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福建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1 07: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福建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一)
目录1.福建考情 2.考点点拨 3.福建5年中考聚焦
(一).2017年-2021年福建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分值 已考篇目 涉及考点
2021年 选择题、简答题等 16分 课外:“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节选自《三国志》 (1)词语解释3个;(2)断句1个; (3)句子翻译2个;(4)文意理解(课内外链接)。
2020年 选择题、简答题等 16分 课外:“杨氏者,苻承祖姨也……”,节选自《魏书》 (1) 词语解释(一词多义) 2个;(2) 断句1个;(3) 句子翻译2个;(4) 文意理解。
2019年 选择题、简答题等 16分 课内:《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 课外:“师川外甥奉议……”,节选自《与徐甥师川》 (1)词语解释4个;(2) 断句1个; (3)句子翻译2个;(4)文意理解。
2018年 选择题、简答题等 16分 课内:“伯牙善鼓琴……”,节选自《列子·汤问》 课外:“董源善画……”,节选自《梦溪笔谈》 (1)词语解释4个;(2)断句1个; (3)句子翻译2个;(4)写作手法。
2017年 选择题、简答题等 16分 课内:《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 课外:“登山里许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1)词语解释4个;(2)断句1个; (3)句子翻译2个;(4)文意理解。
(二).考点点拨
考点一:实词含义
【解题方法】
1. 由课内推断
在理解课外文言实词含义时,我们可以运用相关联想,将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联系课本中学过的相关文言文实词或语句来推断词义。
典例:【2021·宁德质检·1分】
[欲]陈翠欲见太后(    )
【点拨】联系课文《 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以推断题中“欲”的意思应为“想要,希望”。
【参考答案】想要
2. 从字形推断
很多汉字都是形声字,而形旁大多表义,这对我们推断词义很有帮助。字的形旁如果为“禾”,就可推断其与五谷有关;如果为“贝”,就可推断其与金钱有关;如果为“皿”,就可推断其与器具有关;如果为“系”,就可推断其与捆绑有关;等等。
典例:【2021·厦门质检·1分】
[闻]闻讯(    )
【点拨】“闻”与耳有关。甲骨文中,“闻”字字形像一人跪坐,竖起耳朵,以手附耳,似乎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什么东西。
【参考答案】听到
3. 从语境推断
这种方法通俗地讲就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具体语境,在了解文段大意的基础上,用代替法,检测词义是否正确。
典例:【2021·福州质检·1分】
[芳]不为无人而不芳(    )
【点拨】文中写的是兰,兰“芳”,结合语境,自然就能理解为:兰花发出芳香。
【参考答案】发出香味(芬芳)
4. 从结构推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句子的语法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主要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基本一致。所以,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根据这个词在句子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进行推断,得出它的意义。
典例:【2021·三明质检·2分】
[孤]①先公四岁而孤(    )
②孤常读书(    )《孙权劝学》
【点拨】 ①中的“孤”是幼年丧父的意思,而②中的“孤”作主语,是“我”的意思,是古时王侯的自称。
参考答案】①幼年丧父 ②古时王侯的自称
考点二:断句
【解题方法】
1. 借助虚词断句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比较多,其主要作用就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虚词进行断句。
典例:【2020·厦门质检·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B.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C.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D.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参考答案】C
【点拨】
这里“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之地”前面不宜断开。“以”有“用来”的意思,“以”前可以断开。故选C。
2. 借助名词断句
如果句子中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它们之间既没有活用情况,也不存在并列、修饰、限定等情况,那么这两个名词之间就可以断开,其中前一个名词作前一句的宾语,后一个名词作后一句的主语。
典例: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常自/给鱼
B.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常自给鱼
C.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常自给鱼
D.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常自给鱼
【点拨】“鱼”和“我”两个名词连在一起,中间应断开。结合句意,“不免于相”不能断开。故B正确。
【参考答案】B
3. 借助句式断句
(1)借助对偶、排比等整齐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对偶、排比等对称性整句来铺排叙事,议论抒情,这些句式可帮助我们断句。
典例:【2021·泉州质检·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任莫大之责/蹈不测之祸/身危于累卵/不见其忧
B.任莫大之/责蹈不测之/祸身危于累卵/不见其忧
C.任莫大之责/蹈不测之祸/身危于累卵不见/其忧
D.任莫大之/责蹈不测之/祸身危于/累卵不见其忧
参考答案:A
【点拨】
句中“任莫大之责”“蹈不测之祸”,句式整齐,断句比较明显。根据句意,“不见其忧”中间不能断开,故A正确。
(2)借助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反问句等,这些句式可帮助我们断句。
典例:【2020·龙岩质检·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B.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C.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D.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参考答案:C
【点拨】
这里有反问语气,“可乎”前应断开。“武备”与“寇至”不能连在一起,中间应断开。故C正确。
(三).福建5年中考聚焦
1.【2021·福建·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刘幹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①盐府如故。时南方诸郡不宾②,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①领: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②宾:顺服,归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①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 简:_____________
②不宜以一国之望 宜:_____________
③会连卒 会: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B.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C.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D.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3分)
②利入甚多,有裨国用。(3分)
(4)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征讨南方诸郡?之后,南征行动为什么“停留者久之”?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4分)
【链接材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作题区:
参考答案1.选拔 应当 适逢 2.B 3.等到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王连做什邡令
利税收入很多,有助于弥补国家的财政需要 4.第一问:①南方诸郡不顺服。②诸葛亮认为其他将领的才能不如自己。③不辜负先帝托付。第二问:诸葛亮接受王连劝谏。
2.【2020·福建·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氏者,苻承祖①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②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③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 (节选自《魏书》,有删改)
【注】①苻承祖:人名。②恨:埋怨。③舁(yú):抬。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与】强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
②【具】母具以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具情态 _____________ (《核舟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B.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C.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D.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2分)
②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3分)
(4)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概括其中两点。(4分)
作题区:
参考答案:1.给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详细 具有 2.B
3.亲戚都来谋求利益,唯独杨氏不想(这样)。
现在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
4.①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②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③拒绝符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