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二轮备考复习策略数学(共1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二轮备考复习策略数学(共1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1 20:3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9张PPT)
二轮备考策略
二轮复习前学生的问题
● 优秀学生的能力瓶颈,
●中等学生的知识漏洞,
● 学困生的希望换醒!
二轮复习的原则和目标
重点突破 专题突破
卷上涨分
● 一轮复习最关键的特征是细、低、全;
● 一轮最要细致、扎实、耐力,要持之以恒,一个标准干到底;
二轮复习是技巧性最高、最要水平的环节;
专题组织的水平、专练题目的水平、专题讲解的水平
重点把握的水平、让学生生成能力的水平。
三轮复习个性化程度最高。
●对比各轮次复习,就能更好看透、把握二轮复习
性质
一轮复习是要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复习,打实“双基”,消灭知识盲点;
二轮复习是有针对性的复习,重点性、常考性、难点性的复习。
查漏补缺,进一步弥合知识网络,实现对知识的熟练应用。
(1)从复习的目标来看
一轮复习强调“细、低、全”
“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
“低”是指复习时把握中、下难度;
“全”是指要全面的复习,照顾全体学生。
二轮复习则强调“准、重、联”。
“准”是指复习不能再面面俱到,要对准知识漏洞、能力盲点,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重”是指要在高考常考的重点内容、影响卷面成绩的重要能力上加重力量,重复多练,达到万无一失。
“联”是指复习要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弥补知识结构中的断点、漏线,能熟练解决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性问题。
(2)从强调的重点来看:
“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精心复习全面的基础知识点,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基础知识。
“细、低、全”
高中数学的3002个知识点
259个核心考点
120个常考必考题型和考点
一轮复习由于具有“知识单项”、“跨度小”、“解题思路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等特点,目标要求是“会——→记”,对题目要“做对”,能力要求属“低——中”层次;
二轮复习由于具有“知识多维”、“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发散”等特点,目标要求是“记——→熟”,对题目要“既能做对,又能做快”,为了快,必须既巧又准,能力要求属“中——高”层次。
(3)从能力要求来看
一轮复习更关注对知识点的感知、记忆、再现、应用,按章节或板块“地毯式”扫描全部的知识点,是知识点逐个的记忆和应用,只是初步掌握知识结构,倾向于知识的中浅层次应用;
二轮复习则更关注对重难点的突破、对漏点的查找和弥补,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这种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联系,要熟练掌握知识结构。
(4)从操作策略上来看:
第一轮复习属于积累阶段,通过抓基础,系统复习所学知识,然后适当提高要求,初步构建知识网络;
第二轮复习属于爆发阶段,通过抓考点提高,完善知识网络,把几个月的复习积累转化为卷面成绩,滚动提高;
第三轮复习则属于稳固再升阶段,其通过抓稳定,把一、二轮的复习成果稳固下来,并在练习和归纳中再提升。
(5)从阶段属性上来看,
一轮复习漫长、枯燥,成绩提升不明显。这是由于各章节知识间多是并列关系,前一章复习的成果难以立即迁移到下一章,不会在下一章的复习中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轮复习简短、快捷,成绩往往有爆发性的提升。这是由于对知识点间联系的强化和综合应用,使得一轮复习积累的成效得到了发挥和展现。
(6)从外显特征上来看,
备考教师的任务
明确教师的主导角色
1.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学生备考,教师的主要角色!
集体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无组织和组织不力!
苏德战争第一年近300万苏军被俘,
开战的20天内苏联西方面军,被俘50万人。
之后的40天里斯摩棱斯克战役,被俘50万。
基辅战役被俘66万人。
----
甚至到了最后莫斯科门口的布良斯克-维亚济马战役又被俘67.3万人。
至此一年,527万的苏军损失了400多万一线训练有素的部队,被俘近300万。
战斗民族也的这么怂的时候?
三年解放战争,我党用落后的装备战胜了国民党,
三年抗美援朝战争,用落后的装备顶住了16国联军。为什么?
1.教师是学生备考的组织者,
(1)组织备考内容,-----复习什么的问题。
组织学生的学习内容,用学习任务,去推动学生的复习
要提供给学生高质量的学案和专题任务。
学生有得可学,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实事求是发现弱点----组织学案和专题-----定点重点突破
(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学案,没有拔高性的专题,
学生会觉的学习是重复,学而无味,学无可进!)
专题1:三角函数专题 专题2: 数列专题
专题3:立体几何专题 专题4:解析几何专题 专题5:概率与统计专题
专题6:函数导数、函数不等式专题 专题7:非主干知识专题
专题8:选择题与填空题专题
专题9:数学思想方法专题
专题不是一轮的重复!
专题要考点明确:
专题的考点要有层次
练习、巩固、提升
专题要有深度!
专题要抓住学生的提高点!
定点清除 有的放矢
组织备考内容
1.三角函数专题:
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②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
③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
④分割三角形问题、
⑤三角的应用问题
组织备考内容
1.三角函数专题:
专题学案要考点明确
每个专题的练习、巩固、提升要有层次
组织备考内容
专题展示:
专题考点要专,不是新授课的重复,不能大水漫灌,
是一点突破,是定点突破 。
坚决反对“拿来主义”
以全国卷的难度为准绳进行组卷和训练,让学生跳出题海
教师要先研究近五年全国卷的变化态势,
把握高考试题的变化和规律,多研究课本、全方位的分析,
多角度的筛选,重点从题的结构、题型、题量、方法上做文章,
让学生吃透课本,打好基础,形成基本能力。
组织备考内容
组织备考内容
专题展示:
1.三角函数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1.三角函数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1.三角函数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1.三角函数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2.数列专题:
①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②数列的求和方法
③递推求通项
④数列中的最值问题
⑤周期数列
⑥数列压轴小题
组织备考内容
2.数列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2.数列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2.数列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专题展示:
2.数列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专题展示:
3.立几专题
①垂直平行的判断及证明。
②空间角、距离、面、体的求法
③球的组合体问题
④面的扩充与几何体的分割
⑤立体中的动态最值问题
⑥斜几何体中的处理策略
⑦立体小题压轴题
组织备考内容
4.解析专题
①直线与圆的综合
②离心率的值与范围问题
③巧用定义和性质解决解析小题
④解析大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⑤解析中条件等量转化和翻译的突破
⑥解析中计算问题的突破
⑦解析中的定点定线问题(极点与极线)
⑧解析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⑨解析中的存在探究性问题
⑩解析中的证明问题
组织备考内容
专题展示:
组织备考内容
5.概率与统计专题
①计数的方法与策略
②概率创新题专题
③二项分布专题
④超几何分布专题
⑤正态分布专题
⑥直方图,柱状图、茎叶图,
⑦线性回归专题
⑧独立性检验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6.函数与导数
①函数的对称性、周期性、单调性综合专题
②恒成立与总存在的逻辑关系专题
③导数应用中的构造法
④导数法求单调
⑤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⑥极值点偏移
⑦多元问题的处理
⑧求参数范围的方法和策略
⑨证明零点的存在性
⑩导数与数列综合(累加累乘的证明)
⑾导数与三角综合
组织备考内容
函数的对称性、周期性、单调性综合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专题展示:
图象关于 轴轴对称
图象关于直线 轴对称
图象关于直线 轴对称
图象关于直线 轴对称
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图象关于点 中心对称
图象关于点 中心对称
图象关于点 中心对称
规律与技巧:
(1)抽象函数等量关系中自变量“ ”是异号地,则可判定函数具有对称性,
(2)若函数值 同号轴对称,函数值异号中心对称,
(3)具有(1)的条件下只要求“变量”的中点就是对称轴或对称中心的横坐标。
周期与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1)
比较
比较
图象关于点 中心对称
函数的周期
图象关于直线 轴对称
(2)

函数的周期
规律与技巧:抽象函数等量关系中自变量“ ”是同号地,就可判定函数具有周期性.
同号周期,异号对称 (和对称差周期)
周期与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周期函数一定具有对称性吗
函数具有对称性就一定是周期性吗
周期与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两个对称等价于周期
周期与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两个对称等价于周期
两个对称轴之间距是半个周期
两个对称中心之间距是半个周期
一个对称轴与一个对称中心之间距是1/4个周期
周期与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证明:两个对称轴之间距是半个周期
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轴对称,也关于直线 轴对称
周期与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证明:两个对称中心之间距是半个周期
函数 的图象关于点 中心对称,也关于点 中心对称
周期与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证明:一个对称轴与一个对称中心之间距是1/4个周期
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轴对称,也关于点 中心对称
周期与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同号周期,异号对称 (和对称差周期)
两个对称等价于周期
两个对称轴之间距是半个周期
两个对称中心之间距是半个周期
一个对称轴与一个对称中心之间距是1/4个周期
=

函数有一个对称中心(1,0)
函数有一个对称中心( 1,0)
两个对称中心之间距是半个周期,一个周期为4
②恒成立与总存在的逻辑关系专题
组织备考内容
专题展示:
含两个未知数的不等式(函数)问题的常见题型及具体转化策略
(1) x1∈[a,b], x2∈[c,d],f(x1)>g(x2) f(x)min>g(x)max;
(2) x1∈[a,b], x2∈[c,d],f(x1)>g(x2) f(x) max>g(x) min;
(3) x1∈[a,b], x2∈[c,d], f(x1)>g(x2) f(x) min >g(x) min;
(4) x1∈[a,b], x2∈[c,d], f(x1)>g(x2) f(x) max>g(x) max;
(5) x1∈[a,b],当x2∈[c,d]时,f(x1)=g(x2) f(x) 的值域与g(x) 的值域的交集非空;
(6) x1∈[a,b], x2∈[c,d],f(x1)=g(x2) f(x) 的值域 g(x) 的值域;
(7) x2∈[c,d], x1∈[a,b],f(x1)=g(x2) f(x) 的值域 g(x) 的值域.
任意、存在性问题中的变式
③导数应用中的构造法
组织备考内容
专题展示:
---单调构造
7.数学方法与思想
①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②填空题的解题方法
③数学思想的内含与应用
④压轴小题的答题策略与方法
组织备考内容
8.非主干考点专题
①复数、集合、逻辑。
②向量、向量与解三角形、向量与立体几何
③数学的应用(数学建模)
组织备考内容
(2)组织备考形式,
-----怎样复习的问题,复习形式的问题。
1.限时练习专题化,练后评价要及时,
2.专题讲评要透彻,方法策略要定死,解题能力成 “范式”
3. 课前课上要讨论,学生互动 “兵教兵”,提高效率是关键。
-----限时的目的是要提高效率!
练后评价要及时
(借助信息化手段)
1.限时练习专题化,练后评价要及时,
辩证地看,学习的意义在于做错了题,只有错题才能反映一个人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如何才能走出“一做就错,错了再做,做了又错”的怪圈。
错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纠错是主要的教学任务;
明错、析错、订错、巩固 ;
就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自我纠错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各种检测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问题并及时总结的自我完善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
提炼错题不是走形式
是要找学生的知识漏点
方法能力不足点
能深挖问题解决问题
限时练、习题课的操作流程
就老师而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现学生问题并及时指出学生问题并持续跟踪督促其改正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教育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知识和提高自我能力的过程。
提炼错题不是走形式
是要找学生的知识漏点
方法能力不足点
能深挖问题解决问题
限时练、习题课的操作流程
xx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2班 同学 xx名校联盟摸底联考(三)考试 数学 分析卡
错误类型 1、习惯性错误(A审题不清;B运算失误;C粗心错误;D步骤不全;)
2、知识性错误(E概念原理模糊混淆、公式遗忘、、)
3、方法性错误(F基本技能不熟,H方法不当,G条件不能转化;) 满分   实际
得分   失分
分值   主要
原因  
失分题
题号 分值 知识点 错因类型
及分析 错题修正 下次
复习时间
           
学生考后分析错因,建立个人错题档案
辩证地看,学习的意义在于做错了题,只有错题才能反映一个人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从错题入手 向分析纠错要分
从短板入手 向弱知识点要分
从靶向入手 向分配时间要分。
丰子恺22遍读书法 ABC卷复习法
一张卷印三份
A卷是考卷
B卷一个星期后做A卷中的错误
C卷是两个星期后做B卷中的错误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考点的总结者,知识的归纳者,方法的提升者,
--------让学生形成定势思维
问题处理的范式
范式(paradigm)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70)中系统阐述的。
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
方法策略要定死,解题能力成 “范式”
—定点排“雷”
“兵教兵”提效率是关键,
基础性错题在短时
多点成面的得到解决
教人者巩固了知识
升华了认知
提高了自信
被教者学到了知识
在讨论质疑中
提高了认知有能力
课前课上要讨论,学生互动 “兵教兵”,
---提效率是关键
教师要甘为人梯,
我们做为老师决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多强,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个会“装”的演员!
课上要讨论,展示的机会给学生
在思考中学会思考
在探究中学会探究
课例研究、讲练关系
复习的课堂怎么上
讲和练的关系
◎课堂上,是不是进了,重复了,学生就能变成分数!
老师的讲
学生的得分
唯有学生的动手,有紧张感的动手,有目的的动手,才是复习中提分的最有效手段!
复习的课堂怎么上
1:发放导学案,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成的复习目标,教师布置当下的学习和练习任务
2:学生分段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学习内容,并记录和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
3:教师组织组内检查每人完成情况并收集问题,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和疑惑,组织班级讨论,
4:教师精讲,提练,总结
进入下一个学习任务环节----
数学思想微专题
分类讨论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刘慧军
课例研究一
任务一 分类讨论

思考:
1.什么情况下要分类讨论?
(为什么要分类讨论)?
2.怎样进行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的步骤)?
知识问题化:
精心选题:易入手,有梯度,高质量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辨别、分析题目的好坏。只有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题目才能对学生的提升能力、发展良好的思维有帮助。
小结 分类讨论
思考:
1.什么情况下要分类讨论?(为什么要分类讨论)?
2.怎样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步骤)?
不确定性问题 (出现了不确定的因素)
(1)确定讨论的对象(对谁讨论):观察那些因素是确定的,那些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就是讨论对象
(2)确定分类的标准(和谁比较):确定因素是基准,
先找简单的或明确的内容讨论
(3)不重不漏,依次讨论
(4)整合作答 (让阅卷者一目了然)
方法通俗化:
总结到位:
方法结论要通俗化、明确经、程序化。
任务二
回顾高中所学,都有那些问题常需要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
和组内同学讨论形成结论。
(1)二次中的开口、对称轴位置、根的个数
(2)解析中斜率是否存在
(3)数列中公比是否为 “1”、n的范围(分段数列)
(4)解三角形中“边边角”的一解,两解
(5)计数中的分类
(6)去绝对值符号的讨论
(7)含有参数的不定性问题
(有概念、性质、定理性的,有参数性的,有运算性的)
知识问题化:
任务三 高考再现
请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题目典型化:
精心选题:高考原题是最好的例题和练习,在高考题中体会高考难度。
考过的高考题一定不会再考,要考的知识方法一定考过
反思与小结
反思本节课内容,记录下你的收获。
知识问题化:
练习
1.知识回顾:
2.典例探究讲解:突出思路、 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
3.真题导向:通过对近年高考真 题的解析、使学生 明白高考如何考
4.演练提升:学生练习高频考点, 熟练掌握高考技能
数学方法微专题
放缩法证明累加不等式之
-----等比放缩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刘慧军
课例研究二
任务一
完成下面题目,提出解题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并思考其解题技巧;
精心选题:易入手,有梯度,14年2卷17题
小结
裂项放缩
等比放缩
从放缩的手段上看有:添舍性放缩 公式性放缩
从放缩的形式上看有:
总结到位:
方法结论要通俗化、明确经、程序化。
任务二
请用你今天学到的方法策略解决下面题目,记下你的疑惑和问题;
精心选题:例题要上梯度!在最近发展区拔一拔!
高考原题是最好的例题和练习,在高考题中体会高考难度。
反思与小结
反思本节课内容,记录下你的收获。
练习
4.演练提升:学生练习高频考点, 熟练掌握高考技能
1.知识回顾:
2.典例探究讲解:突出思路、 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
3.真题导向:通过对近年高考真 题的解析、使学生 明白高考如何考
4.演练提升:学生练习高频考点, 熟练掌握高考技能
◎分数取决于学生“动”的质量,让学生在审题中学会审题,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探究中学会探究,在做题中学会做题,
◎让课堂是“动作”结构,而不是知识结构,更不能是 “一言堂”
◎内容质量:复习内容的知识整理归类,考点的归类和整合,限时练的考点针对性,学习任务的明确和可操作性
◎操作质量: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环节是否落实到笔头上了,检查,评价,反馈是否及时跟进了
1、集体备课,提效落实
2、大数据信息化,科技助力
3、限时练习,全批全改
4、精准投喂,靶向提分
5、培养优生,促进良生
数学组的做法
如何进行复习课的集体备课
1:由主备人向组内教师说明下周的导学案是如何整合教材教辅得来的,并解释教材教辅的依据和原因
2:由主备人说明经收集整理后上周教学中需返扫的知识点,能力点有那些,并确定返扫方法(单独命制返扫限时训练或融合在下周的限时训练中)并进行说明
4:由主备人组织组内教师共同研讨导学案中的每个任务和内容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方法,重点是研讨学生的活动(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讨论的时间和学生展示的问题和可能)和教师行为(如何点拨与总结概括)。
3:由主备人组织组内教师共同研讨每个学案中的逐个任务和题目的设置以及表述方式是否合适,并商讨如何修改。
5:由主备人组织组内教师共同研讨下周的配套限时训练和作业中试题的针对性,并进行修改和调整。
6:学科组长安排下周的主备人和备课内容,
利用互联网+平板进行限时训练
2. 通过学生考试的数据进行过关性训练
3. 通过学生训练统计的数据实现个性化指导
4. 积累大量个人针对性数据,形成错题库。
大数据和信息化下组织备考 -----精准投喂 靶向提分
打标签的具体操作
大数据靶向教学,错题智能练习,智能推题实现因材施教
个性化错题本
个性化推 题
靶向
涨分
绿点代表掌握程度好
红点代表掌握程度差
依据数据形成个性化学习手册(错题本),使备考更具有针对性。
互阅,评价,提升
个性化辅导
限时练要针对性要强,专题专练,定点清障,返扫漏点
限时练答题电子化,方便批阅,对人对题,
学生每天作业的“一小步”改进,可以实现大量的数据和习题的积累与分析,形成个人的数据库与错题本,省去了很多手动抄写和收集错题的时间,为精准提分提供海量数据。
补弱:
考后集中补。
谁错补谁,错什么补什么。
只补基础,偏难不补。
培优:
集中培优---难点专题培优
个别培优---导师个性化培优
抓住关键的70%,
关注最优秀的10%
大数据和信息化下的组织备考评价反思
-----精准投喂 靶向提分
复习过程中,学生感觉一开始复习时进步快,但是在经历一段高强度的复习后,感觉进步缓慢,学习上进入了“瓶颈期”,
——表现为一遍一遍的做题,但是并没有提高,并没有更准更快;
——表现为做了很多题,既没有形成更深的理解,也没有提高水平。
培优
为了突破“瓶颈期”,就需要“精进训练”
精进训练需要:
1、专注于某一个问题;(针对性强)
2、必须要有一定量的重复;
3、过程中需要不断反馈并矫正;
4、训练后的总结和反思;
精进训练不是随便多做就可以提高水平的,只有针对性很强的刻意训练,才可以提高水平.
1、精进训练法
培优
第一步:找准学习区——发现问题(盲点、易混点、易错点)。
第二步:针对问题,每个知识点选取20-30个题目,进行集中训练;
第三步:训练后,立刻比对答案,对错误的题目分类并统计;
第四步:对这些错题进行精细化加工,总结出题共性、规律、可变条件等;
培养学生自己给自己当教练,自己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及时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
如何进行精进训练?
培优
2.“研究性”学习法
对待高考题,不能仅仅把高考题当做一般练习题,而是研究的标本。
通过深入透彻研究,发现命题规律,做好题型归纳,完成答题建模,明确规范、作答标准等。
最有效的训练——历年高考试题分类难题集锦训练
——鼓励学生做“研究型学生”,不能满足于老师对知识的传授。
培优
“研究性”学习举例
“研究性”学习举例
圆锥曲线的极点极线问题
解析中常考的二级结论一
“极点极线”是高等几何(射影几何)中的内容,当然不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也不属于高考考查的范围,但由于极点极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基本特征,自然成为高考命题的背景知识,如果掌握了极点极线的相关知识,就可以从“高观点下”看待我们的高中圆锥曲线的相关内容,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虽然高考解答题不能用相关结论,但是我们可以将它作为辅助手段,快速的找到正确答案,然后再用初等方法写过程即可.
从切线的角度定义“极点极线”
如果圆锥曲线的切于A,B两点的切线相交于P点,那么P点称为直线AB关于该曲线的极点(pole),直线AB称为P点的极线(polar),
但是上面定义仅适用于P点在此圆锥曲线外部的情况。实际上,在P点在圆锥曲线内部的时候同样可以定义极线,这时我们可以认为极线是过P点做此圆锥曲线两条虚切线切点的连线.(是过点P的弦的端点的切线交点的轨迹)特别的,如果这个圆锥曲线是一个圆,我们同样有圆的极线和极点的概念
P 极点
A
B
极线
P
E
F
G
H
N
M
A
B
2021新高考2卷
1、利用极线确定直线过的定点
高考试题分析与命题趋势
高考试题分析与命题趋势
高考试题分析与命题趋势
高考试题分析与命题趋势
六、利用极点极线的性质证明角相等
性质:点P(不在C上)是圆锥曲线C的一条对称轴上的一点,直线m为点P对应的极线
m与轴的交点为Q,过极点P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A.B两点,则直线AQ、直线BQ与
对称轴所成的角相等。
此性质利用极点极线的性质,可以证明,许多高考题正是利用了这一性质命制:
P极点
A
B
Q
P极点
A
B
极线
极线
Q
高考试题分析与命题趋势
六、利用极点极线的性质证明角相等
性质:点P(不在C上)是圆锥曲线C的一条对称轴上的一点,直线m为点P对应的极线
m与轴的交点为Q,过极点P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A.B两点,则直线AQ、直线BQ与
对称轴所成的角相等。
此性质利用极点极线的性质,可以证明,许多高考题正是利用了这一性质命制:
高考试题分析与命题趋势
实行考后过关训练,实行靶向性备考,精准投喂。
补差
6.复习中的主要训练方式
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项训练
提高应试技能,进行套题训练
提高答题速度,进行限时训练。
提高规范意识,进行经典训练。
重点问题反复练
易混问题对照练
易错问题纠正练
计算问题专项练
专题
套题综合
小综合或专题
专题
三轮复习任务和目标:
任务是稳固再提升,
目标是要形成应试能力,
复习的形式是全面模拟,
老师要给学生推荐八套好题
考点的全面覆盖
同一考点难易全面覆盖
用好八套题,
考好八套题,
做好八套题,
讲好八套题!
组织全校老师出好八套题,
考好八套题,
做好八套题,
讲好八套题!
考点的全面覆盖
同一考点难易全面覆盖
恳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