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Contents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
2、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知人论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其中,①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②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③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④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⑤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⑥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还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可就是这样一位“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却用12个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并非苏轼大展宏图之处,而是他遭贬流放之地,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苏轼对坎坷命运的酸楚与无奈。
苏轼年少成名,二十出头便得到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才名冠绝京师,通过科举进入政坛,本应拥有一个灿烂远大的仕途,却在42岁那年因为几句牢骚遭小人谗言,以“谤讪新政”之名被投入御史台监狱,险遭杀身之祸。被囚128天后,皇帝对其从轻发落逐出京城,苏轼从此开始了他一贬再贬的宦海沉浮之路。这就是改变了苏轼一生的“乌台诗案”,而湖北黄州就是他被贬谪的第一个地方。当这位死里逃生、远离京城的文豪行至赤鼻矶上,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他会产生怎样的感慨,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学知识
1.唐宋八大家: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情感:1.感慨盛衰无常、国运衰微2.感慨壮志难酬3.借古讽今,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4.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分析上阕:
乱:岩石的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耸
惊:江水波涛汹涌
拍:江水力度之大
卷:波浪翻滚之浩大
雪:水色纯白如雪
渲染磅礴
宏伟的气势
(1)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观?你觉得其中描写精彩的地方在哪几个字?
赤壁之景的特点是:雄伟壮阔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一时多少豪杰”又过渡到写人,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分析下阕:下片主要写人直接写周瑜的是哪几句?形象特点?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年轻有为,春风得意,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娴雅,指挥若定
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很有作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以上这些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弛马射虎的孙权)
思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选择了周瑜呢?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屡遭不幸
雄姿英发
东吴都督
功名成就
幸福美满
江山在
周郎不在
东坡在
事业不在
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怀古)
(伤己)
34岁
47岁
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多处。
哲宗立:废新法,信旧党,苏轼被召回,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新法,因而再次遭贬,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以后新党再得势,他被远谪惠州,琼州(海南岛)
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召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
苏轼富有戏剧的“不幸” :
Contents
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
州州失意!
因为周瑜的人生“开挂”,让想到自己现状的苏轼感慨不已。有人认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表现了他的消极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
轼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时年47岁的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所以,在看到赤壁的雄奇景色,想到周瑜的丰功伟绩之后,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使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此时,词人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词人转念一想,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的风流人物不也随着大江东去,被淘尽在大江之畔了吗?那么又何必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体现了词人特有的旷达洒脱的情怀。
本词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及对功业早成的周瑜的仰慕之情,抒发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主题思想: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领会怀古诗或词的特点,并从这些方面试着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定风波
新课导入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的内容,体悟诗词的情感。
2、分析风雨的意象,体会一语双关的手法。
3、理解苏东坡达观的处世态度,真正体悟苏轼旷达的胸襟。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先贤的崇敬,一起来学习这首《定风波》吧!
苏轼(一零三七━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 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 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 受民众拥戴。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 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 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 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 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 都有重要成就。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任团练副使。
1082年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然来临,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意,泰然处之,缓步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初读感知
定风波 苏轼
思考
1.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词人对雨持何种态度?你能从词的上下片中各找出一个最典型的句子做依据吗?
问题:“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个关键句中各有一个用得最妙的字,谁能说说是那两个字?(指出并说明理由)
再读品悟
1、本词中的风雨仅仅指自然中的风雨吗?
2、“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归去”是归于田园、归隐山林吗?
深研探究
3、通过对词的理解,你觉得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从苏轼面对风雨的态度中,你又得到哪些启示?
道中遇雨
检测反馈
1、一件小事:( )
2、一种态度:( )
无惧风雨、无视风雨
3、一种境界:( )
旷达洒脱——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悲喜交加是人生常态,苏轼在面对风雨之时,为什么能泰然处之?
寻求人生的平衡点。也就是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苏轼的诗文才气贯天,苏轼的思想博大精深,苏轼的人格光芒万丈。 苏轼一生想着天下,心系苍生,让他豪情万丈;在失意时,寄情山水,洒脱飘逸;在悲观时又以佛家道家思想宽慰自己,而变得豁达开朗。正是因为有了这三种思想,才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课下阅读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苏东坡传》 林语堂
拓展延伸
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
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
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妒忌一深就会失控,他只会找自己最痛恨的部位来攻击,已顾不得哪怕是装装样子的可信性和合理性了。
几缕白发有时能够冒充师长、掩饰邪恶,却欺骗不了历史。
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则是一群小人。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他们比研究者们更懂得苏东坡的价值,就连那盆洗脚水也充满了文化的热度。
但是妒忌一深就会失控,他只会找自己最痛恨的部位来攻击,已顾不得哪怕是装装样子的可信性和合理性了。
几缕白发有时能够冒充师长、掩饰邪恶,却欺骗不了历史。
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则是一群小人。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他们比研究者们更懂得苏东坡的价值,就连那盆洗脚水也充满了文化的热度。
以坦然的心境欣赏“人生的风雨,坚信彩虹一定会出现!”如果不开心就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吧。
结语
感
谢
When a cigarette falls in love with a m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