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1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18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0 22: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西汉
东汉

公元前
202年
公元
9年
公元
25年
公元
220年
公元
280年
三国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目标
1、复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过程,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 (重点)
2、列表整理魏、蜀、吴三国建立的基本信息,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进步性。 (难点)
3、结合史实,客观评价曹操,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难点)
重要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活动一: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阅读课本80--84页,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200年
208年
曹操--袁绍
曹操--孙刘联军
曹操歼灭袁军主力
曹操战败北撤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221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成都
洛阳
建业(南京)
探究一:汉末形势
思考:为什么汉末会出现军阀割据局面?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频繁
派州郡长官招兵买马镇压农民起义
州郡长官势力逐渐强大,不受朝廷控制,形成割据势力
其中盘踞在北方的较为强大的为:袁绍,曹操
曹操的势力迅速壮大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
政治方面:挟天子以令诸侯
人才方面:任用贤才
经济方面:采用屯田,组织军队、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探究二:官渡之战
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
曹操率军2万驻扎于官渡
许攸降曹,得知袁军粮草在乌巢,曹军偷袭乌巢
官渡之战,袁军节节战败,向北撤退
曹操取胜,向北追击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探究二:官渡之战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探究三:赤壁之战
问:您在统一北方后,
有怎样的理想呢?
曹操:
问:要实现您的理想,
有什么障碍吗?
曹操:
统一全国
西南刘备
江东孙权
刘备
(161年-223年)
孙权
(182年-252年)
三顾茅庐
隆中对
周瑜
鲁肃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曹操挥师南下,
准备统一全国
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探究三:赤壁之战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VS袁绍
赤壁
以少胜多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中失败了呢?有何启示?
探究三:赤壁之战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材料一: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
——《资治通鉴》
材料二: (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 。 ——《三国志》
材料三:“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张作耀《曹操传》
探究三: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军事方面: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战术失误
战时不利:水土不服,又流行疾病
性格缺点:曹操骄傲轻敌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
从曹操这两场战争的结果来看,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探究四:如何评价曹操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一分为二,史论结合
*曹操统一北方,实行屯田措施,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推动历史进步。具有强大的政治手段和军事谋略。
*曹操才华横溢,是建安文学的创始人。
*但他性格也有骄傲自满的一面。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探究五:三国鼎立 原因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赤壁之战
为什么这一时期没有统一而是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呢?
政权名称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措施

蜀汉

220年
221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pī)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改善民族关系,发展经济。
开发江东、发展造船业,派船到达夷洲。
探究五:三国鼎立 过程
三国始:
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形成:
220年
229年
根据地理位置,结合所学知识,画出该时期三国的地理简图



曹丕
刘备
孙权
说出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图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我认为是历史的进步。
探究五:三国鼎立 影响
分裂
局部统一
小结
袁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曹操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孙权刘备联军
三国鼎立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西晋的统一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