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 力的测量 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弹力 力的测量 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0 21: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弹力 力的测量 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
一、单选题
木块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产生该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 木块的形变 B. 地面的形变
C. 木块和地面的形变 D. 木块与桌面互斥
下列现象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A. 用面团捏一只小白兔 B. 用橡皮泥捏一个小泥人
C. 用力拉弓把箭射出 D. 用力把弹簧拉直
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 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 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零刻度和最大刻度,其余刻度线按比例均分
D. 用不同的橡皮筋做成的测力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可能都不同
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 牛 B. 牛 C. 牛 D. 牛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 弹簧对手的拉力 B. 弹簧受到的重力
C. 墙对弹簧的拉力 D. 手对弹簧的拉力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B. C. D.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C. 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力
D. 只有弹簧能产生弹力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 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如图示,小丽用左右两手对弹簧测力计各施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B. C. D. 不可确定
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 足球产生的弹力是由于足球的形变造成的
C. 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 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二、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右手用的拉力水平向右拉弹簧测力计,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若左右手各用的拉力向两边水平拉弹簧测力计,如图乙所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示数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_,苹果的重力为________,该苹果的质量是________取.
如图所示,甲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乙所示图象,图中段和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弹簧选填“”“”。
三、实验探究题
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受到拉力时发生了______形变;
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_____;
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
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拉力
弹簧长度
器材:弹簧、的钩码若干、______
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
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
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木块静止在地面上,由于木块有重力,因此会对地面产生压力,从而使地面发生弹性形变。而地面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弹力就是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因此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地面的形变。
2.【答案】
【解析】解:、用面团捏小兔子时面团发生形变,不能恢复原状,不是弹性形变,不符合题意;
B、用橡皮泥捏泥人,橡皮泥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不是弹性形变,不符合题意;
C、拉弓射箭时弓发生的形变,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符合题意;
D、弹簧被拉直后,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不能恢复原状,不是弹性形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
物体发生了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很多,弹簧是常见的物体之一。
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塑性。
深入理解弹性形变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答案】
【解析】如题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根据所用器材可知,牙膏盒平整可以在上面标注刻度;回形针在橡皮筋的下部,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测力计的指针;钩码上标有质量的数值,且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故可以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在弹性限度内,可以用钩拉伸橡皮筋标注零刻度和最大刻度,其余刻度线按比例均分,超过了弹性限度,则测力计无法准确测量拉力;橡皮筋的材料、粗细都影响着测力计的量程,所以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
4.【答案】
【解析】解:弹簧测力计指示的力为:在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下,一端的拉力数值,两位同学沿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各用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
故选:。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吊环端拉力与挂钩端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显示合力,也不显示二力之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钩子上的受力的大小。
平时使用弹簧测力计,吊环端的拉力是显示不出来的,换个角度,给出吊环端拉力的大小,出错的几率就明显增大,所以平时学习要经常换换角度,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5.【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是一道易错题。
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才会有弹力作用。
【解答】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
故BCD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6.【答案】
【解析】解: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因为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其中一端所受的拉力为准,所以其示数是。
故选:。
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各加的拉力,虽然弹簧测力计是静止不动的,但弹簧在的拉力作用下是被拉长了,故示数不可能为零。
本题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关于弹簧测力计的易错题,很多学生不注意就会认为答案为或。
7.【答案】
【解析】解:、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不会有相互的挤压,不能产生弹力,故A错误;
B、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故B正确;
C、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
D、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会产生弹力,故D错误。
故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生活中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深入理解弹力的概念,可解答此题。
8.【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等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解答】
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另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
C.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水提水桶时,手对水桶施加了力,同时水桶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水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属于弹力,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
【解析】两只手的拉力均为,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会受到的拉力,因此,示数为。
故选:。
两人沿相反方向的力拉弹簧测力计,与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一个人去拉另一端,效果是等效的。
此题主要考查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两端拉与一端拉对于弹簧来讲,所受拉力的大小是相同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有一端有力的情况也是不存在的。
10.【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弹力的知识,要清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对方施加的力。
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解答】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
B.木板对足球有弹力的作用,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故B说法正确;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发生弹性形变形成的,故C说法错误;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因为受到重力对木板产生压力的结果,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1.【答案】
【解析】略
12.【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弹簧测力计读数的掌握情况,基础性题目。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先弄清楚其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其指针所指示的位置去读数;
根据求质量。
【解答】
弹簧测力计一个大格表示,里面有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其分度值为;
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则由得

故答案为:;;。

13.【答案】
【解析】解:
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测力计的指针在以下第三个小格处,其示数为:;
由图象可知,在弹簧的伸长量相同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更大,则弹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大,即弹簧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指它的最大称量范围,分度值是每相邻的两个小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读数时要注意从零刻度读起,在明确分度值的前提下,数准格数。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
本题要根据图中图象数据分析得出答案,学生要提高分析图象的能力,并真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14.【答案】 弹性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析】解:读图可知,当拉力为时,弹簧的长度为,这就是它的原长,受到拉力时弹簧伸长发生了弹性形变;
弹簧在受拉力时,弹簧长度是,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即,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时,弹簧伸长,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拉力不大于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变化图线呈线性变化,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弹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认真读图象,当不加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就是其原长;用时对应的长度减去原长,就是弹簧的伸长量,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当图象呈线性变化时,就说明两个量是成正比的。
阅读图象是本题解答的重要手段,搞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读出关键的数据再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刻度尺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析】解:要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还需用到刻度尺;
由表格中数据知,当拉力为时,弹簧的长度为,所以弹簧的原长为;
由数据知,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大,且拉力分别为、、、、时,弹簧的伸长分别为、、、、,可知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由数据知,当拉力大于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关系,所以测力计的量程为。
故答案为:刻度尺;;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中要测量出弹簧伸长的长度;
当拉力等于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
分析拉力的变化,及弹簧长度的变化,得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可判断出拉力的最大值即测力计的量程。
此题是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考查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