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1 15: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高中统编历史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重难点:
重点:古代商业贸易的特点
难点: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
课程标准: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 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第 7 课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人们通过商业贸易,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
司马迁的富豪榜
序号 人物 行业
1 范蠡 经商
2 子贡 经商
3 白圭 经商
4 猗顿 煮盐
5 郭纵 冶铁
6 乌氏倮 畜牧
7 巴清 经商
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史记·货殖列传》
目录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 7 课
《清明上河图》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 7 课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中国商贸的起源
古代中国商贸的发展
古代国外商业贸易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
商业贸易的意义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古代中国商贸的起源——原始社会后期
背景: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
出现:交换的出现,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人们通过商业贸易,换取自已所需的物品。
方式:最初的商业贸易采取物物交换的方式。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为“市”。
实质:商品交换。
材料1:“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材料2: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2.古代中国商贸的发展历程
(1)先秦时期:
①出现职业商人:商朝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②商贸地域范围广: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地区。
③工商食官:商业(及手工业)主要掌握在政府和贵族手里。
1)商周——工商食官
商族人的祖先契被封到商这个地方。契的第六世后代王亥聪明多谋。他把牛训练得既能驮货物又能拉车,驾着牛车沿着黄河北岸到各部落去做生意,所以外部落的人把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这就是“商人”称呼的由来。 ——《中国商邦》
①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出现许多大商人。
②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春秋战国: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2.古代中国商贸的发展历程
(2)秦汉时期: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1)秦朝:
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对商人征收重税,降低商人地位。
(2)汉朝:
刘邦颁布《商贾律》的第一条是对商人服装的限制。“毋得衣锦绣綺穀罽。” 即禁止商人穿用这些丝织品、葛织品、毛织品。第二是禁止乘车、乘马,第三是禁止使用武器。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2.古代中国商贸的发展历程
(3)隋唐到两宋时期:
表现: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拓展补充——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
◆商业活动打破了空间限制,坊市制打破,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
◆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草市繁荣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限制,晓市、夜市繁荣
◆海外贸易繁荣:商税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北宋《春明退朝录》
史料探究——隋唐到两宋坊市制的变化
宋朝及以后的城市概况
城市功能: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商业活动:
①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繁荣
②打破区域的限制: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于街巷形成街市(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草市繁荣)
③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唐都长安城
唐朝及以前的城市概况
城市功能: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小
商业活动:
①商业有时间的限制:定时启闭(日中为市);
②商业有区域的限制:指定的集中场所(市)进行集中交易【严格坊市制】(县治以上的城市方能设市)
③受官府直接监控
(2020·北京高考·4)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B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2.古代中国商贸的发展历程
(4)元、明、清时期:
表现: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
②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步松弛。
古代十大商帮
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最著名的有晋商和徽商。
商 帮 起 家 发 展 兴 盛
徽 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 “遍地徽商”;经营典当等金融活动,走出国门
晋 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 经营票号(如日升昌),走出国门
明清地方“商帮”的崛起在中国从封建小农经济向现代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商帮被认为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自发形成的,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商帮的兴起是封建社会晚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由于其自身的弱点,明清时期的商人未能像欧洲商人阶级一样成为封建制度的瓦解者,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地域商帮的产生是当时各地的自然条件、商品特点、国家政策以及人们的社会观念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此外,科举文化、宗族文化等地方制度文化因素也影响了明清商帮兴起。中国商人具有人格特质的文化传承以及区域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和连续性,各地商帮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域的营商文化。
——马忠新《营商制度环境与民营经济发展——基于营商文化“基因”的历史考察与实证》
协同庆票号
安徽歙县棠樾乐善好施坊
明清商帮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3.古代国外商业贸易
商业的历史十分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从事贸易活动。
(1)古埃及——历史悠久,国家掌控
各个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2)古希腊——海外贸易活跃
征服地中海周围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3)古罗马——商贸繁荣,航线发达
古埃及海上贸易
古希腊的海外贸易
古罗马集市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3.古代国外商业贸易
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4)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垄断东方贸易
阿拉伯商人在欧亚非三大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4)阿拉伯——从事中介贸易,活动遍及世界
对黑奴价格讨价还价的阿拉伯商人
来泉州做生意定居的阿拉伯商人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1)汉唐: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
◆地位: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贸易: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
(1)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2)唐宋以后: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管理机构:市舶司。
◆主要商品: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
◆经贸路线: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
(1)丝绸之路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在宋代出现,以及在明代早期达到巅峰时期。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特点:“厚往薄来、倍尝其价”。
◆目的: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
◆地位: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封贡体系的衍生物,也是海禁政策催生的产物,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
(2)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指的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有关允许入贡的国家,明《会典》载:“国初入贡,附载方物,止五国,定有则例。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喇:……。锡兰山:……。”后增加爪哇、真腊、满喇加等国。
  根据各国不同情况,分别规定贡期为2年、3年或5年一次,朝贡须在规定的期间进行,“非贡期而至者,即阻回,不得抽分以启事端”; “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指定广东、福建和浙江等省为朝贡的贡道,广州、泉州和宁波为朝贡国的居留地。
明代还规定了朝贡国每次贡船的数目、随从的人数、贡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勘合的检验手续等,确认无误后,方准予入贡。可见明代对朝贡管理之严格。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地点:广州。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机构:十三行。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一口通商),对外贸易皆由官府制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
◆实质:闭关锁国,有限度开放。
(3)公行贸易
公行贸易
明清两朝反复“海禁”,市舶贸易渐趋衰弱。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清政府在广州设立公行,垄断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成为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最后的贸易中心。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壹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5.商业贸易的意义
(1)促进交流,丰富生活: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引进新品种: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外国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琉璃等。
(3)丝绸、瓷器、茶叶等外传:中国丝绸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
《群神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的名画,描绘了古代神话中的众神和仙女聚会林泉之间的情景。画中盛水果和汤的瓷碗,都是中国的青花瓷。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 7 课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货币
信贷
商业契约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
——《当代汉语词典》
借贷:广义的信贷指存款放款的信用活动的总称。狭义则仅指贷款。即货币持有者将货币资金按一定的利率借给用款人,用款人需要在约定的期限内归还本息的信用活动。——《金融大辞典》
契约: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现代汉语词典》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
概念辨析
信贷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通常包括银行存款、贷款等信用活动。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贰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1.货币
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
(1)货币的出现:
中国:商朝时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前11世纪)
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前8-前7世纪)
(2)货币的代表:
拜占庭帝国的金币
左图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丝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的金币。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贰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1.货币
①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
②成为财富的象征;
③促使商业的功能转化: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3)货币的作用:
古罗马金属货币
东罗马帝国金币
北宋的交子 明清银元宝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贰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2.信贷
①两河流域:前22—前21世纪,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还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②古埃及:前16—前11世纪,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履行担保等程序,受法律保护);
③古希腊:前4世纪,出现了汇票的雏形(即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
(1)世界信贷:
汇票(Money Order)是最常见的票据类型之一,我国的《票据法》第十九条规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票是国际结算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信用工具。它是一种委付证券,基本的法律关系最少有三个人物:出票人、受票人和收款人。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贰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1.货币
①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
②成为财富的象征;
③促使商业的功能转化: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3)货币的作用:
古罗马金属货币
东罗马帝国金币
北宋的交子 明清银元宝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贰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2.信贷
①春秋:《周礼》中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实物借贷较普遍,并出现货币信贷。
②唐代:信贷业务由存款发展到汇兑,出现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 ;
③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汇兑业务。
④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
⑤清朝:资本性借贷有了显著发展,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
(2)古代中国信贷:
峡内盐属度支,自此始也。七年,王播奏去年盐 利除割峡内盐,收钱六百八十五万,从实估也。又奏,商人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飞钱,谓之“便换”。——《旧唐书·志·卷二十九》
一时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来,便怎处,心内犹豫不决。忽又想道:“不妨,等那件事成了,也可加倍还他。”想毕,一直走到个钱铺里,将那银子称一称,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唐宋的汇兑券。凭纸券取钱而不必运输,钱无翅而飞,故曰“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庄票
庄票形成于清朝前期,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
唐代飞钱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贰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3.契约
①古埃及——广泛使用
◆时间:前3000年左右
◆内容: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
②两河流域——使用较早且规范
◆时间:前2600年左右已经使用,古巴比伦时期较普遍。
◆内容:契约除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在所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外,在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证人的签名。
(1)古代世界契约: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贰 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
2.信贷
①商周时期:出现契约。
②汉朝以后:订立契约很普遍
凡涉及财产关系(如买卖、租佃、借贷等)和人身关系(如收养、雇佣、立嗣等)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③唐宋以后:应用更加广泛
(2)古代中国契约:
清代契约(局部)
元代遂昌县大柘全氏契约文书(局部)
时空坐标
商业 对外贸易 货币 信贷 契约
欧洲
亚洲
非洲
古希腊、罗马商贸繁荣。
古埃及,商业历史十分悠久
古希腊、罗马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一度垄断了东西贸易。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前8、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货币
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前22一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不同形式的借贷,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前16一11世纪,古埃及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受到官方的法律保护。
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已经使用契约。
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并受到法律保护
【知识归纳】
古代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商业贸易的起源
商业贸易的发展
原始社会后期
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
中国:商朝—明清;丝绸之路、朝贡贸易、公行贸易
世界:古埃及、希腊、罗马、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商人
货币
商业契约
信贷
商朝的贝币、古埃及、铜币、银币
古代中国、埃及
古代商朝出现,唐宋应用广泛;埃及广泛应用
课堂小结
感谢聆听
执教: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