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4.4 整式的加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4.4 整式的加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1 19: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4.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概括能力。
3.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式的加减。
难点: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某学生合唱团出场时第一排站了n名,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人,一共站了四排,则该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
①学生写出答案:n+(n+1)+(n+2)+(n+3)
②提问:以上答案进一步化简吗?如何化简?我们进行了哪些运算?
(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必要性,在通过复习、练习,为学生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作必要的准备)
二、讲授新课:
1.整式的加减:教师概括(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步骤)
不难发现,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因此,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
(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
2.例题
例1:求整式x2―7x―2与―2x2+4x―1的差。
解: ( x2―7x―2)―(―2x2+4x―1)
= x2―7x―2+2x2―4x+1
=3x2―11x―1。
(本例应先列式,列式时注意给两个多项式都加上括号,后进行整式的加减)
练习:一个多项式加上―5x2―4x―3与―x2―3x,求这个多项式。
例2:计算:―2y3+(3xy2―x2y)―2(xy2―y3)。
解:―2y3+(3xy2―x2y)―2(xy2―y3)
=―2y3+3xy2―x2y―2xy2+2y3
= xy2―x2y。
(本例让学生体会整式的加减实质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有利于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更新)
例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解:
=
=
当,时,
原式=
=
(本例让学生经历求代数式的值时,应先考虑将代数式化简,在代入求值的过程,体会先化简在求值的优越性)
3.课堂练习: 课本p111:1,2,3。
三、课堂小结:
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
2.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①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括号。②如果有同类项,则合并同类项
3.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使计算简便。
4.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四、课堂作业: 课本P112 12, 13。
板书设计:
(
《整式的加减》
1
.整式的加减:
2
.例:………
例:…………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
…………………
…………………
…………………
)
教学后记: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通过“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习题的复习归纳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小组讨论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然后出示例题,由学生解答,同时采取由学生出题,其他同学抢答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