断 持久—短暂 歧视—尊重
仰望—俯视 敏捷—迟钝 镇定—慌乱
迅速—迟缓 文静—活泼
六、词语积累
离开 热烈 郊外 养病 跳动 谷粒
或者 严寒 可惜 骤然间 欢蹦乱跳
气焰嚣张 硝烟滚滚 弹片纷飞
七、佳句欣赏
1.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赏析:列宁不问男孩,却问灰雀,表达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另一方面,对灰雀说话实际上是对男孩说话,体现了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赏析:从句子“走到”“停下来”“仰望”“带来”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3.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赏析:“仍然”“争分夺秒”两个词说明白求恩在危险的环境下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出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八、课文回顾
1.《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写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掉进水缸的同伴的故事,说明了司马光是一个(沉着冷静、聪明勇敢)的孩子 。
2.《灰雀》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和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知错就改、诚实)的品格。
3.《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不顾个人安危,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事迹,赞扬了白求恩(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
4.《一个粗瓷大碗》,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用碗的前后经过,赞美了她(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九、背诵积累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司马光》(共10张PPT)
第 八 单 元
单元主题阅读八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阅读指导
1.如何体会人物的心情。人的内心世界十分复杂,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但是通过人物外在的神态、动作、我们可以探究人物的心理活动。
2.默读就是不出声地阅读,是自己用心来读书。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
3.通过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描写方法。阅读时,我们要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阅读练习
为了他的尊严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个右臂都不见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谁碰上他都会慷慨地赠予他食物。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
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非常
( ),心想: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女主人好像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没有解释,只是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的。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A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女主人,尖突的喉结橡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用他唯一的手搬起砖来。他一次只能搬两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贴在额头上。
女主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女主人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 )地说:“谢谢你。”女主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资。”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也留给我做纪念吧。”说完后,乞丐向女主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就走了。
D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这个庭院。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并且,这人只有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来人俯下身用手拉住已经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是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谢谢你,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什么是人格。”
——选自《时代教育》2006年第17期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度不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前后语境,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
A.生气 B.疑惑不解 C.暴跳如雷
D.感激 E.高兴 F.兴奋
大方;不吝惜
气魄和度量不平凡
3.默读短文,想一想,女主人为什么要让乞丐把砖头搬到屋后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主人是想让乞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而不是毫无尊严地一味接受别人的施舍。
每个人都有双手,都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有尊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