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一、 大气的组成
(一)干洁空气
大气中除固体杂质和水汽之外的全部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氮和氧容积占99.04%,加上氩,三者合占99.97%,其他气体仅占0.03%。主要
成分次要
成分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干
洁
空
气O3N2O2CO2干洁空气各成分的作用(二)水汽
水汽主要来源于海洋、江河湖沼和土壤,以及潮湿物体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极不固定,随时间、地点、条件而不同。其所占容积变化范围为0—4%。观测结果表明,在1.5—2km 高度,水汽含量只及地面的1/2;在5km 高度,只相当于地面的1/10,再往上更少。水汽含量虽然不多,但它在大气温度变化范围内可以发生汽态、液态和固态三相转化,人们常见的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都是水汽相变的表现。此外,水汽还善于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显著影响大气和地表的温度。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三)固体杂质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主要有烟粒、尘埃、盐粒等,它们的半径一般为10-2—10-8cm,多集中于低层大气中。烟粒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方面的燃烧;尘埃主要来自经风的吹扬进入大气的地表松散微粒,以及火山爆发后产生的火山灰、流星燃烧的灰烬;盐粒则主要是由海洋波浪飞溅进入大气的水滴被蒸发后形成的,固体杂质的含量陆地上空多于海洋上空,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白天多于夜晚,愈近地面愈多。固体杂质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又可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对大气和 地表温度有一定影响;其含量多少,还直接影响到大气能见度的好坏。固体杂质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起到凝结核的作用 思考?人类活动对大气有什么影响?
材料:
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
2、氟氯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剂、火箭推进剂等,到了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氟氯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
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制冷设备增多,氟氯烃排放多,破坏臭氧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起凝结核作用主要
成分次要
成分水 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干
洁
空
气O3N2O2CO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B. 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
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
高纬度地区:8~9千米C.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同一地点,对流层夏季高,冬季低。(1) 对流层020406080100120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2000~300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020406080100120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50~552000~300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 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2) 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020406080100120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50~552000~300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2~27臭氧层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臭氧层 :22~27千米 (2) 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臭氧层 :22~27千米 B.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2) 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臭氧层 :22~27千米 B.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利于高空飞行 :大气稳定 ,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2) 平流层A.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020406080100120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50~552000~300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2~27臭氧层020406080100120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50~55855002000~300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中间层热层外层22~27臭氧层A. 中间层 (3) 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降低 A. 中间层 (3) 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降低 A. 中间层 (3) 高层大气原因:中间层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 自平流层顶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降低 A. 中间层 (3) 高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原因:中间层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 自平流层顶020406080100120高度/km-100-50050100温度/℃50~555002000~300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中间层热层外层(高空对流层)22~27臭氧层85A. 中间层 B. 热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 (3) 高层大气(高空对流层)A. 中间层 B. 热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 原因:热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
太阳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80~500千米(3) 高层大气(高空对流层)A. 中间层 B. 热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 原因:热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
太阳紫外线而使温度升高。 C. 外层 (散逸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80~500千米(3) 高层大气(高空对流层)2、对流层的厚度及特征A)厚度:本层厚度最簿,并随纬度、季节而不同,在高纬地区平均:8~9km ,中纬地区平均:10~12km,低纬地区平均17~18km,夏季大于冬季。
B)特征:
一是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该层的热量来自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平均气温递减率为0.6摄氏度/100m;
二是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因为地面受热不均。
三是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所有的水汽、云、雨、雷、电等现象都发生在此层。 3、平流层的特征
(1)气温随高度升高的分布
下层:其上界离地面约35~40km,为同温层
上层:其上界离地面约50~60km,为逆温层,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平流层上层含有大量的臭氧,臭能大量地吸收太阳紫处线而增温;
(2)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逆温的存在,对流不易产生。
(3)水汽、尘埃含量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1、地球大气共分哪几层? 2、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3、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如何随高度而变化?原因是什么? 4、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5、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 6、读图,说明电离层与人类的关系。分组阅读讨论4、高层大气的特征
高度:平流层顶以上。
(1)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因为臭氧的含量下降。
(2)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但由于空气稀薄,所出现的天气现象已不如对流层复杂。
(3)在80km处白天出现一个电离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上冷下热
高空对流高层大气从大气与地表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来说,对流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主要讨论对流层范围内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