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1、 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是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中第四节尺规作图的内容。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尺规作图的前两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本节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带领学生做了回顾,所以严格地说这节课是本学期尺规作图部分真正的新课——第三种基本作图,位于全等三角形之后学习,给本节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它也是下节课“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真正的实践操作,掌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步骤,了解作图的语言,能说明作图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动手操作和推理论证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彼此交流。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及动手能力,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体会数学作图语言和图形的和谐统一。
3、 教学重点:
规范使用尺规,掌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步骤。
4、 教学难点:
能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述作图过程。
2、 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直观演示,学生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更能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教法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主动手、参与实践的数学活动,并且自己进行推理论证操作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爱动”的年龄特点,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学准备:白板,投影仪,尺规。
3、 学法指导
根据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直观动手出发,以观察、操作、感受、推理论证的学习方法为主,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
学具:尺、规。
4、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
作图与作法:
(2)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尺规作图的第三种基本作图——作已知角的平分线,请大家举起你们的尺规,跟我一起做!
(3) 新授
(4) 训练与辅导
(5) 小结
请大家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6) 作业
附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中第四节尺规作图的内容,它看似简单,只是单纯的操作,但对学生训练却是多方面的。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节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如下:
内容上,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自主论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作法总结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上,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感受总结,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练习上,仍然以基本操作为主进行巩固训练,适当的添加小的变式,融入其他数学元素,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及时的加以运用。总结上,让学生自己思考,独立总结,教师再加以补充即可。作业上,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动手才能完成,是对学生的挑战。总之,希望学生在这节课中学有所获。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已知: ∠AOB
求作:射线OC,使∠ AOC= ∠ B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