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练习-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练习-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1 10:3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各种形式的场所 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D.聚落的形成与交通密切相关
2.“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城市,“阡陌交通” B.乡村,“屋舍俨然”
C.城市,“土地平旷” D.乡村,“良田美池”
降水量的大小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民居最常见的地区是( )
A.准噶尔盆地 B.东南丘陵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4.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亮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光,下图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聚落分布的规律是( )
A.沿盆地边缘分布 B.沿铁路分布
C.沿公路分布 D.沿河流分布
6.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造成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B.居住人口的文化程度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占地面积的大小
9.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人种的是( )
A.蒙古族人 B.阿拉伯人 C.印第安人 D.因纽特人
10.某跨国化妆品公司研制一种适合黑种人使用的化妆品,在下列国家中,最容易找到销售市场的是( )
A.俄罗斯 B.日本 C.肯尼亚 D.埃及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
A.A B.B C.C D.D
12.关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的地区
B.赤道附近热量充足的广大地区
C.极圈附近靠近海洋的广大地区
D.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较早的地区
13.某学生在作文中这样描写他们的外教老师:“她的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呈海浪般的波状,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可以判断这名外教是(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棕色人种
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西部的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诸葛八卦村的中间是形如太极图状的钟池,以钟池为中心,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村庄平面酷似入卦图。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古村落的建筑,古朴而宁静,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读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诸葛八卦村平面示意图
14.诸葛八卦村座落的地形是( )
A.盆地 B.丘陵 C.平原 D.山地
15.太公山位于诸葛八卦村的( )
A.东部 B.西部 C.北部 D.南部
16.近几年来,来到诸葛八卦村的游客越来越多,针对其开发与保护,我们应该做的是( )
①传承好古村的历史文化②保护好古村的原始风貌及古建筑③在古村兴建宾馆、商业中心④向古村迁入大量的人口,扩大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拉丁美洲目前主要通用的语言是( )
A.西班牙语和英语 B.英语和法语
C.葡萄牙语和法语 D.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二、判断题
18.目前,基督教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洲,南美洲和大洋洲。_____(判断对错)
19.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就会产生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问题。(____)
20.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到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____)
21.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A.正确 B.错误
2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23.“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该地区没有婴儿出生。
三、填空题
24.读北京景观图,回答问题。
图中反映的聚落类型是____,这种聚落类型的房屋建筑特点是____,居民主要从事____等工作。
25.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聚落类型 _________聚落 ________聚落
居民主要从事的 生产活动 _________ __________
26.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ABCD处都是人口稠密地区,它们分别是____洲的东部和____部、____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平原地区。这些地区之所以人口稠密,是因为AB两处____,CD两处____。
27.汉语、________、法语、________、西班牙语、________这六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
28.世界三大宗教包括基督教、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9.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____率减去人口____率。
四、解答题
3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图中甲是__________聚落,乙聚落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以___________(工业或农业)为主。
(2)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A、B、C聚落的分布特点是沿___________分布,这样的聚落形态一般呈___________状分布。
(3)A、B、C三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___,其优势在于___________。D村落后来也发展为城市,影响该区域聚落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31.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按板块理论,D位于____板块。
(2)E地年降水量____(多/少),属于____气候,该处河流年径流量____(大/小),但是人口分布____(稠密/稀疏)。
(3)图中M、N表示的是大洋,M是____,N是____。
试卷第4页,共7页
试卷第5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D
6.A
7.B
8.C
9.B
10.C
11.AC
12.AD
13.B
14.A
15.B
16.A
17.D
18.错误
19.正确
20.正确
21.B
22.正确
23.错误
24.城市聚落 高楼林立 工业、服务业
25.乡村 城市 农业生产活动(或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非农业生产活动(或工业;商业;服务业等)
26.亚 南 欧 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历史上养活了大量人口 工业发达,经济条件优越
27.俄语 英语 阿拉伯语
28.伊斯兰教 佛教
29.出生 死亡
30.
(1) 城市 农业
(2) 河流 条带
(3) B 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 交通便利
31.
(1)印度洋板块
(2) 多 热带雨林 大 稀疏
(3) 太平洋 大西洋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